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2023-10-20 19:23:39)
标签:

杂谈

文化

图片

旅游

情感

分类: 原创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10月11日,秋高气爽,6名50年前同窗老同学齐聚贝家花园。“纪念47中初中毕业50周年暨23年登高赏秋活动”在此举行。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正如老梁同学记述:今日环谷风和日丽,天高气爽,贝园幽静空寂,树荫蔽体,只有我们六人游走其中,宛如“专场”一般,实属难得。前几年看到的凋零旧址,残垣破壁,经过修缮复建,如今已焕然一新,以“中法文化交流基地”面貌出现,通过仔细观览,对贝大夫予以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全新认识,真是不虚此行。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贝家花园坐落于北京城的西北郊,大西山的鹫峰之麓。于1923年兴建。因其主人,法国人贝熙业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过贡献,如今成为纪念园。贝熙业与47中的创建者李时曾等人有亲密的友谊,该园与老47中--温泉女子中学同时期建立,可见二者关系的密切。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踏着秋光,同学们拾级而上。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碉楼,曾经是贝园的保卫据点,一度也做过老贝的诊所。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碉楼,平顶、阳台四角出尖,是典型的欧式建筑。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花园内近年还增加了一些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建筑。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位于温泉和周家巷之间的“贝大夫桥”,作为景观缩微到此园中。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同学们兴致勃勃参观北大房。
北大是贝大夫一家主要的生活、起居之处。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贝熙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辟了“驼峰航线”,
至今被津津乐道。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缅怀精彩动人的事迹。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在老贝的沙发上坐坐。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设身处地地体验100多年前的设施。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为100年来先哲创造的精彩事迹和遗迹感叹。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南大房,曾是老贝对外交往的主要场所。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海淀区已将其确定为重点不可移动文物。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在南大房的平台上,大家远望东方环谷型的“北京湾”。左前方不远处是母校47中。大家看到了双座教学楼、楼北运动场。历数曾经受教的窦、孙、魏、邓、骆、许、张.......,等老师。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正如一首小诗写道:登临南大房,极目豁然朗。远望环谷园,若回老课堂。两楼容学子,哨响北操场。山风吹鹤鬓,晴空云路长。弯路漫行人,乐享铁锅汤。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倒流的时光

女士们有无民国时期的风度?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深沉的历史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在北大房的平台上留个影,毕竟是五十年后的重逢。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脚下是一百年前的石子漫地,背后是彩色斑斓的秋光。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记住这是2023年秋天.......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来一锅铁锅炖鱼,为逝去的青春干杯!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为美好的未来干杯!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老梁同学感慨:葵卯之秋,登高望远,记录五十载同窗携手探贝园,有台头村“铁锅炖鱼”为证。待来年,甲辰重九,拾级而上,我等全体可再佇鹫峰,遥听环谷校园有否传来阵阵读书声,届时需考虑何而为证……
贝家花园:47中老同学50年后的团聚
47中新校门
正是:
重游贝家府,登高赏金秋。
对话驼峰路,读史在碉楼。
历数启蒙师,畅忆乐与愁。
瞬间五十载,梦回少年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凤凰涅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