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和泰语的区别
(2013-11-23 23:00:25)
标签:
语词老挝符号人数文章文化 |
傣语是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
泰语旧称暹罗语(Siamese),泰国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5000万,有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等 4个方言区,曼谷话是泰语的标准语。泰语有元音21个,其中单元音18个,复合元音3个,元音分长短,可以区别词义;有辅音 21个,其中p、t、k、m、n、 、、w、j可以作韵尾;有5个声调:33、21、41、45、14。泰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构词中广泛使用合成和重迭等手段。泰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相当数量的孟语、高棉语、汉语、马来语和英语词汇。泰语词没有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词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中心词之后。状语有的在中心词之前,有的在后。数词、量词和名词组合时,一般是名词在前,数词居中,量词在后。泰文属于音位文字类型。13世纪的兰甘亨碑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泰文文献。据该碑文记载,1283年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大帝创造了泰语文字。实际上泰文是将孟文和高棉文加以改造而成的,以后经过历代的改革形成现代泰文。现代泰文有辅音字母42个,元音字母和符号32个,元音字母可以在辅音字母的前后出现,还可以出现在辅音字母的上、下部位。有4个声调符号,标在辅音的右上方,第一声调不标符号,泰文自左而右书写,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泰语与台语
泰语(ภาษาไทย)与台语都是从英语的Thai翻译而来。英语的Thai可以指一个语言,也可以指一组语言。一般来说,在以中文写就的文章中,表示一个语言时写作泰语,表示包含泰语在内的一组语言时写作台语。
方言
很多方言的地位是有争议的。
标准或中部泰语,使用人数2500万(1990年),泰国的官方语言;曼谷泰语可以认为是标准泰语的一种或一种独立的方言。
Khorat。使用人数为400,000(1984年),通行于泰国阿叻(那空叻差是玛)。
东北泰语(Isaan)。泰国Isaan地区的方言有时候被认为是老挝语的一种方言。使用人数为1500万(1983年)。
北部泰语(Thai Yuan或Lanna),使用人数600万(1983年)。
南部泰语(Pak Thai或Dambro),使用人数500万(1990年)
Malay or Pattani。使用人数300万(1998年)。
Tai Dam。在越南有500,000人使用。
Tai Daeng。在越南或其它地区有125,000 人(1990年)使用。
Phuan或Phu Thai。使用人数有400,000 (1993年),主要是在泰国以外地区使用。
傣语(Lü)。在泰国有78,000(1993年)使用,以及在中国大约250,000到100万人使用。
Song。使用人数大约为20,000到30,000(1982年)。
掸语。在缅甸大约有300万人使用(1993年)。
(统计来源:Ethnologue 2003-10-4)
音系
辅音
泰语的塞音有三套:
不送气,清
送气,清
不送气,浊
大多数汉语的塞音只有不送气清音(比如“波”的声母)和送气清音(比如“坡”的声母[pʰ])的对立,而泰语还有一套不送气浊音(比如与[p]、[pʰ]对立的,如同吴语和湘语中“婆”的声母)。
[p]、[t]、[k]、[m]、[n]、[ʔ]、[ŋ]、[w]、[j]可作韵尾。
元音
声调
五个声调:[33]、[21]、[45]、[14]、[41]。
词汇
基本词汇单音节居多。 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词汇。
泰语旧称暹罗语(Siamese),泰国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5000万,有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等 4个方言区,曼谷话是泰语的标准语。泰语有元音21个,其中单元音18个,复合元音3个,元音分长短,可以区别词义;有辅音 21个,其中p、t、k、m、n、 、、w、j可以作韵尾;有5个声调:33、21、41、45、14。泰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构词中广泛使用合成和重迭等手段。泰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相当数量的孟语、高棉语、汉语、马来语和英语词汇。泰语词没有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词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中心词之后。状语有的在中心词之前,有的在后。数词、量词和名词组合时,一般是名词在前,数词居中,量词在后。泰文属于音位文字类型。13世纪的兰甘亨碑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泰文文献。据该碑文记载,1283年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大帝创造了泰语文字。实际上泰文是将孟文和高棉文加以改造而成的,以后经过历代的改革形成现代泰文。现代泰文有辅音字母42个,元音字母和符号32个,元音字母可以在辅音字母的前后出现,还可以出现在辅音字母的上、下部位。有4个声调符号,标在辅音的右上方,第一声调不标符号,泰文自左而右书写,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泰语与台语
泰语(ภาษาไทย)与台语都是从英语的Thai翻译而来。英语的Thai可以指一个语言,也可以指一组语言。一般来说,在以中文写就的文章中,表示一个语言时写作泰语,表示包含泰语在内的一组语言时写作台语。
方言
很多方言的地位是有争议的。
标准或中部泰语,使用人数2500万(1990年),泰国的官方语言;曼谷泰语可以认为是标准泰语的一种或一种独立的方言。
Khorat。使用人数为400,000(1984年),通行于泰国阿叻(那空叻差是玛)。
东北泰语(Isaan)。泰国Isaan地区的方言有时候被认为是老挝语的一种方言。使用人数为1500万(1983年)。
北部泰语(Thai Yuan或Lanna),使用人数600万(1983年)。
南部泰语(Pak Thai或Dambro),使用人数500万(1990年)
Malay or Pattani。使用人数300万(1998年)。
Tai Dam。在越南有500,000人使用。
Tai Daeng。在越南或其它地区有125,000 人(1990年)使用。
Phuan或Phu Thai。使用人数有400,000 (1993年),主要是在泰国以外地区使用。
傣语(Lü)。在泰国有78,000(1993年)使用,以及在中国大约250,000到100万人使用。
Song。使用人数大约为20,000到30,000(1982年)。
掸语。在缅甸大约有300万人使用(1993年)。
(统计来源:Ethnologue 2003-10-4)
音系
辅音
泰语的塞音有三套:
不送气,清
送气,清
不送气,浊
大多数汉语的塞音只有不送气清音(比如“波”的声母)和送气清音(比如“坡”的声母[pʰ])的对立,而泰语还有一套不送气浊音(比如与[p]、[pʰ]对立的,如同吴语和湘语中“婆”的声母)。
[p]、[t]、[k]、[m]、[n]、[ʔ]、[ŋ]、[w]、[j]可作韵尾。
元音
声调
五个声调:[33]、[21]、[45]、[14]、[41]。
词汇
基本词汇单音节居多。 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词汇。
前一篇:为什么纯氧对人体是有毒的?
后一篇:韩国《熔炉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