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校注的晁补之的《北渚亭赋并序》

(2009-04-22 09:29:18)
标签:

文化

分类: 在文字中寻古(关于济南)

    清初一代诗坛大坛大家王士祯在《香祖笔记》卷十二中说: “吾郡遗文,惟晁无咎《北渚亭赋》最为瑰丽,有淮南小山之遗风。”此论不谬,晁补之《北渚亭赋》一篇以“瑰丽”二字评之,极当。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辞藻“(瑰)丽”和“体物而浏亮”是古体赋的一个重要特征,以此而观今人所写之赋,又有几篇能真正称为赋者?绝大多数充其量不过是蹩脚的“骈文”而已!

    晁补之的这篇《北渚亭赋》当然是一篇真正的赋,也正是由于此,其用词用字,多艰涩难懂,我想,如果不加注音释义的话,估计现代人中即使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甚至是古汉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未必能将其正确地通读下来,更不用说读懂了!

    昨天用了一天的时间,用四库全书本的《鸡肋集》对济南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乾隆《历城县志》上晁补之的这篇赋作了一下校注,现贴上来,请各位博友批评指正,看看有没有注得不妥当的地方。济南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乾隆《历城县志》上所收的这篇赋的断句与标点,和我所作的断句和标点还有许多不同之处,文中嫌烦琐,未能一一列出,特此说明!

北宋·晁补之

北渚亭赋

    北渚亭,熙宁五年[1]集贤校理[2]南丰曾侯巩[3]守齐之所作也。盖取杜甫《宴历下亭》[4](济南版《历城县志》:“宴历下亭”四字未加《》)诗以名之,所谓“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者也。风雨废久,州人思侯,犹能道之。后二十一年,而秘阁校理[5]南阳晁补之来承守乏。侯于补之丈人行[6],辱出其后,访其遗文故事,仅有存者。而圃多大木,历下亭又其最高处也。举首南望,不知其有山。尝登所谓北渚之址,则群峰屹然列于林上,城郭井闾[8]皆在其下;陂湖迤逦[9],川原极望。因太息[10]语客:“想见侯经始[11]之意,旷然可喜,非特登东山小鲁而已。”乃撤池南苇间坏亭,徙而复之。或(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脱一“或”字,或:“有人”意也)请记其事,补之曰:“赋可也。”作《北渚亭赋》。其词曰:

     (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未另起一行)登爽丘[12]之故墟兮,睇[13]岱宗之独立。根磅(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为“旁”字,未改或注“磅”字)礴而维坤兮,支扶疏而走隰[14]。跆[15]琅邪与巨野[16]兮,梁清济而北出。前湠漫[17]而将屯兮,后嶊嶉[18] (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为“崔嵬”字)其相袭。坯者,扈者,峄者,峘者,礐者,磝者,障鲁屏齐。曰:惟历山或肺附之,箕拱环连(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断句为“曰惟历山,或肺附之箕拱环连”,孰是?)。势厓[19]绝而脉泄兮,万源发于其间。谷射沙出,浸淫[20]潗濈[]21,瀺灂[22]汩泌[23],澎濞[24]渤潏[15],忽瀵[26]起而成川,经营一国,其利汾浍[27],防为井沼,壅为碓硙[28],得平而肆,乃滉漾[29]而滂沛[30]。经民闾而贯府舍兮,潴[31]为池之千亩。惟守之居,面岩背阻,邈闉阇[31]之遗址兮,肇[32]嘉名乎北渚。悲经始之几何兮,牛羊牧而宇颠[34]。非境胜之为难兮,善择胜之为难。尝试观夫其园,千章[35]之萩[36] (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作“荻”字,大谬也,荻,一种类似芦苇、开紫花的草本植物也,怎能与“合抱之杨”并提?)、合抱之杨立而成阡。跻历下之岧嶤[37],望南山之孱颜。修干大枝,出櫩[38]造天,藐砠[39]岫[40]之蔽亏,乍髣髴[41]其云烟;思仙人之楼居,尚轻举而高翻。盍驾言[42]其北游,登斯渚而盘桓[43]。冈峦忽其翔舞,萩(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作“荻”字,大谬也,荻,一种类似芦苇、开紫花的草本植物也,怎能与“杨”并提?)杨眇[44]以如箸;抚千里于一眒[45],收城郭乎环堵。其下陂湖汗漫,葭芦无畔,菱荷荇[46]藻,蘅[47]荃[48]杜[49]茝[50],众物居之,浩若烟海。岁秋八月,草木始衰。乃命罾罟[51],观渔其脽。鸣桹[52]四合,方舟顺涯,鲿鲤窘乎深塘兮,鸿雁起于中泜[53]。复有桂舫兰枻[54],浮游其中,榜歌[55]流唱,自西徂[56]东;纤饵投隈[57],微鳞挂空。客顾而嬉,倾盂倒锺(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简化作“钟”字,不当也)。明月出于缺岭,夕阳眇其微红。天耿耿而益高,夜寥寥其方中。骇河汉之冲波,披海岱之泠[58]风。恐此乐之难留兮,愿椉[59]槎[60]乎星渚。期韩终[61]与偓佺[62]兮,采芝英乎瑶圃。庶忘老而遗死兮,路漫漫其修阻。于是酒含太息,中座语客曰:“自昔太公,奄有此邱,是征五侯。桓公用之,攘狄尊周。方其盛时,山河十二,号称东秦。临淄遨乐,中具五民。秋田青邱,实囿海滨,而薛又其小邑也。区区之赋,食三千人,其强孰与比哉?观华不注,朅[63]其孤巘[64],虎牙桀立[65],芙蓉菡萏,尚想三周,追奔执韅[66],下车取饮,仅以身免,困责质于萧同,尚何私乎纪甗[67]?而齐自是亦不竞矣!夸夺势穷,虽强安在?事以日迁,而山不改,则物之可乐,固不可得而留也(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断句作“事以日迁,而山不改则;物之可乐,固不可得而留也”,孰是孰非?)。认而有之,来不可持。所玩无故,去何必悲?此齐侯之所雪涕而晏子之所窃嗤[68]也。今我与客,论古人则知迷,属有感而歔欷[69],岂不重惑也哉?仕如行贾,孰非逆旅?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曾无必于一笑,尚何知乎千古?”于是客辴[70] (济南版《历城县志》此处简化作“冁”字,冁chǎn,辴,zhěn,二者音不同也)然喜,再拜举觞[71]而前曰:“凡主人言,理实易求,而我旷然已忘昔忧。使客常满,使酒不空,请寿主人如汉孔公。”主人亦辴然喜,受饮反觞,执客之手而言曰:“《诗》固有之: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云乎不乐?”再拜洗觞而酬客,舍然[72]大笑。

 

[1]熙宁五年:宋神宗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

[2]集贤校理:官名,为集贤院下属文职散官。唐开元中置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等官,后又增修撰、校理等官。宋亦沿置,绍圣时(1094-1097)改为秘书校理。

[3]南丰曾侯巩:指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曾巩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故世称其“南丰先生”。

[4]《宴历下亭》:杜甫该诗原题作《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5]秘阁校理:宋太宗在端拱元年(988年)于崇文院中堂设秘阁,别选三馆善本图书万余卷入藏,淳化年间扩建秘阁,宋太宗御题“秘阁”匾额,并设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管理秘阁事务。

[6]丈人行: 丈人是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行音háng,即行辈;丈人行,犹言“长辈”。

[7]井闾:市井,里巷。

[8]陂:bēi,池塘。

[9]迤逦:曲折连绵貌。

[10]太息:叹息。

[11]经始:开始营建。

[12]爽邱:爽,开阔;邱,同“丘”;指地势高而开阔土丘。

[13]睇:斜着眼看,看,望。

[14]隰:xí,低湿的地方。

[15]跆:tái:践踏

[16]琅邪:láng yá,亦作“ 琅琊 ”,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南海滨。巨野:指巨野泽,又名大野泽。隋唐以前,大野泽南北三百余里,东西一百余里,从现在的巨野县城北向北一直到现在梁山县北。五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决口冲击,湖面被淤积,由南向北逐渐干涸,现在巨野、郓城、嘉祥及梁山南部,淤积成了平地,北部则成了梁山泊。

[17]湠漫:湠,tàn;湠漫,形容水流宽广浩大。

[18]嶊嶉:zuǐ wěi , 高耸貌。一说,嶊嶉即崔巍。

[19] 厓:yá,同“崖”。

[20]浸淫:水流溢泛滥状。

[21]潗濈:jí jí,形容泉水外流貌。

[22]瀺灂:chán  zhu,水流声。

[23]汩泌:水流溢状。

[24]澎濞:péng  bì,波浪相撞击声。

[25]渤潏:bó jué,水沸涌貌。

[26]瀵:fèn,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

[27]汾浍:fén huì,汾水 与 浍水。

[28]碓硙:duì wèi,.舂米和磨粉用具。

[29]滉漾:huàng  yàng,荡漾,闪动。

[30]滂沛:pāng  pèi,水流广大、众多貌。

[31]潴:zhū,水积聚。

[32]闉阇:yīn  dū,闉,古指瓮城的门;阇,城门上的台;闉阇,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

[33]肇 :zhào,开始,初始。

[34]宇颠:房屋毁倒。

[35]章:棵,根。

[36]萩 :qiū,古同“楸”,木名。

[37]岧嶤:  tiáo  yáo ,亦作“岹峣”或“岧峣”,高峻、高耸的样子。

[38]櫩 :yán ,古同“檐”,屋檐。

[39]砠 :jū,上面有土的石山;一说为上面有石的土山。

[40]岫 :xiù:山或山洞。

[41]髣髴:fǎnɡ fèi ,类似,好像。

[42]驾言:乘车。

[43]盘桓:徘徊;逗留。

[44]眇:miǎo,细小,微小。

[45]眒 :shēn,张目。

[46]荇:xìng,一种多年生水草,叶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水底,夏天开黄花。

[47]蘅:héng,杜蘅,香草。

[48]荃:quán,香草名,即“菖蒲”,又名“荪”。

[49]杜:即杜若,香草名。

[50]茝:chǎi ,香草名,一种香草,即“白芷”。

[51]罾罟:zēng  gǔ,泛指鱼网。

[52]鸣桹:亦作“ 鸣榔 ”。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53]泜:zhī,水洼。

[54]枻: yì,船舷或船桨。

[55]榜歌:船歌。

[56]徂:cú,往。

[57]隈:wēi,水流弯曲处。

[58]泠:líng,清凉。

[59]椉:chéng,古同“乘”。

[60]槎:chá,木筏。

[61]韩终:古代传说中一位仙人。

[62]偓佺:wòquán,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人。

[63]朅:qiè,句首助词,无实际意思。

[64]巘:yǎn,山。

[65]桀立:桀,小木桩;桀立,耸立,比喻山势险峻。

[66]韅:xiǎn ,驾车时套在牲口腹部(一说背部)的皮带。

[67]纪甗:甗,yǎn,古代炊器;纪甗,古代纪国宝器名。

[68]嗤:chī讥笑,嘲笑。

[69]歔欷:xū xī,悲泣;抽噎;叹息。

[70]辴:zhěn,喜悦。

[71]觞:shāng,古代的一种酒器。

[72]舍然:释然。谓疑虑隔阂顿消。舍,通“ 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