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买东西小感~

(2012-06-07 17:48:35)
标签:

购买决策

京东

会员卡

别做正常的傻瓜

苏宁易购

行为心理学

营销

杂谈

分类: 杂谈

    今天下午没什么事情,可以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于是有两个选择:1.看会书,休息会。 2.去剪头发顺便买点吃的用的。 今天下午宿舍没人,比较适合自己看书休息,但是如果周末去剪头发的话人可能会很多,需要耗时间等,考虑了一下决定出去剪头发加买东西。

    剪头发的地方人果然不多,这是第二次去那个理发店。理发店的价格是剪头发38元,上次去的时候我记得是学生打7折,于是我认为是28元就可以。洗头时给我洗头的MM一直给我推销会员卡,即最少存300元,然后这次白送一次理发,并且以后的每次剪发为18元。由于我来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办会员卡,而且身上就带了100+,所以一直拒绝~等剪完头发,给我剪头发的总监也劝说我办理会员卡,不过我还是贯彻了我的思想,拒绝了。交钱的时候才发现说是只有办了会员卡的学生才7折优惠,也就是说这次需要38元,我说那38就38吧,于是把钱交了,这个时候总监又提出办会员卡的问题,说办了还是实惠很多,我则开始动摇,因为38元相比18元已经高出一倍多了,而且我的头发基本上是一个月剪一次,而这里剪得还不错,之前拒绝办理会员卡是因为300块钱的理发的一次性支出让我觉得略微有些多,而且毕竟今天没带300元,于是我跟他说今天只带了100多,总监则说可以先交100,这次就按18元算了,下次再补上200就好(其实这是理发店惯用的方法),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就范了,交了100元办理了一张会员卡,事毕。

    后来我又把这件事重新想了一下,还是有一些东西可以思考的:

    1.我开始的时候并不打算办300元的会员卡,这个想法是否理性?这个理发店离学校并不远,旁边还有我可以划卡的超市,第一次剪头发剪得也算不错,这些都是我办理会员卡的理由。不办会员卡的理由则是在理发方面一次性投入300元之前我是没有尝试过的,而且300元办理会员卡意味着你把钱先交了,以后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理发店倒闭(不太现实但确实有过),或者理发店涨价也只能承受,而卡中有钱则店员会更容易说动你进行烫发或护理等消费,因为300块钱已经支付过了,再消费时候失去卡里面钱的痛苦则远远小于你去掏钱包的痛苦(这也就是心理账户现象,人们把不同来源、支出的钱存在不同心理账户中,那300元我们会认为是已经失去了的,所以花起来不是很痛苦,而实际上那300元跟你口袋中的钱没有区别,花过后都是还要补充的,只是因为我们把它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而消费起来的感觉不同。这也可能是鼓励划卡消费、鼓励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措施的原因之一,在方便的同时确实降低了用户消费时的痛苦从而刺激用户更多消费)。办不办会员卡都有理由,而对我造成核心作用的就是我一次性支出多少钱这个问题。如果有100元的会员卡,我肯定会办,因为100元会减少很多不确定性,就算损失了也不是很担心,而300元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痛苦要比100元高很多,于是我在最初还是选择了不办会员卡。但是如果我确实每次都会去那里理发的话,无疑会员卡办得越早对于我越有利,100元与300元的区别主要在于不确定性以及一次性支付的痛苦上,从纯理性角度而言,我觉得可能办卡的话更加理性一些,因为我下次再去那家店的可能性在90%以上,如果早晚都要办,早办的话收益一定会更高,所以我认为从完全理性角度而言,第二次去办卡是应该是理性的。而阻碍我的主要是对立即消费300元的排斥,但如果基本确定每次都会去消费,那么将来的多次消费与现在的一次消费实质上是一样的。(我这么说是否是因为我做了这件事,然后才给这件事找出理由说明自己做得对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0EN00SIGG.gif)

    2. 最后为什么我办卡了呢?除了上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我最终要消费38元时,发现了如果办卡的话本次消费只消费18元即可,等于20元白白浪费掉,所以明确感觉了这种白扔20元的痛苦后,我决定办卡。这个时机很重要,在即将消费的时候让客户看到预消费的好处,在客户即将损失金钱的时候让客户发现原来预消费可以让我少损失这么多,做出一个对比效应。比如苏宁易购现在有充100变200的活动,也许有的用户在看到这个活动时并不想参加,因为我只想买个50块钱的东西,没必要充这么多。不过当在他确认订单时,可以展示出来如果用户参加了活动,这个东西等于只用25元,本活动帮助你节省了25元!并且让用户知道以后肯定还会从这里买东西,多充一些也没有风险。做到这两点的话我认为应该可以让一部分临界用户参加活动,可以尝试一下。

    3. 洗头时候MM说的话有用没有?看似是最后总监在正确时机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让我办了卡,但实际前面MM的渲染也起到很大作用,只是可能比较隐性。把观念和希望用户做的事情不断给用户灌输,只要不引起用户的厌烦,耳濡目染总会有效果,前期给用户一个感性的认识,而后期给予用户理性的比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 我以后要注意的事情:卡里的钱也是钱,不要放在不同心理账户中,不可以在以后的消费过程中被忽悠一些不太需要的消费,这个现在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到时候就可能早已经忘记了今天说的话。好好体会用户消费时理性与心理的作用,包括自己的,好好分析,加以应用。

 

    OK,剪完头发去金五星买个小电扇。开始的时候没有找对地方,费了不少时间,后来找到电扇集中地,开始询问价格。我买的电扇是可以夹在床头的小电扇,从网上查了一下大概50+,不过我知道金五星肯定便宜些,之前知道的信息就这些。发现金五星的这类电扇主要分小号的和大号的,小号的对我就够用,于是开始问价格,50、35、45、45、38、40、42、40、38,基本就是这些价格。不过开始的时候住关注了大小,没发现还有牌子、功率、能否摇头等功能,问到第四家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从上面报价来看,35元的那家是最便宜的,虽然当时没注意牌子,不过35元那家是可以摇头的,我问能便宜些吗,卖家说:“买东西可以货比三家嘛,肯定没有比我们家更低的了。”后来事实证明她说得是对的,不过后来我没从她那里买,而是去了最后一家38元,可以摇头也是,还试了试,最后讲了半天降了1元,37元买下,可以说至少没有被坑,电扇质量也还行,遂归。

    对于这个事情的一些小结:

    1. 为什么我没有从最便宜的那家去买而去了最后一家?首先35元那家是我问的第二家,当时对别家价格不了解,也忘记了牌子,而且那个摊位有几个人在买东西,也没法试,摊主说了是最便宜的,语气不是很冲,不过怪在我是个特好面子的人,不愿意回去第二趟以35元价格再买下来,这是我的问题。而最后一家的时候我对商场内价格基本已经有了了解,大概35-45元之间,上一家同样牌子的电扇价格为40元,直观对比便宜了两元,而摊主也比较和蔼,给我试了半天,最后不愿意再花时间去逛,于是降价成交。我并没选择最便宜的那家,对于我而言收益可能不是最优,这个跟我好面子的特性有关系,不过如果35元那家的摊主在最后真诚得说一句“随时欢迎光临”也许我会再回去,虽说用户认识到确实你这里最好、最便宜,但是最好不要说“看我说对了吧,你还是得回来买”这类话,而说“还是你明智啊”这类让用户觉得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做出选择的话效果可能比较好一些。而推动我购买的另一方面就是倒数第二家与最后一家有了一个直接的同一牌子的对比,在对比中可能更加促进用户的购买欲,所以在用户犹豫时给出自己商品的优势对比很有效果。

PS: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

       说到对比提一下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单独评估就是只看某一个商品,如果你对该商品不是很了解,这时你更容易被一些不重要的因素所吸引(比如因杂志封面而忽略内容、因电扇外观而忽略功率等),而联合评估则是把一些同类型商品放一起对比,这是更会注意重要因素,比如内容与功率,因为有对比。所以在对于一些你不了解的商品时尽可能找一些参考信息,降低对重要因素的评估难度,可以使决策更合理。而在做营销时,当我比对手强时对比营销(这个不用解释),当我与对手同弱时,对比营销(因为单独看你很弱,但是对比看来用户会更关注相对,你就不显得那么弱了),当我的难评价特征强于对手但易评价特征弱于对手时,对比营销,因为单独看来用户更关注易评价特性,而联合评估时则更会关注难评价特征。反之当同强(对比来看就不那么强了)、我比对手弱、我的易评价特征强而难评价特征弱时则最好单独评价。在营销时把握好自身优势,利用正确方法会有好的效果。

     2. 回到主题,我37买的电扇真的比网上50+的电扇便宜么?首先质量不太确定,B2C电商的质量一般而言还是可以,而我买的目前看来也不错,这个不好说,不过这是一个评价因素。另外就是时间成本,我在金五星路上带逛大概用去了四十多分钟,从金钱效果而言收益为10+,而还有可以理解为锻炼身体的收益、与人沟通能力的收益,以及做了这件事,现在我写这篇博客所思考的收益,而支出则为四十多分钟的时间、比较热的天气的折磨,到底是收益较高还是支出较高,不好衡量。说这个只是说明金钱收益只是一部分,时间成本也只是一部分,还有沟通、情感、思维等收益与支出,所以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并非仅仅靠金钱和时间的收益和支出来判断那么简单。

     今天下午两件小事,小谈一下,上面的一些观点引用了我之前看过的《别做正常的傻瓜》这本书,讲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机会可以看一下,浅显易懂~OK,今天就小谈至此吧,自习去了~

                     PS:《别做正常的傻瓜》京东地址 http://book.360buy.com/1013252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