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星期二第55期]《华夏时报》迟宇宙眼中的媒体

标签:
杂谈 |
作者:北京公司/品牌公关部/公关主管 李怡
或许在18岁那年,凭借着文科第一的高考成绩走进北大的迟宇宙不能算是一个好学生,比起安心听课,他更关注的还是写诗、挣钱、甚至喝酒、逃课,他蔑视权威,评价钱钟书散文时不无嘲讽地说:“老钱的散文至少比汪国真的诗读起来多了涩、酸、霉三味儿。”
22岁那年,迟宇宙完成了学业,到《南方周末》做上了记者。那时的南周正是理想者的家园,一系列的社会新闻大稿使他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了传媒界的认可。在《南方周末》,迟宇宙成长为一个写“社会新闻”的高手,即使他写“小额信贷”这样的经济问题,他都是当作“社会新闻”来写的。
http://img.kingsoft.com/publish/kingsoft/images/blog/tue/55_01.jpg
《华夏时报》副总编辑 迟宇宙
3年后,迟宇宙成了《经济观察报》的首席记者,那时候什么是真正的经济新闻,业界还没个准确的说法,而他把“调查”引入“经济新闻”,自是开了一个新风。25岁的他,挥洒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二十五岁要异常牛逼”的豪情,这样的文字彻底征服了他的师弟,当时还在北大读研的许晓辉。
当迟宇宙完成自己的转型后,通过生命中的“贵人”钱钢,他走进了柳传志领导的“联想”。一年后,在《经济观察报》与人合写的《联想赌命》一经面世,就赢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当年读者印象最深的经济报道之一。
28岁那年,在他结婚3周年的纪念日当天,迟宇宙写完了他的《联想局》。
作为媒体人,迟宇宙无疑是成功的,从《南方周末》记者,到《经济观察报》的首席记者,再到《新京报》副总编辑、《华夏时报》副总编辑;作为商业史写作者,他以独特之风格开启了商业史写作的新方向,其《海信史》被称为中国第一本真正的企业史,《联想局》更是作为企业史的畅销书至今为人乐道。
2008年7月29日,迟宇宙来到金山星期二,演讲的主题是“企业和媒体的战争”。说是战争,其实仗还没打,企业就处于明显的下风。媒体是话语权的代表,企业是财富权的象征,有着多年媒体经验,又深入了解企业的迟宇宙,已经将媒体视为了以出售话语权盈利的企业,企业和媒体的界限早已模糊。所以我更愿意把文章的标题定为:迟宇宙眼中的媒体与企业。
http://img.kingsoft.com/publish/kingsoft/images/blog/tue/55_02.jpg
慕名而来的听众还真不少
http://img.kingsoft.com/publish/kingsoft/images/blog/tue/55_03.jpg
两届北大学子“巅峰对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