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妈”民俗活动考察与研究》开题报告

标签:
温阜敏开题报告郑清萍“凤岗妈”民俗活动文化 |
分类: 毕业论文指导 |
文学院10汉1班
韶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一、主要内容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妈祖,作为民间神祈,护航海神,自宋经元、明、清等几代传播迄今已历千年以上。奉祀妈祖的宫庙,在中国沿海各省、市,例如潮州、莆田、汕头、泉州、漳州、雷州、湛江、海南等以及内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3省、区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妈祖庙。可以说妈祖已经成为某些地方是保护神,人们对妈祖的祭拜甚至演变成为一项很盛大的民俗活动。 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坐落着一个古村落——凤岗村,凤岗村每年都有一个十分盛大的妈祖庆典活动,四乡八里的信众都在这个时候聚集到凤岗村朝拜“凤岗妈”。 "凤岗妈"是俗称,名曰"珍珠娘娘",由于灵显,每年正月十七除村人朝拜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外地善男信女前来朝,自古有"凤岗妈向外客"的俗语。每年正月十七的朝拜更是久负盛名,每一个场景的盛况都蔚为壮观。各种祭祀习俗如“活桌席”、酥糖塔、头柱香等等都十分富有特色,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凤岗妈流传至今有其自身的特征因素,它具有增强民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并能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发掘和发扬这一民俗活动增强家乡观念、敦睦乡情以及发展文化和旅游事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在当地在建设文化公园一方面是发展当地的文化同时也是对妈祖文化的一种传承。 选题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内容提纲: 一、引言 二、“凤岗妈”概况 介绍“凤岗妈”民俗活动的概况,包括其起源、朝拜的概况 三、独具特色的庆典内容 (一)潮剧 (二)活桌席 (三)赛酥糖塔 (四)抢献头柱香 (六)连天炮 (七)大红桃粿 四、“凤岗妈”民俗活动在今天的价值 |
||
五、现状及发展 现如今凤岗村正在建一个“凤岗妈”民俗文化广场,力求使民俗活动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促进该民俗文化与当地的发展。 可行性研究 准备工作: 妈祖文化是中国一个民俗文化,首先要查找民俗方面的书籍,了解民俗的内容,形成因素、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等,接着是查阅有关妈祖起源传说方面的书籍,由于妈祖文化涉及祭拜、婚育方面的知识,因此也要阅读介绍中国祭拜习俗及婚育习俗方面的书籍。 “凤岗妈”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民俗,因此少不了实地考察,因此我根据自己以往现场所见的场景以及家里长辈的介绍,结合网上相关的纪录片,再次通过电话采访对一些疑问的细节进行核对确认,对资料进行筛选,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前期成果: 目前存在的难点及解决问题的措施、预期成果: 目前存在的难点就是有些民俗内容网络上相关纪录片与我所了解到的不是很一致,存在偏差。由于现阶段没法回去求证,所以我打算通过电话采访家里的长辈,因为他们大都经历过或者从先辈那里了解到,更加可靠。根据电话采访的结果以及自己的了解对信息进行筛选。 基本工作思路 工作进度安排 2013年6月20日—7月3日 2013年9月1日--9月15日 2013年9月16日--9月20日 2013年9月21日--10月10日 收集资料及展开相关调查。 2013年10月11日--10月23日 2013年10月24日--12月23日 2013年12月24日---2013年3月10日 2014年3月11日—4月20日 2014年4月20日-4月24日 2014年4月26日---4月30日 指导老师审查并在“评议考核书”上填写相关审阅意见等 2014年5月4日--5月10日 2014年5月8日--5月15日 2014年5月17日——5月28日 |
|
|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
|
|
教研室意见 |
|
|
院系意见 |
领导签名及院(系)公章: |
|
注: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选题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调研,并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尽量做到思路清晰,各阶段目标明确,各部分任务之间时间安排松紧得当,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已提前接触和课题相关工作的学生,其前期所做的相关工作均可作为论文工作的一部分,并在论文工作计划中注明。各院(系)要组织指导教师、教研室审查开题报告,凡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确和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开题报告必须重写,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及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在每次检查(抽查)后要填写情况记录并签署姓名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