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年代:北宋
作者:張擇端
名稱:清明上河圖
材質:絹本 設色
卷
尺寸:縱:25.2厘米
橫:528.7厘米
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賞析: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狀況,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
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
郊外:
輕輕打開此圖,見小溪旁邊的大路上一溜駱駝隊,遠遠的從東北方向汴京城走來、五匹毛驢負重累累,前面的馬夫把領頭的牲畜趕向拐彎處的橋上,後面的馱夫用馬鞭把馱隊驅趕向前,目的地快要到了,從馱工熟練的駕驛著馱隊的神情就知道他們是行走多年的老馬幫了。
小橋旁一隻小舢板栓在樹蔸上,幾戶農家小院錯落有序地分布在樹叢中,幾棵高樹枝上有四個鴉雀窩,看起來與鴉雀築窩方式與高度別無二致。打麥場上有幾個石碾子,是用於秋收時脫粒用的,此時還閑置在那裡。羊圈裡有幾隻羊,羊圈旁邊似乎是雞鴨圈,彷彿圈裡飼養了很大一群雞鴨,好一幅恬靜的鄉村圖景,不尤得驚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如上此發達的農業和養殖業。
再看過來的畫面已是農業與商貿的接合部,右上面是一隊接親娶妻的隊伍,徐徐的從北邊拐過來,後面的新郎官騎著一匹棗紅馬,馬後面是一位挑著新娘嫁妝的腳夫、馬前一人抱著新娘的梳妝物品盒,前面一乘轎子應是新娘坐的,因為轎子的處面都用各種草木花卉裝飾著,此可謂」花轎「;花轎一詞既新娘出嫁時乘坐的交通工具就來源此民風民俗吧。轎子後面一挑夫挑著一擔魚肉、表示女方娘家祝福夫婿富貴有魚(余)。
從朱元璋時期開始,清明掃墓開始盛行。因此單憑清明二字,就說這隻隊伍是掃墓歸來是不妥的,應是接親娶妻活動的隊伍。
茶館邊的一家農舍飼養著兩頭牛,雖然就在附近發生了一件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兩頭牛卻無動於衷,它們還是悠哉游哉的反芻著,遠處田裡的禾苗正在茁壯成長,農夫正在為禾苗澆水施肥。
南邊一家兩口出行,僱傭了兩頭牲口及馱夫,還有一個腳夫挑著他倆出行所需物品徐徐向東南方向走去。
茶館前街道正對面一個酒店,由於不經營早點所以才遲遲的撐起招攬顧客的旗幡,酒店開在散裝貨叽a頭,生意自然很興隆,只是客人正在忙生意,還不到吃飯喝酒的時間,你看碼頭上貨主正在清點要發某地的貨物,碼頭工人正在把邅淼呢浳锒汛a起來,準備根據哓浀攸c遠近,適時安排裝卸,正所謂是先上船後起坡。另一條船也正在卸貨,在這一、二百年樹齡的大樹枝葉縫隙中,可以看到粗大的帆桅及繩索,也應是六、七十噸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酒店與茶館之間的街道中間,有一個正在喊一位打卦算命的先生,可能要他測算一下什麼事情,是婚姻、家庭還是生意,算卦先生聽到來了生意,輕快的腳步可見他的喜悅之情。往街裡邊看過去,一家包點店的人與一位挑擔買賣人正在談事情,彷彿能聽到他們在對話,明天還點什麼油鹽醬醋之類東西和什麼時候結帳之類話語,再過去又是幾家店鋪字型大小,又是一條大道伸向遠方並有行人騾馬行走。
再過去幾家店鋪就是主幹道汴梁大道了,主幹道兩邊車水馬龍店鋪林立,都圍著這風水寶地的貨碼頭與貨邨A耍@座貨邨5乩砦恢檬謨炘剑闹芙值浪耐ò诉_,南邊緊靠深水港灣,有好幾艘船隻停泊在港灣里依次裝卸貨物,一條靠碼頭的船正在卸貨,幾個碼頭工人正把像裝有糧食之類的麻袋扛下船,船倉里有人正在翻倉與上貨,似乎能聽到船倉里傳出給人把貨物麻袋上肩的勞動號子聲。緊靠貨棧碼頭停泊著待卸貨與裝貨的船舶,等船老大上船後就吃飯開船,貨棧前面的船老大剛結完帳正要上船,半路中正巧遇見了一個熟人,心中記掛著趕路行船,但又不能待慢了熟人或朋友,在急切中與之寒酸家常,最後抱拳行禮告辭。這時腳步早己轉向,急奔船上去的樣子己超然若現。
汴河:
汴河是北宋時期,國家重要的漕呓煌屑~,商業交通要道,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人口稠密,商船雲集,人們有的在茶館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飯鋪進餐。還有「王家紙馬店」,是賣掃墓祭品的,河裡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縴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故名虹橋。有一隻大船正待過橋。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樑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杆,以便船隻通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像在大聲吆喝著什麼。船里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橋上的人,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這裡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橋頭布遍刀剪攤、飲食攤和各種雜貨攤,兩位攤主正爭相招呼一位過客來看自己的貨物。這裡名副其實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可稱為畫面的高潮片段。
碼頭的主航道中一條貨船逆水而上,船右弦上面的水手們都在嚴密注視時刻應對,避免與停泊的船隻發生碰撞。在江河走安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船頭前面一艘停泊在碼頭,欣左預已出來一位水手,時刻注意行船的動向,準備排除船隻之間的碰撞,行進中的船隻似乎要泊岸了,該船的「頭纖」(拉縴隊伍的第一位縴夫)己回過身來招呼夥伴們收纖。再往河道上游看去,一艘船上有八位櫓工搖櫓,可見水流的速度是很快的,一位舵手嚴密注視著前進方向的水情與船情。前面一艘客船正忙著靠岸,這兒是客叽a頭,客船上有二十多人在緊張的工作,船頂的幾位船工正在收帆放桅,有的船工正在接收從虹橋上拋下的纜繩,準備把客船牽引到碼頭,再拴牢在岸上的栓船柱石上,以增加客船的穩性,左弦上的水手用船蒿把船撐向碼頭,以增加向碼頭靠近的動力,船頭有兩位水手一面把船向右撐,一面扭頭注意碼頭,用以使客船對正碼頭調整撐船力度,另一位船工手拿撐蒿右手向前揮動、指揮碼頭的船工接應,看來他應是此客船的水手長了。客船體形寬大穩性相當良好,船工各司其職工作相當熟練,動作非常協調,看來是一幫素質非常高的船工,倉體與倉面有封閉與阻隔,並有倉門便於客人出進,船沒停穩之前倉門決不打開,安全措施相當嚴謹,可以斷定是一艘安全性能良好的長途客動船。
碼頭上還有不少人向客船上招呼,他們是迎接自己家人或親朋好友的,有的還上了虹橋,借虹橋的高度招呼,以便早點見到親人,旁邊一隻小一點的客船上也有人揮手呼喊,那是在招攬生意,呼喚需要到分河航道碼頭的客人,可以想見當時汴河流域的交通多麼發達,水旱各路構成了很大的客哓涍交通網路。
虹橋氣勢不菲,高大得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順利穿越,寬闊堅固得能並排行駛幾輛裝滿貨物的畜力車,從橋的結構來看也是一個很大的創造,整座大橋全部由木材修建而成,可能當汴河水流很急,河床中不利於修建橋墩,當時的工程技術人員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把整根整根的大木材並列鉚接榫合,以支撐大橋的跨度,橋面又用成排的木料鏈固杵緊,使之形成一個碩大堅固的整體,並分散了負重使跨河木料受力均勻,試想在一千多年前,沒有工程機械的情況下,把這麼大的木料橫架在河道上,建築的難度可想而知,工程的浩大是多麼的氣壯山河。在橋邊有牢固的護攔,以保障車馬行人的安全,使工程的使用性能與質量達到了無可挑剔的境界。
虹橋是兩的咽喉要道,橋面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由於過往行人多人氣旺盛,商販不失時機的佔道經營,有的擺地攤,有的賣食品,還有一家賣刀剪,牛尾鎖等小五金的攤子,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把貨攤設計成斜面,這樣的場面,一直延伸到橋頭的形成了一個特色的商貿區。
橋下一艘船逆流而上,似乎要去泊船,船頭的船工正在試探河道深湥驗樵跇蝾^得河床里一般要放置一些大石頭,以免流水沖刷橋頭坡岸防止發生垮塌,所在此位置移船要特別小心謹慎,以免擱湏p壞船隻。
上游不遠處已有幾艘船依次泊在岸邊,主航道中有兩艘船在航行,櫓工的汴河號子與纖工的汴河號子兩首和聲合唱迴響在空中,漸漸的遠去,漸漸遠去,這些人文的場景與秀麗的河山形成了一副美麗風俗畫面,所以一些文人雅士、達官貴人要找尋的好地方,在對岸的河灣緩衝區,商人不失時機的安置了兩條遊船,讓他們在上面飲酒唱茶,欣賞汴河的風景。
街市:
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裕筌囆蘩怼⒖聪嗨忝⑿廾嬲荩餍懈鳂I,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首還扎「彩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交通咻d工具:有轎子、駱駝、牛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把一派商業都市的繁華景象繪色繪形地展現於人們的眼前。
首先是汴河碼頭與城門的中間地帶,特別有利於商貿活動,隨著多年沒有戰亂,酒店茶樓逐漸發展起來,各種店鋪字型大小鱗次櫛比,各種車轎騾馬忙碌不停,畫面清楚的看到一間木工作坊的兩位技工正在緊張的趕製一輛騾馬車,拐彎的街道一位貨主租用毛驢,馱工正在把地上的貨物上馱,還有一位女士準備租用一乘轎子代步,再看過來是一塊不大的勞務廣場,又是進城的必經之路,因此商務活動頻繁,一位算命大師不失機緣的在這兒蓋了一間房子,找他推算壽命財叩娜撕芏嗌夥浅Ed隆。過溪溝小橋的腳行門前有不少勞工,有的坐著休息,有的在打瞌睡,還有的乾脆躺下休息,腳行裡面還有騾馬也栓在那裡,看來他們是在養精蓄銳,以便來了生意後精力充沛的工作,雖然還沒有事做但也不會哄搶別人的生意,是很遵守腳行規矩的,你看廣場上的勞務人員生意非常好,一乘轎子已起肩上轎,另一乘轎子也在待租,小橋上一位攤販已把貨賣完回家,那邊還有一些住戶農家橋頭還有幾頭毛驢,屋旁有一婦人抱著一小孩、旁邊不遠還躺著幾頭肥碩的豬。
勞務廣場拐彎就是護城河大橋,生意人不失時機在這裡擺上了攤販。一個攤販擺的藤竹編織籃筐,這種物品輕巧堅固耐用,一個做燈坏母巧馀d隆,這種物品點上燈燭後即明亮又防風,是夜間照明的好夥伴,你看有人買了一個轉身正要離去,小販又在招乎另一個買主,橋上行人如梭,橋的兩邊護攔還有不少人向河裡觀看,是否有人在河裡釣上了什麼大魚什麼的。城門前有一個地攤更有意思,他正在起身半蹬狀與一位騎馬的人招乎,似乎不放過每一個行人兜售他的鬼玩意兒,後面的幾個人也在注意著他生意動向,真有點像生意的托兒。
城門高大宏偉,幾匹駱駝緩緩地向城外走去,這種動物內地沒有,是戈壁灘的特產,被人們用來作咻敼ぞ撸瑧俏饔蛏倘藖磴炅鹤錾獾模峭鶃盱督z綢之路的國際貿易商團。
城內更一番特色一家商號好似是另擔貨邩幼樱涍物流己具雛形,隔壁又是一家香油加工作坊,香油銷售形勢很好,還有車馬咚停瑏K且貨源充足,己是初具規模了,一棟幾層樓的客棧,門前客人熙熙攘攘,裡面客人也不少,定是大賈富商住的,過街的一間店鋪還有修面的,在城內是特別注意儀錶的。
城市功能真是齊全,吃穿住用樣樣都有,一家綢緞莊店面很寬,裡面放滿各色綵綢景帛,可見當時的養蠶織逑喈敯l達了,送水的生意也很好,地下水好似礦泉水甘甜清爽著呢。就在城內這一小塊地方就有兩家运瑮畲蠓蚓动忨饪疲w太丞醫術更高明,男、婦、兒科都很精通,各種丸散樣樣齊全,當時醫療水平相當高了。
從內城方向走來一隊人馬,前面有儀仗開道、好威風的,常言道文官坐轎,武官騎馬,的確是一個武官,後面還有人替他拿著一把關刀。另有兩人在碼頭兩手拉著嚼口,這是害怕驚馬或失前蹄最有效的方法。
曲諫:
《清明上河圖》並非只是簡單的描繪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在商業繁榮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機,明線下交織著一條令人心悸的暗線,同時又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通過表現驚馬闖郊市為伏筆,鋪墊出全卷矛盾的視覺中心,船與橋的險情和橋上文武官員爭道交織成的矛盾高潮,還有前後出現的軍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渙散、國門洞開、商貿侵街、商賈囤糧、酒患成災等場景。張擇端以畫曲諫,提出對城防、安全、交通等諸多社會問題的憂慮。
從文獻中可知,汴京是十二世紀初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達137萬,8廂120坊,絕大多數建築都是磚木結構。北宋經歷了40多次特大火災,因此消防是當時朝野最關注的嚴峻問題。當時汴京的防火措施非常嚴密,每個坊都設有一座望火樓,專門觀測火警。樓下有被稱為「潛火兵」的軍隊駐守,專司消防。餘輝說,張擇端畫瞭望火樓,但樓上無一人觀望,更誇張的是,望火樓下的兩排兵營被改作了飯館。
比消防缺失更可怕的是城防的渙散。畫中,城牆上下沒有一個守衛,土牆上面也沒有任何城防工事,連射箭的城垛也沒有,甚至連虛設的城防都沒有。
原本應該是有重兵把守的城防機構所在的位置,居然是一家商鋪,老闆正在驗貨,賬房在記賬。從畫面上看,整個汴京正沉浸在濃厚的商貿氣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設防的都城。這不是張擇端的有意設計,而是真實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漸衰敗的軍事實力和日趨淡漠的防範意識。
畫卷中有很多船,其中大量的是呒Z的私家船。表面看來這是一種商貿興隆的景象,實則反映出當時政府的一項重要失誤:宋徽宗將大量呒Z的官船用去咚突ㄊV,使得糧食咚统霈F問題。私船趁機而入,並漸漸把持住了城市的糧食市場,進而操控糧食價格。
城門邊,稅務官指著麻包說出了一個想要的數字,引起貨主們的不滿,一車夫急得張大了嘴嚷嚷了起來,吵聲之高,驚動了城樓上的更夫向下張望。北宋的冗稅制度激發了官民之間的對立情緒,這一場景象徵著當時緊張的官民關係。
畫中兩處出現瀆文悲劇,車夫把被廢黜的舊黨書寫的大字屏風當作苫布,包裹著舊黨人的其他書籍文字裝上串車,奉主人之命推到郊外銷毀。反映了當時政治鬥爭的殘酷和對文化藝術的破壞程度。
卷尾,畫家描繪一個驚險的場面:兩輛四拉馬車急轉飛馳,橫衝直撞,路人尚未來得及躲閃;還出現臨時性的侵街現象,即在城門口有富人佔道舉行殺黃羊祭路神送客的情景,足見城市管理之混亂,隨意性泛濫。
張擇端欲通過《清明上河圖》向宋徽宗展現一些社會頑疾。由於宋太宗採取鼓勵文人諫言的政治措施,關注社會現實和朝廷政治成為宋代畫家較為普遍的創作趨向。北宋官吏利用繪畫向皇帝表述民情的手法不止一例,如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大災之年,光州司法參軍鄭俠借工匠繪製的《流民圖》請求宋神宗停止王安石的變法活動。遺憾的是,宋徽宗迷戀精繪祥瑞和吉兆,他看出《清明上河圖》的畫中用意,不願收藏,只在卷首題籤後就將其賞賜出去。
作者:
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刻畫細緻,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
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尚存爭議)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