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行亦读:2011与书同行

(2011-02-25 13:28:23)
标签:

阿米尔

哈扎拉

三杯茶

追风筝的人

哈桑

it

  作者:林下之夕  金山集团 ·  北京

http://att01.blog.kingsoft.com/upload/attachment/2011/0225/11/4d6726a111828.jpg

  《三杯茶》、《在路上》、《追风筝的人》,从坐着到走着到奔跑着,3个书名3本书,分别代表着不同生存状态,都是我的最爱。
  对一部好作品的定义其实很简单,能够让我流泪,能够扣动我心弦的东西,便会永远地在我生命里。以《追》为最。
  《追》恰恰是是一个充满悲伤并流溢着无奈的故事,它不仅让我领悟到原来一个人最容易伤害的人就是最爱他的人,也让我了解了阿富汗这个国家。
  他是主人,他是仆人;他是普什图,他是哈扎拉;他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尽管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哈桑总是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而阿米尔却选择冷酷的逃避,这样的悲剧性结果并不单单是个性差异所造成的,在这些年少无知的孩子的潜意识里早已被灌输了相应于自身社会地位的“应该”与“不应该”,一个哈扎拉仆人理应为主人尽忠,而高贵的普什图少爷不值得为一个卑贱的哈扎拉仆人冒任何风险。
  本来以为《追》是那种晦涩的莫名其妙的哲理小说,这一次是因为手边没有其他的书,没想到被深深震撼。当时是在咖啡店安静地看到了故事的尾声。我泪流满面。对于怎么表达这本书,我实在觉得语塞,更宁愿更趋于选择走向表达的死角。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令人荡气回肠。
  合书反思,《追》让我联想到了现实。
  当然,我也有过谎言,有过逃避,不再为谎言和懦弱辩解,是我看了这本书后对自己的要求。去掉所有浮华和虚荣,其实埋在下面的最朴实和最珍贵的是人的良心。
所以,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路上》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实践。摩顿森把一次旅行化作了一个生命的承诺,从而改变了他在路途中所遇见的人的命运,并把这些美事通过文字将看似不相干的人拉在一起,娓娓道来,作者朴素的心便很快让你跳进《三杯茶》的友情世界里去,令你也嗅到茶的清幽香味。他教晓我们爱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有了爱,他才在黑暗中看见星辰。这是一趟非比寻常的旅程,在这旅程上,不仅有他的脚步,也可以有你我的脚步。
  我愿意与摩顿森一起结伴同行。
  与书同行,自省也反观生命。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或行或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