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山软件
金山软件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67
  • 关注人气:3,1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星期二:程苓峰的笔下春秋

(2007-12-04 16:14:54)
标签:

IT/科技

  公司市场部 大虾http://img01.xoyo.com/p/web/20071204134754e9d5c2148.jpg
  
作为一个老媒体人,程苓峰已经在平媒和网媒之间来回折腾了n次。IT江湖,笔下春秋,几年的记者从业经历把他磨练成一个优秀的媒体人。从网易到《中国企业家》,到再回网易成为科技频道主编,继而自己创业成为《创业家》的老板。这种在不同媒体平台上不断的转变也使他对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
  20号,金山星期二的第39期,程苓峰和金山人分享了他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经历。这种媒体人本身的感悟对所有需要和媒体打交道的市场系统员工来说,颇具价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铁了心做媒体 但从宏观考虑平台

  市场系统很大部分工作是在和媒体交流,但是他们真正在想什么,他们自己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和成长历程,我们可能了解得并不够深入,从他们自己的分析中,很多行业规律性的东西会被放大。程苓峰说,他自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记者,因此,即便大学本科和在新加坡留学期间都学的经济管理,毕业回国后,他还是去了媒体比较发达的广东寻找做记者的机会。这种执着几乎贯穿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换工种、换单位、换职务几年间辗转N次,始终不换的是媒体这个行业。刚开始在网易的时候,当时网络媒体并不十分强大,信息源上只能依靠转载平媒,程苓峰觉得没有内容的媒体是没有前途的,于是,他离开了网易,去了《中国企业家》,随后网络媒体开始崛起,强烈冲击在平媒做内容的他,网媒的速度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让他惊叹,每每碰到一些重大事件,自己动笔写稿的时候,发现所有内容已被网媒又快又全地挖得一丝不剩。这个时候,他注意到网络媒体崛起后的强大和对整个媒体行业的冲击,这种冲击会导致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于是又重回网易,并且一直做到网易科技频道的主编,在网媒日益工业化,流程化之后,创意内容又成为稀缺资源,于是自立门户,开始创业做《创业家》杂志。每一个转变都考虑到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做什么不重要,但是做什么方向一定要慎重考虑,这种从宏观着眼进行选择的方式其实值得每个人借鉴。

  采访就是被培训的过程

  媒体吸引人的是他的特殊性,能够有很多接触最杰出的人的机会。程苓峰说这是他对这个行业上瘾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有机会接触雷军和他聊两个小时、和陈天桥聊两个小时、和江南春聊两个小时,和那些业内最杰出的人近距离接触,这种名为采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被培训的过程。任何一个有心的记者都会从中学习到很多最先进的思想,这种提升除了媒体,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用心去做事,留意日常能够对促使自己进步的任何机会,这是程苓峰另外一个要启发我们的。

  借势而生的《创业家》

  引入了天使投资的《创业家》杂志,定位非常明确,就是给中小企业家们提供一个宣传的平台。这种定位来自于他对整个媒体行业的分析,程苓峰觉得最成功的杂志都是找准了自己背后的那一个群体,他们的力量会形成一种“势”,借“势”而生,才能最终强大。《福布斯》背后是美国的富豪阶层、《财经》垄断了政经、财经资源、《中国企业家》依存于中国早期命运多舛的第一代企业家们,而他的《创业家》就是要依靠新时代下那些还走在创业路上的中小企业主们,给他们一个平台,相互借力造势,形成影响。

  这种分析和市场策略上的借势异曲同工,都是在自身力量不够的情况下,凭借其他力量达到目标,更发散的想,和我们的网盟也是殊途同归,都是结成利益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据说这是做成事业的最佳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