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法的拼词需求

标签:
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拼词输入法需求it |
分类: 产品 |
如果让你输入“环监”两个字,你会怎么输入?
A.输入huan字进行选择,再输入jian字进行选择。
B.输入huanjian两个字,然后再进行选择。
C.输入“环境”删掉“境”字,再输入“监督”删掉“督”字。
试一试,你是用哪种输入方式呢?如果输入“刘韵庐”这个名字,你又会使用哪种方式输入呢?上面的问题我会选C,这也是我想讨论的需求来源。OK,进入正题。
我在打字时如果第一次遇到类似“环监”或“韵庐”这样的词,由于词库中没有该词且翻页找字代价较大,我通常都会输入以目标字开头的常用词,然后再删去第二个字(如:韵律、庐山)。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输入的效率确实比按字查找输入的效率高。但问题是,这样输入后输入法不会进行学词,也就意味着下次再输入huanjian时依然不能直接出现“环监”两个字。所以我想输入法是不是可以对这种拼出来的词组进行记忆,以提高像我这类人的输入效率。
首先调研一下这种需求是否存在,有需求的用户是否较多,从而判断这个功能是否值得来做。为此我做了两点努力:一是通过网络投票收集一些数据,二是通过观察身边朋友的输入行为来模拟用户研究。通过我简单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这种需求还是存在的,大概25%的用户会有这种拼词行为。
http://s6/bmiddle/4d65b882gdce586f7fff5&690
图1
从图1可以看到拼词行为占到25%左右的比例。这个统计样本数量较小,同时用户基本为高校学生,用户属性过于集中,都有可能导致结果偏差,仅供参考。
同时我也从身边找了8位朋友帮忙进行实际调查。我分别让他们输入“近期空气质量下降,环监已势在必行”这句话以及“刘韵庐”这个名字,结果显示有2位朋友在输入“环监”和“韵庐”时都进行了拼词行为,1位朋友仅在输入“韵庐”时出现拼词行为,而其他5位朋友没有拼词行为。这个结果跟网络投票的结果比较接近,虽然这两个调查都不那么完全,但是还是可以反映出拼词的需求是存在的,可能小于25%,但用户数依然不低,我认为可以考虑支持这个需求。
接下来讨论下如何实现,主要分为判断和展示两方面。
如果要做这个功能,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对词语中某字进行删除,再输入一个词时,程序无法判断用户是真的要删除该字并继续输入,还是要进行拼词学习。我认为可以仅对一种情况进行判断,即仅在用户连续输入两个或三个词,且每个词都删除了第二个字的情况下,判断用户应该是想将这两个或三个词的第一个字组成词语。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用户连续两三个词都删除第二个字的概率较低;另一方面用户在造词时一般都会用目标字当做词的第一个字,比如想输入“韵”字,一般会输入“韵律”而非“押韵”,因为思维习惯后者还需要移动光标进行删除。基于以上两个原因,这样判断可以尽量消除判断失误。
考虑到三个词的情况是因为输入人名的原因,毕竟两个字的常用词凭借联想记忆大部分还是可以输入,而名字则相对较少出现在联想词库中。
即使这样进行判断依然可能出现误判断,比如用户真的出现连续三个词都输入错误的情况,或者用户通过鼠标点击到别的地方(输入法不能识别鼠标点击操作)等情况,所以对于拼出来的词组,在展示时可以考虑放在输入法第一屏中部或后部的位置,这还需要数据的支撑才能判断。
总之我的观点就是输入法应该支持对这种拼词操作的记忆功能,只是在判断和展示时需要多加考虑。联想记忆功能现在都是输入法的标配,提高了人们重复输入的效率,不过第一次输入某词时可能还是不够流畅。我认为输入法以后的发展,一方面要尽量简化用户第一次输入时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语境给出不同的词语排序,更加智能和个性化。
Ps: 本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缺少数据的支撑,更多的是我个人的感觉以及小范围调研,只是提出一个想法,欢迎大家讨论~另外我把这个问题放在微博上并@了百度输入法和搜狗输入法,两者的运营人员都很快与我联系并与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反应速度以及态度都是很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