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

(2007-06-09 21:07:06)
标签:

旅游

分类: 清明上河园

              浅议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

                 周罗吉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在主题公园里,游客寻求的主要是惊奇、震撼、温馨和快乐等主观感受,所以,如何制造出这样的感受,就成为主题公园经济的核心所在,也是任何主题公园成功的秘诀。

目前,清明上河园在拥有独特的优势与地位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内面临着景区内“文化产品”的创新和突破,对外面临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同类主题公园的竞争。(杭卅的宋城、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景区”、无锡 “水浒城”。)

一、目前清明上河园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清明上河园节目被其他景区复制或模仿严重:

清明上河园的成功吸引了其它景区的竞相模仿,致使清明上河园产品与其它景区产品出现雷同,竞争激烈,吸引力己有所下降,因为游人所看到的节目,都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游客到哪儿看到的都是相同或相似的节目,对这类节目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此同时,也导致客源被分流,潜在游客逐渐减少,大多数已属于重复购买的市场。市场的不断变化,能否生产出创新产品,成为清明上河园今后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清明上河园表演节目前己无绝对的优势且面临更新

清明上河园在初期将表演引入景区,大获成功与欢迎,但经过这十年的发展,部分产品已经呈现出老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抬花轿、捏面人、吹糖人、杂耍、盘鼓、高跷等民间绝活、民间艺术表演等节目,不是清明上河园所独有“产品”,游人在其它主题公园也能看到,游人对其也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三>固定的、体验式的、不受时间限制的节目太少。

清明上河园内的表演剧节目多为定时定点,且观看性的节目较多。固定的、体验式、不受时间、天气限制的节目较少。况且供游人观看的表演节目有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要求进园的游人要按时、按点的赶场,若错过表演的时间与地点,游人便无节目可看,直接影响到清明上河园的声誉。我曾在不同的时间段到园内去体验几次,能看到的表演节目确实很有限,特别是不能错过表演的时间。

清明上河园需要在第二个十年规划中大胆拓展思路,大胆创新,生产出清明上河园所独有“产品”来,且做到常变常新,使游客耳目一新并争相一睹为快。

在策划清明上河园内的“文化产品”时,不应该仅限于生动的节目表演以及民俗、民间手艺、手工作坊等内容,而应该用更加独特的手法和方式,创造出更富有特色的、国内外独一无二的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过于沉迷于原来 “产品”的模式,反而不利于清明上河园今后的发展。特别是对善于喜新厌旧的游客来讲更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在迎来清明上河园建园十周年之际,自己结合十年来参与清明上河园创编表演节目的体会,谈谈对清明上河园 “文化产品”的研发及一些创意!

清明上河园共分为南苑、北苑两大景区。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分为四部分即宫廷文化、士林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南苑重在表现市井文化,包括乡土文化,其特征为:随商逐利、赋闲消遗遣、通俗浅近、时尚多变勤俭纯朴、重土求安、应顺自然、崇尚传统;北苑重在表现宫廷文化、包括士林文化,其特征为:唯我独尊、专制残暴、华贵肃穆、穷奢极欲、尊经重礼、经世致用、风雅清高、搏学多才。这些是创意、策划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时的重要参照指标。

清明上河园北苑景区,应以高尚的宫廷文化、士林文化为主、目前的一些节目特征还不明显。这将是清明上河园第二个十年“宫廷士林文化体验产品”主要研发目标。在第二个十年中,随着节目的创编,将更加突出南北苑景区“文化产品”的特色,使二者泾渭分明、各自有鲜明的特点。

北苑景区的“文化产品”应该与目前正在上演实景剧以及未来要建设的第三期工程(假日酒店)进行统一、三者为一体考虑而定,所以目前还无法确定其“产品”的内容与形式,待实景剧与第三期工程(假日酒店)完善与完成后,再进行有系统性的,从三者为一体上进行考虑策划。下面先谈谈清明上河园南苑景区即《清明上河图》再现区的一些创意:

二、以《清明上河图》为源,策划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

主题公园不仅仅是一种游乐方式和商业手段,它还是一种文化形态,因为它具有解释文化的功能。一个主题公园,除了提供娱乐之外,最主要的存在理由就是它告诉了人们另外一种世界另外一种生活。有一些失败主题公园恰恰在于,公园的设计根本就不考虑游客的精神需求。如一些鬼城、西游记宫、官渡古战场等,都是有形无实,不具备文化解释功能。文化是一个主题公园的核心,主题公园就是一个文化企业,主题公园是以一种独特文化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向游客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的旅游企业,简单来说,主题公园就是一个销售“文化”的企业。清明上河园的核心文化是从小处说是“宋文化”从大处讲是“中国文化”。目前清明上河园景区在对这个文化的“突出与深化”方面还做的不够。仅仅用表演、民俗诠释还不够,不能让游客仅仅在园内观看、游玩时感到有意思、热闹、好玩,还要对宋朝的文化、民俗有所了解并亲身心去体验清明上河园制作的“文化产品”。不能让游客都是在看,怎样让游客在感觉到好玩的同时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并在不经意间就把它给记到脑海里。还要加强游客参与性、体验性,让游客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加强对项目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目前我国的主题公园类型涵盖了科学、历史、文化、生态、游乐等门类,数量达数千家。而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成的主题公园和影视基地便有数家,用《清明上河图》冠名的只有开封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仅仅拥有这些优势和独特占有性还不行,还必须要名符其实,真正地能将《清明上河图》复原与再现出来。让一幅活的、生动的、当年的《清明上河图》展示在游人面前。而且赋于它更多的、更新的、更吸引人的内涵来,这将是清明上河园在第二个十年当中,急需要做的。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只所以能如此极大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清明上河图》如同一架照像机、录像机,把公元十二世纪北宋国都东京城内的人物风景,从城里到城外都记录了下來,展示在一千年后我們现代人面前,让我们当代人如同亲临其境,这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同样的作品!这将是今后清明上河园深入、细化、活化《清明上河图》名画的主要工作,但仅限于南苑景区,如果南苑景区的“文化产品”特色鲜明了, 《清明上河图》活化了,就会更加突出北苑景区“文化产品”特色。

清明上河园南苑景区“产品”应返璞归真,回归到张择端当年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内容里,从图中寻找出清明上河园南苑景区所需要表现的题材与灵感。在《清明上河图》中,房屋建筑很多,清明上河园在建好这么多建筑房屋后,应认真考虑这些房屋建筑在园中所扮演的角色,仅仅出租给商户让他们去销售现代的商品是不行的,在这一问题上应好好的进行一些创意与策划!

在策划、创作清明上河园南苑景区的“产品”时,应围绕着清明上河园的主题、以游人体验为主,观看为次。

按图索骥,用巧妙的创意把《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人物进行活化,在店铺、人物活化的基础上,创编出有一点趣味情节的,让游人能与活化人物“交流”并能让游人满意的体验产品。

因此清明上河园南苑景区在第二个十年中的第二代主要“文化产品”应以让游人体验且随时可看到的固定 “文化产品”,而不是按时、按点赶场观看安排好的表演节目。下面就以《清明上河图》为源,策划几个南苑景区的“文化产品”为例:

1、还原、打造《清明上河图》中的千年店铺:

清明上河园应有计划的,有步骤的、逐渐地恢复部分《清明上河图》中有特色的商铺。这将是清明上河园第二个十年的重点。从1998年清明上河园开业至今年2008年这十年当中清明上河园可以说是对《清明上河图》房屋街道的复原,为了吸引游人而将表演引入景区,那么在未来的十年中,清明上河园除保留—些精品表演节目外,应将重点放在对《清明上河图》中店铺以及店铺内的内容陈设复原上。这样除了定时定点表演剧目外,将增加不少固定的、不受时间、天气限制的“节目”。让那些赶不上时间看表演的游客不感到遗憾,这些固定的、具有特色的店铺内容,其展示效果将同演员表演的节目同样精彩。

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名的店铺数量不少如:赵太丞家、久住王员外家、孙羊店、十千脚店、李家输卖、久住曹二家、杨家应症、刘家上色沉檀楝香铺、王家罗锦匹帛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无名的一些店铺。针对这些有名无名的店铺,通过对宋代商业经济研究、考证,对其店铺内容进行复制,在研究的基础上赋於这些店铺更多、更新的内容。如果清明上河园在未来十年中能恢复、创新十余家这样的千年店铺,实为清明上河园一大特色。

例一、赵家太丞家店铺设想

赵家太丞家除按照图上复制成宋代的医药铺外,也可以增添有关中医方面的知识、医疗器具、中医药材、中医图片等有关内容,构建成—个清明上河园内的小型中医博物馆或中医展览、收藏馆。

对《清明上河图》中有名的店铺内容复原,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复制,而是在研究考证基础上有所取舍,对其内容进行增添、丰富、甚至可以进行大胆联想,编写出一些图中店铺的人物故事。如上述中的赵家太丞家我们可以联想,创编出:由于赵家太医术高明,奉诏进宫医好了皇帝或皇帝子女的病,皇帝亲笔书写御赐 “赵太丞家”牌匾,赵太丞迎接圣旨、挂牌匾等表演,还可增加店铺中人物表演如赵太丞(聘请一退休老中医,最好是童颜鹤发,两鬓苍白, 满面白胡须颇具仙骨的老中医,当然可以进行简单的化装。)在赵太丞家店铺前,给过往的游人诊脉; 这样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再现,比过去那种单纯的历史故事表演更贴近、更符合清明上河园主题,如果此类项目推出后受到游客欢迎且成功,可以再进行下一个店铺的创编复原,原则上遵循成熟一个推出一个,不成熟无特色的决不能滥竽充数。

2、复制《清明上河图》人物系列雕塑

社会的发展是因人类的活动而演进,剖读人物就是剖读一种文化,了解人物就是了解一部历史。在清明上河园中开发《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系列雕塑产品,先要注重开发游客参与、体验娱乐性,并且紧扣历史、民俗、宋文化的主题,在静态中融入了活生生的宋代文化、生活场景,而不是呆板的雕塑陈展,全力打造了一个真正以《清明上河图》内容为品牌的“文化游、体验游”主题公园。

原则:

《清明上河图》人物雕塑可以先易后难;先少后多,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在深入研究《清明上河图》基础上,即要钻进去,还要能跳出来,人物雕塑源於《清明上河图》,更要高於《清明上河图》,不是为了雕塑而雕塑。要根据游人的心理、需求制做出有特色的、让人惊奇的、可体验的、使人快乐的、感到温馨的人物雕塑,人物雕塑要体现真实性,其人物雕塑甚至可以以现实中的真人为模特。地段:

虹桥至赵太丞家这—段做为«清明上河图》复原与再现区。

在这一段复原与再现区中,从《清明上河图》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趣味性的人物,进行合理联想、编撰、复原成人物雕像,以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人物故事演绎,让游人快乐、有趣体验之后,有深思回味的历史东西。

人物雕像所用两种类型:

1、高仿真表演机器人(即硅胶像)

人物雕像可以采用西安超人(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西安超人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超人特技影艺有限公司、西安超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蒙太奇雕塑有限公司)制造仿真硅像和高仿真表演机器人两种。西安超人制造仿真硅像和高仿真表演机器人能够按照设定程序表演一定的肢体动作和五官表情,甚至能“说”会“道”,与观众即时对话,雅俗共赏、奇趣无穷,深受博物馆、博览馆、主题乐园欢迎。如: 宁夏科技馆委托西安超人完全以该馆优秀讲解员索菲亚为原型“克隆”出来的高仿真机器人。当人们来到宁夏科技馆时,可以看到一位回族少女弯腰施礼,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欢迎大家来到宁夏科技馆,我和我的同事们将倾情为您服务……下面,您可以选择触摸屏上的任何问题,我都将为您一一解答。”观众试着任选了几个问题,这位回族少女果然对答如流。除了可以回答观众200多个问题,这台机器人还会唱歌,如《宁夏好地方》等等,声音和真人一模一样。人们对这个惟妙惟肖、莫辨真假的“索菲亚”惊叹之余,更是大加赞赏。又如在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里,陈列着刚刚从美国出尽风头归来的仿真机器人《邹人倜》。邹人倜与他的这位机器人兄弟并肩而坐,让所有在场的人大为惊叹。外貌、衣服、神情、花白头发、皮肤上的老年斑都是完全一样,就连邹人倜脑门上的一个核桃大的包块,也是完全一样。而最令人惊讶的是,机器人《邹人倜》可以像真人一样转头,可以点头或者摇头,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也可以随注视者的方向转动眼珠,以示关注。

将复制《清明上河图》系列人物雕塑同这样的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定能对游人产生惊奇、震撼、温馨和快乐等主观感受,用这种更加独特的手法和方式,创造出更富有特色的、国内外独一无二的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一定会受到游人的欢迎。加之清明上河园有《清明上河图》这样浓厚的宋文化背景、气氛,比搏物馆、科技馆更有优势,效果更突出!硅像与真人真假难辨,就连皮肤的斑点、纹路、血管都一样,而且还能与人聊天,左顾右盼,冲着你眨眼。文化创意要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就有很好意想不到的惊奇与效果。

2、活雕塑人物:

活雕塑艺术是行为艺术的一个支派,起源于西方国家,通过真人涂绘,达到雕塑的逼真效果,配以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示其艺术内涵。它借鉴了纯雕塑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纯雕塑,优点是取之于生活,展示于真实,每个人物造型及群体组合都代表着一种文化,灵活生动地展示出不同时代所具有的社会风貌。活雕塑艺术可以和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舞台演出、T型台演出,也可以和各种大型文艺演出、文化项目、体育行业、广告业、庆典业等相结合。活雕塑艺术用多种造型反映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物、现代都市风貌、未来科学幻想,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让人们在艺术的殿堂里得到美的享受。清园,可先搞几个活雕塑人物实践一下,看其效果与游人反映如何,再研发下一组,争取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决不滥芋充数,为雕塑而雕塑。

总之,通过这样方式,将文化,娱乐,旅游,结合起来。对《清明上河图》内容进行挖掘与创新,使“古”的“新”起来,使“死”的“活”起来,使“虚”的“实”起来,使“静”的“动”起来”,使“冷”的“热”起来。从而达到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创新,且取得较好的效果。我想今后若条件允许可以搞一个《清明上河图》人物雕塑群,能让人感到的震撼的人物雕塑群,这要视《清明上河图》这几个人物雕塑效果好坏而定,初步设想:从《清明上河图》中精选一些典型代表人物搞一个多人物雕塑群,设计一点历史背景、地理特色,故事与情节赋于人物雕塑群内,再配以音响效果,还可以让一些演员混杂其中,根据需要在游人面前让混在人物雕塑群中的演员,突然行动起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游人在这群雕塑前梦古幻今,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从形式上讲有点类拟秦兵马俑,但数量上要少的多,内容上也要比秦兵马俑生动活泼的多! 当然,前提条件一是同意搞;二是资金投入;三是要有时间,提前一两年进行筹划(如收集资料、考证史料、创意、策划、编写、制做、修改等等工作。)。

三、向游人提供特色服务

此项目今后可以以多种形式与内容进行,先以穿宋装体验宋朝为例实验一下!试其效果与反应再开发出类似的“文化产品”。

这项“文化产品”早己不是新鲜的想法了,缺少时的是巧妙的创意与可操作性的方案以及细腻的编排。在清明上河园内的照像摊位上也有这种服务。但清明上河园向游人提供的这种让游人着宋装体验宋朝特色服务,无论在深度、细节、规模、真实、情景、情节等创意策划编排等各方面都将是他们所不能比的。

向游人提供特色服务,让游人着宋装在南苑景区自由行走体验宋朝。可以让游人真实的感受到“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情境。

游客花了时间和金钱,得到的是体验,同时清园也增加了一个流动的表演项目(减少了演员人数的不足)。旅游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体验经济,相对于以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以体验为主的“情景旅游”正在成为各地景区吸引广大游客的新“招牌”。
    如果游客从清明上河园回去后能够讲出一些自己体验中感触很深的细节和经历,那么,这个让游人着宋装体验宋朝设计就是成功的。
    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的创新应一切从游客的身心体验出发,通过情因景生、景因情入,做到情景交融,让景区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从可看、好看、耐看、反复看,最终达到回头看。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游客出游的心理,他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是归属与爱的需求;第四层是受人尊重的需求;最高层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借用让游人着宋装体验宋朝,让游人在清明上河园内可以实现现代社会中无法自我实现的梦想。此梦想无疑是属于人们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此项目要进行一定投资,要制备好几套质量好、每天保证干净的 “宋装”,让进园愿意“体验”的游人穿戴,虽然要投些资金,但能让游人参与体验的影响与效果是那些表演节目所不能比拟的。此项目若能认真进行,其效果将类似《王员外招婿》。同时,对于旁观的游人来说,也是一个可观赏的节目。不但可以节省演员,同时也可以营造一个气氛,一举多得。下面暂且选择两例方案供参考选择:

方案一: 游人穿宋装自由游玩,不收租金但要交押金,以免服装丢失、损坏。

设置宋朝服饰出租点与游客换衣服处,地点可选择在醉杏楼处、让游人穿着宋装在清明上河园南苑即(《清明上河图》再现区中)这一段区域内自由游玩。游客可以穿着宋代精美服饰,与亲朋好友装扮成秀才、仕女、武将、文官等各式宋朝人物,在千年老街演绎一段属于自己的古代梦,游人可以自由照像,录像,甚至表演自己设想的一小段戏进行拍照、录像。

设立宋朝服装出租服务处,押金也尽可能少些,以便让更多的游人参与。宋朝服饰可选择:

1、穿盔甲的武将、

2、豪华服饰的文官。

3、华丽服饰的仕女(可在自愿的情况下给游人梳宋朝仕女发型)

 前来穿宋朝服饰、扮演宋人的游人多了,他们的活动可以让其他游人观赏,是一个游人参与、体验的项目。

方案二:组织游人体验历史名人。

游人穿宋装在清明上河园的演员配合指导下参与有情节的体验。由一两名清园演员或工作人员参与或跟随指导游人,这一项可以说是在清明上河园第一代表演产品上的创新与延伸。当然它是不能代替清明上河园第一代表演产品的,仅仅是一种延伸或附属产品而己,但对参与表演的游人来讲,比他们自己观看清明上河园内所有的节目感觉都好!因为他自己本身参与其中。题材方面可暂时选择文包公、武杨家将两个题材。

包公巡游、

包公巡视中的包公、以及随从王朝、马汉,举 “回避”、“肃静”、“龙图阁大学士”、“权知开封府”四面大木牌的公差皆由游人扮演。具体扮演那一角色,可先让游人报名再由抽签决定。可视游人多少而定,游人参与体验不多时可减员或由演员或工作人员顶替其中一两名角色。由一名清园演员或工作人员跟随在游人中进行指导或管理,在《清明上河图》再现区中走一趟,无情节与对话,以后视情况也可设计简单的情节与对话。扮演的游人不分男女,甚至可以反串,即女游客也可扮演包公。

2、杨家将巡游:

由一名清园演员或工作人员在前面举旗引路,旗上绣有“杨家将”三字。

杨家将角色有:杨家男女将领,人数在七至八名左右为宜!

参与方式同上,游人在自愿的原则下,具体扮演那一个角色,可自己选择,因为,此项目中的人物、身份、服饰等都相差不大,不象包公巡视那样,女的可扮杨门女将,宋朝武将服饰是吸引男女游人的主要因素。游人穿上宋朝武将那一身盔甲服饰再加上佩剑或兵器,在“宋朝京城的街上”走一遭,那样的体验、经历,恐怕很难忘记。

这项创意若能得以在园区内实行,那时,游客进入景区内就不再会因为身边到处都是穿着现代服装的游客明白自己身处现代,而真的以为自己穿越时光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并在其中扮演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个角色,在自己的一生经历中令他回味长久,且向他人炫耀的话题了:如我在清明上河园里体验过包公、扮演过杨家将等名人之话,以后也可从大众熟悉的例如《水浒传》等影视、传说、历史等作品中挑选出有鲜明的特色的人物(视上述两例实验效果,可做为以后开发的内容项目),上述活动都是在游人的面前进行的,让那些不参与扮演体验的游人在围观时也感到好奇、感到象是在看节目一样,这也是一种体验参与的感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不再是一场梦了,而是真真切切发生了,再现了。服务是无形的,体验却是立体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还有“情感共鸣”。这仅仅是一个新“产品”的实验,成功有待在实践中验证。若在实践中效果不错,可以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完善与细化,重新创编,甚至巡视途中增添一些简单的情节与对话。争取使其成为清明上河园今后 “文化产品”创新的开始以及主要产品。

四、对清明上河园内经营的店铺进行设计包装

清明上河园内的店铺不同于社会上店铺经营者,弄几样商品摆在那里卖就行了, 清明上河园内的店铺是整个大型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系统中重要一环,在经营各方面都不同于社会上店铺经营者,而是有特色、有浓厚宋文化味的“宋朝店铺”,如果清明上河园对这些店铺加大创意、策划,使这些现代人经营者增添一些宋代文化、宋代人物、宋代故事与情节、表演等元素,如园内“大宋公平称”,“武大郎炊饼店”这样有特色的商户,他们所起的作用不亚于清明上河园内的表演节目,同时也可以减轻表演节目的压力,使演出部精中力量推出大型的、精品表演节目。所以要下大力气、对清明上河园内现有的经营店铺进行设计、包装、细化,使这些商户真正地入融入到《清明上河图》中,与还原复制的《清明上河图》中千年店铺相映成趣、古今并存。清明上河园的有关部门如市场策划部、经营部、娱乐部三部联合将清明上河园内现有的店铺经营者召集在一起,启发、动员这些商户,让这些店铺经营者明白,只有努力创新的店铺才会有前途,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到最后一定会失败。任何一个店铺,只有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创造出附加价值,才能不断增加顾客。要使顾客上门,非得有一些特色不可,这个特色就是符合清明上河园的主题。店铺的特色,好比每个人的特点。店铺没有特色,就变得不值得品味,也就很难有顾客愿意光顾。只有将自己的商业经营活动融入清明上河园内,成为一体,并赋于自己商业经营活动浓厚的大宋文化味,自己的店铺才能在经济上获的厚利。可以以清明上河园内大宋公平称,武大郎炊饼店这样有特色的商户为例,让经营者根据的自己的商品或创意进行调整,如何使自己经营的商店商品具有一定的宋文化元素,如历史上传说、名人、故事等元素产生联系,没有联系去找,没有故事去编,没有人物去挖掘。清明上河园的市场策划部、经营部、娱乐部也可以帮助店铺经营者找创意、协助策划出与清明上河园文化相映成趣的一些有特色、有人物、有故事、有创意、令人新奇的店铺经营者,让清明上河园内店铺也“活起来”“生动起来”“有人物起来”有故事起来”。对有创意的商户清明上河园应进行鼓励与奖励!如果清明上河园内再增添四五家类似园内大宋公平称,武大郎炊饼店这样有特色的商户将为清明上河园添色不少,同时清明上河园内也多了几个“文化产品”品种。对清明上河园来讲,拥有众多的特色店铺,多多益善!

五、将清明上河园的“文化产品”向电视台、网络上延伸

迪士尼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制作了世界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汽船》 (1928年)和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 (1938年)。其建立的迪思尼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清明上河园要建古代“迪士尼”,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即以主题公园向影视娱乐、传媒网络发展,真正建立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中国古代迪士尼乐园”。这对于具有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国来讲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与宝藏。

由于旅游产品特殊的、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将旅游者吸引到旅游目的地才能使旅游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而迪士尼通过电视卡通形象吸引人们到主题公园中亲密接触这些卡通形象。清明上河园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影视娱乐、传媒网络上发展,将游人吸引到清明上河园。所以,清明上河园不能局限于单纯的主题公园的经营,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就不能忽视电视、网络传媒的影响。将清明上河园的节目表演经过重新创新编排搬到电视、网络上。其目的在于扩大清明上河园知名度与宣传力度,吸引荧屏前、网络上更多的潜在的游客,将这些荧屏前、网络上更多的潜在游客吸引到清明上河园里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网络用户的增加,网络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景区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也要注重打造网络品牌。将景区的节目表演同网络结合起。如在网站上可以开发虚拟游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电子游戏,可以与电视台传媒联合拍摄电视娱乐节目或《清明上河图》电视剧。也可以自己成立摄制组拍摄电视娱乐节目上传到自己的网站或网络上供人们免费观看或下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清明上河园。况且拍摄本节目本身就是清明上河园内供游人观看的一个节目。

六、成立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策划部

主题公园是一种文化产业,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文化是主题公园之魂,也是一个主题公园有别于其他主题公园乃至其他旅游吸引物的根本。主题公园更是—项需要不断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文化产业又被称为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强调无形资源和主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级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技术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软性资本成为其核心驱动要素,其中,特别注重人的创造力,强调文化要素的推动力。因此,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要有真正具有原创意义的创意产品,凭此,才会在主题公园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市场中抢占先机。

在可持续利用资源中,文化资源是最高层次,也是最具备开发价值的资源,清明上河园与文化依存度很高,关联度很强,要将文化转化为清明上河园内的“产品”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没有好的文化创意,策划便成了无米之炊。资源不等于生产力,从拥有资源到形成生产力,到形成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生产力,存在一个现代的转换问题。文化资源并不能自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再创造,创新,才能成为文化产品。清明上河园不缺乏文化资源,但缺少的是有创意的、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创新的“工匠”。就如同冶炼一样,“矿石”丰富,有冶炼理论与方法,却缺少“工匠”。“工匠”多了才能将文化资源转换成受大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有了好的创意可以将那些特色历史文化推向市场;要想尽办法让枯燥、僵硬的历史变的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去贴近大众,让大众接受,受大众的欢迎!将文化元素大众化,变成受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的东西。

因此,清明上河园应居安思危,末雨绸缪,应成立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策划部或《清明上河图》研究会来代替,以研究宋代文化、中国文化资源为主,(非学术研究)。其主要任务是将文化资源“转换”成清明上河园内的“文化产品”,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注入活的当代因素,让资源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一种相互接纳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策划就是把静止的资源转化为活的因素的过程,即文化资源的产品化过程。

另一个最要的目的与内容是:能否将传统文化资源研发成一种符合清明上河园主题、摆放在清明上河园内受游人欢迎的娱乐项目,象上述几个例子只能算是“文化产品”。

在文化资源产品化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创意、策划是一个重要环节。没有经过创意、策划的文化资源通常是以传统或历史遗存的形式而分布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并不具有产品的性质。如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等等。首先判断它们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再由此出发为这些历史遗存注入当代精神的价值要素,使之能够与当代人的精神发生互动。再通过相关或系列资源的相互补充与烘托,使之成为清明上河园内具有旅游市场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对文化资源来说,谁占有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率先将其开发成文化产品和服务,谁才真正拥有了它,掌握了它的主动权。如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美国好莱坞正在深化对中国文化的开发。”尤其是动画影片《功夫熊猫》充分利用了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各种中国元素,从画面到音乐,从场景到对白,从情节到细节,都充分考虑了市场和观众的接受需要,经过了近10年的项目论证、市场调查、修正调整、制作推广,最终整合了各种商业娱乐元素,考虑到孩子和成年人、中国人和全球都能够满足的娱乐元素,在中国的奥运年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推出了这部充满中国元素,同时又能全球共享的动画影片。因此,这是一个有计划、有预谋、有市场调查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商业项目。它的创作必须依赖于一个有规模的、成熟的、稳定的、专业的团队力量才能完成。

因此,要使宋文化资源转化为清明上河园的“文化产品”,第一位的任务是大力提高文化资源的“挖掘、开采、利用、再生”能力。

将研究内容与清明上河园长远发展联系起来,特别是清明上河园北苑景区的“文化产品”与实景剧以及未来的第三期工程(假日酒店)进行统一筹划工作,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策划部将为清明上河园的长远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对清明上河园内“文化产品”项目进行创新策划,使清明上河园“文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使自己园内 “文化产品”的创意始终具有清明上河园鲜明特色而提供丰富多彩的宋文化。使清明上河园这个以大宋文化的主题公园生命周期无限延长。所以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直接关系到清明上河园的未来发展,因为真正吸引游人的不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本身,而是大宋文化与清明上河园内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