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2019-05-28 16:12:40)
标签:

历史

文化

健身

旅游

退休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仨老友金顶妙峰山合影

老话说:北京的政治中心在京城,民俗的中心在妙峰山。每年的农历四月,都是妙峰山举办庙会的盛期,那可是一个老北京民俗的大展示。有一幅描写北京民俗的古画,从现在海淀区的大觉寺画起,将清末民初的庙会民俗跃然纸上。趁着腿脚还可以,5月17日(农历四月十三)我们三位曾有党办工作的老友,相约了一次从大觉寺徒步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的休闲之旅。从大觉寺到妙峰金顶,俗称妙峰山香道中道,约四十公里山路,途中经寨尔峪、十八盘、萝卜地、涧沟村等,虽为当年进香老道,但并不象阳台山香道经过多次花重金修整过,多处还是石子小路,且沿陡坡盘旋而上,用旅界的行话说:难度系数一点二——不是一般休闲的行走路线。吾等三人,二人已退休,一人也五十有余,着此攀登,实为一次对身体和意志的挑战!

然,我们胜利了。此次旅行体验了古人近自虐式拜佛的艰辛,领略了妙峰山奇松异石和大好风光,观赏了老庙会表演的风俗,吃到了馒首老会施舍的馒头,喝到了香茶老会施舍的山茶汤。

此次路线是:大觉寺——寨尔峪——萝卜地哑口——涧沟村——妙峰山金顶——涧沟村

不虚此行呵!

采集数片刊发如下,以此留念。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早七点,出发会齐地,大觉寺还大门紧闭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经过一段路程,到了中道的妙峰古道牌楼,

跟阳台山香道的建制有些相似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老同事说,好像大王来巡山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这是中道较典型的路况,多年失修,坑洼不平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这也是越野组织的重要穿越路线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这个平台是路上罕见的有文字简介的老茶棚。

香路上的茶棚应是一组建筑,集歇脚、饮水,吃饭,等人聚集,等功能,

是当年进香路上的重要设施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这块石碑立于同治年间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这块石碑立于道光年间,

都是记载重修茶棚情况的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大约中午时分,来到了涧沟村,

无论从哪条路来进香,涧沟村都是重要的枢纽,

所以说它也是个“大茶棚”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从涧沟村,现可开车到妙峰山金顶,这是走车路线

也可仿古代从香道步行前往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有不少虔诚的信徒从此一步一磕到山顶。

这是表现往山上送物资的挑夫雕像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从涧沟沿小路又行约一小时,到达金顶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山上回香阁

“一秉虔心”告诫要秉承敬重虔诚之心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用花岗岩雕塑的石虎,

有镇西山之风度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庙外一排京式殿房,

房间里供奉着神祗,

外面是民间老会表演、舍粥、舍馒头,供茶水的用地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老会的幡旗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庙的台阶上飘着龙旗,显示与皇庭关系密切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幢钟上挂满祈福红丝带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施舍祈福之坛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远山的圣地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娘娘庙,

现在是儒道释合一之庙。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

都说妙峰山的娘娘,照远不照近。

但朋友说本地人到妙峰山娘娘那里求子还是挺灵验的

 

从大觉寺穿越,长足拜访妙峰山一生中共同工作一段也是缘份。

大家是在离开工作一段时间又结缘,

有妙峰诸神作证呵!

 

                                                          诗曰: 

福缘有顺亦多折,何俱高路多坎坷。

虔心系在金峰顶,揽住群山看大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