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iddle/4d682664x93d77a73f35a&690
独山子乙烯化工中央控制室
作者:杨斌国(核子猎潜艇)
10月20日我随“中国名博沙龙”走进西部名城克拉玛依,克拉玛依是维尔语“黑油”的意思。此名源于黑油山。这座黑色的沥青山以及它地下埋藏的石油在这里已沉睡上亿年。由于地壳变动,岩石产生断裂破碎,地下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从岩石裂隙不断向地表渗出,石油中轻质部分挥发,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结堆成此黑油山,由于周围荒凉的恶劣环境,千百年来它不被人们重视。直到解放前,一位叫塞里木巴依的维吾尔老人,第一次叩响了黑油山大门,他在山旁搭了个地窝子,在集油洼地捞取原油,骑毛驴往返于乌苏与黑油山间,用黑色的油换取生活用品,当地人用此原油点灯,膏车轴等。如今赛里木老人被克拉玛依人誉为第一石油工人。
遥望克拉玛依犹如是一座油海中的海市蜃楼,市区周围布满了数不清的磕头机在为国家日夜不停的抽油。这每一台机器亦代表了石油人精神,深深扎根在戈壁日夜不停守护西部,周而复始,力不尽而不止。
来到克拉玛依就不能不提独山子,独山子是克拉玛依市的一个区。距离市区150公里,按照内地的标准更像是两个独立的城市。独山子有7万多人,大都是油田职工家属。独山子地名来源于区境内的独山。独山呈东西走向“一”字形,因不与其它山体相边,独立于戈壁中而得名。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中,称独山子为“玛依塔克”和“玛依套”,意思是“油山”。
来之前就听说独山子备受国家高层关注,到了独山子才知其原由。独山子产油历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今日独山子主要是以石化和炼油为主,国家的中亚战略中哈石油管线尽头就在这里。从中亚输送来的石油天然气经过独山子工业化处理后送往全国各地。今天我们使用的西部油气资源三分之二是由这里输出的。
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范例
国人每当感叹我们错过两次世界工业革命洗礼,自卑于国民工业化素质不高时。这里犹如为你在大海中点亮了一盏航灯。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积累,中国石油工人已经积累了很高的职业素养。在独山子石化,亲眼看到了工厂机器无人化管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操作,这一切都在厂区中央控制室完成。而且我们欣喜的发现,操控这座庞大工厂的工人年纪都在20-30岁左右。看到他们心里豁然开朗就如看见克拉玛依的明天,国家的明天。
在独山子石化我们看到一片很大的绿地,而石化公司整个坐落在这片绿地之上。在独山子听到这样一个惊人的消息,克拉玛依在以前不但没有水,而且没有土。全是戈壁沙砾,种树和种草来说在这里根本就是一种奢望。这里人们有一句话,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
在近代,克拉玛依实施了浩大的引水工程,不但把水引进来,而且从几百上千公里运来了可耕种土。这一切对于生活在内地的人们或许很难理解,但是在新疆,在克拉玛依地面广阔,每一个很小的数字都要乘以倍数后来看。今天克拉玛依即独山子看上去就像戈壁中的绿洲,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石油人付出了难于内地数倍的艰辛努力来完成的
。今天我们的到来,看到社区周边,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长满了绿树。石油人第三代,第四代孩子在草坪,在树边游戏玩耍,难于想象当初的荒凉戈壁与此时的鲜明对比。
如果说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城市化,世博会的口号也曾经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城市化的前提基础是工业化文明。今天我们看到的正是克拉玛依人创造的石油新城,它走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奋发展—踏实前进---成就卓越之路。不但完成了石油创业,而且完成了石油建城。石油人俯下身在戈壁创业,站起来一个华丽转身展现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给世人。克拉玛依一颗镶嵌在准噶尔戈壁的璀璨明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