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玉能yyn
杨玉能yy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4
  • 关注人气:5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无为参加方明先生回乡诗书画展(杨玉能)

(2010-12-15 22:56:28)
标签:

文化

米芾

无为县

方明

德龙大酒店

分类: 东方诗书画艺术研究院

   http://s1/middle/4d69503dg75907251f730&690

http://s9/middle/4d69503dg97a479842ca8&690
http://s16/middle/4d69503dg759072ead39f&690

                  (上图为墨池和安徽省书画艺术家李训华、程学圣等现场在米公祠里挥毫献艺)
 12月14日下午乘车到无为县,受方明形式的邀请参加了方明先生回家乡的诗书画展。当晚六时到无为的德龙大酒店宾馆628室住宿,然后就餐休息。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冒着飘零的小雪,我们和合肥来的几位书画艺术家们一起来到米公祠,到宝晋斋参观碑文拜竭中国书法之鼻祖米芾。

    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十八岁时,宋神宗继位,因不忘米芾母亲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当时校对,订正讹误。从此开始走上仕途,自到1107年卒于任。米芾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有关。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善官场逢迎。使他赢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在别人眼里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基石。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 人。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北宋崇宁年间(1104年-1107年),米芾知无为军。《宋史》载:“无为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以庐州巢县无为镇建为军,以巢、庐江二县来属。”

  北宋时,改州为军,“知军”相当于“知州”。无为军下辖无为县、巢县、庐江县,知军的官阶一般为正五品或从五品。虽然在任不到三年,但他关心民众疾苦,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无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轶事传闻。

  米芾为官勤政,爱民如子,关心民众疾苦。每逢干旱天灾,他都斋戒沐浴,祈求上苍保佑百姓平安、风调雨顺。当时有诗赞米芾知无为军时为太平盛世。米芾关心民众疾苦,从以下几件轶事中可见一斑:

  遣蝗。传说当年闹蝗灾,米芾令乡人在四境积薪,若遇蝗来即大举烟火,令其不入。邻县庐江因无应对措施,导致蝗虫成灾,颗粒无收,而紧邻的无为却是“蝗不入境,粮丰衣茂”。庐江县令忿然给米知军发来牒文:我县蝗虫是贵军发(赶)来的。米芾笑而复之曰:“蝗虫本是天灾,不由人力挤排,若是敝邑遣去,却烦贵县发来!”此虽未载正史,即在民间广为流传,却是米芾为政勤智的一个缩影。

  树碑。章迪,字吉老,无为人,宋代名医,于绍圣四年四月终,享年七十九岁。翌年葬于温良里(今无城镇花疃)。九年后五月其子建墓表,米芾为彰其医德,特为其书写《章吉老墓碑》和《章吉老墓表》。该碑表实物于1958年建立电站时被毁,碑体作电站基石之用。现图书馆仅存拓片一张。《章吉老墓碑》和《章吉老墓表》是米芾晚年作品之一,其书法艺术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实为研究米芾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

  墨池。传米芾入夜仍伏案操劳,忽听门前小池蛙鼓如潮,遂移步池边斥之曰:“我为官心忧百姓,尔等终日聒噪,何不去守护稻田灭虫减灾?”说罢,便取一方砚投入池内,霎时池水皆成墨色。但人方离,蛙声又起,米芾便写“墨池”二字并说:“此乃墨池,尔等当去稻田方是。”说罢,众蛙皆去。现无为米公祠墨池犹在。

  米芾在无为做官时,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为无城四门及多处名胜题字。无城南门九华楼,东门明远楼,西门稻孙楼都是米芾在任时所建,并为其书写了匾额。

  据《方舆胜览》记载,西门城楼秋日竣工时,米芾登楼远眺,看见夏收后的农田里又长出一些稻穗,就问老农,老农说:“此稻孙也。”米芾很高兴:此乃天降祥瑞,稻孙也!欣然命笔为西城门楼题写“稻孙楼”三个字命名。

    宝晋斋位于无城内,是米芾在无为为官时所建。米芾崇尚晋人法帖与名画,广为搜求,不惜耗费巨金。相传他得王羲之的《王略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谢安《八月五日帖》及顾恺之的名画《净名天女》、戴逵的名画《观音》等真迹后,将自己的书斋题名为“宝晋斋”,并将收藏的晋人法帖勒石上碑,称《宝晋斋贴》。后遭兵火,石刻残损,继任无为军守葛祜之据米芾拓本重刻,与米刻残石同置官署,后来曹之格任无为通判,又重新摹刻,并增家藏晋帖,及米芾书法多种于1168年刻成,名为《宝晋斋法帖》是帖共十卷。

  由于米芾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时人感其德政,在他离任去世后,于米公军邸(宝晋斋)的旧址上建米公祠以示纪念。现在,米公祠所藏碑刻较前为多,主要是晋唐以下历代名家书刻,计一百四十多方,出自五十余位书家之手。有徐楷、钟绍京、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赵佶、赵孟頫、唐寅、祝允明、文征明、王守仁、王士祯、文天祥等人的法帖。行、草、篆、楷各种书体无不具备,各种流派争妍斗艳,令人敬羡不已。

    12月15日上午十时,《晚晴游艺——方明回乡诗书画展》在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老年活动中心隆重开展,方明先生还现场捐赠自己精心创作的20幅书画作品回报家乡父老乡亲。参加活动仪式的有来自安徽省老年书画艺术研究会的书画家程学圣;黄山书画院副院长周彬合肥市原人大主任、现合肥市关工委主任邹淦泉、合肥市相关领导程干桐等;中国东方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杨玉能、副院长吴晓平;巢湖市和无为县郑金道等领导,中国书画艺术家新安协会会长方正掌等二十几位书画艺术家。此次共展出了其61幅诗书画精品,集中呈现方明数十年艺海游弋成就。 
     方明是中国东方诗书画艺术研究院的顾问,他1929年出生在安徽无为县石涧镇的农村,曾任合肥市委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老年书画联谊会副会长、合肥市书协名誉主席、合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他自幼入私塾读书,即与诗书画结缘;参加工作后,始终对诗书画兴趣浓郁,数十年笔耕不辍。学习书法,以碑帖为师,临习百家,始以晋唐楷书为本,后攻隶、篆、行草,对《爨宝子碑》、《张迁碑》及金农、邓石如的隶书墨迹研习尤勤。其隶书作品结体方正凝重,拙中寓巧,别具一格;行草则从王羲之、怀素、黄庭坚诸家墨迹脱胎而出,呈现出劲拔秀丽、激情奔放、活泼自然的意态。书法作品曾在京、沪、宁、台湾等地及日、俄、澳、法等国展出。在国画方面,其山水画主要师从石涛、陆俨少,从反复临摹大师作品起步,行遍祖国名山大川,实地观察、写生,作品雄健瑰奇;花鸟画主要师从萧龙士,力求老辣、厚重。其传略与书画作品收录于《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一代名师•中国书画名家》等。(记者太阳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