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见闻志》郭若虚 2
(2009-07-02 11:28:15)
标签:
杂谈 |
论吴生设色
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爱宾称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不其然哉?尝观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而傅彩简淡。或有墙壁间设色重处,多是后人装饰。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雕塑之像,亦有吴装)。
论妇人形相
历观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中,有妇人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人见则肃恭,有妇仰之心;今之画者,但贵其姱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观者察之。
论收藏圣像
论者或曰,不宜收藏佛道圣像。恐其亵慢荤秽,难可时时展玩。愚谓不然。凡士君子相与观阅书画为适,则必处闲静。但鉴赏精能,瞻崇遗像,恶有亵慢之心哉?且古人所制佛道功德,则必专心励志,曲尽其妙;或以希福田利益,是其尤为着意者。况自吴曹不兴、晋顾凯之、戴逵、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北齐曹仲达、隋郑法士、杨契丹、唐阎立德、立本、吴道子、周昉、卢楞伽之流,及近代侯翼、朱繇、张图、武宗元、王瓘、高益、高文进、王霭、孙梦卿、王道真、李用及、李象坤、蜀高道兴、孙位、孙知微、范琼、勾龙爽、石恪、金水石城张玄、蒲师训、江南曹仲元、陶守立、王齐翰、顾德谦之伦,无不以佛道为功。岂非释梵庄严,真仙显化,有以见雄才之浩博,尽学志之精深者乎?是知云不宜收藏者,未为要说也。
论三家山水
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同、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跱,百代标程。前古虽有传世可见者,如王维、李思训、荆浩之伦,岂能方驾近代?虽有专意力学者,如翟院深、刘永、纪真之辈,难继后尘(翟学李,刘学关,纪学范)。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峰峦浑厚,势状雄强,抢(上声)笔俱均(校“均”,汲本作匀),人屋皆质者,范氏之作也(烟林平远之妙,始自营丘。画松叶谓之攒针,笔不染淡,自有荣茂之色。关画木叶,间用墨揾,时出枯梢。笔踪劲利,学者难到。范画林木,或侧或欹,形如偃盖。别是一种风规。但未见画松柏耳。画屋既质,以墨笼染,后辈目为铁屋)。复有王士元、王端、燕贵、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讷之流,或有一体,或具体而微,或预造堂室,或各开户牖,皆可称尚。然藏画者方之三家,犹诸子之于正经矣(关同虽师荆浩,盖青出于蓝也)。
论黄徐体异
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何以明其然?黄筌与其子居采,始并事蜀为待诏。筌后累迁如京副使,既归朝,筌领真命为宫赞(或曰,荃到阙未久物故。今之遗迹,多是在蜀中日作,故往往有广政年号。宫赞之命,亦恐传之误也),居采复以待诏录之,皆给事禁中。多写禁篽所有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今传世《桃花鹰鹘》、《纯白难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之类是也。又翎毛骨气尚丰满,而天水分色。徐熙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今传世《凫雁鹭鸶》、《蒲藻鰕鱼》、《丛艳折枝》、《园蔬药苗》之类是也。又翎毛形骨贵轻秀,而天水通色(言多状者,缘人之称。聊分两家作用,亦在临时命意。大抵江南之艺,骨气多不及蜀人。而萧洒过之也)。二者犹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下笔成珍,挥毫可范。复有居采兄居宝,徐熙之孙曰崇嗣、崇矩,蜀有刁处士(名光胤)、刘赞、滕昌祐、夏侯延祐、李怀衮,江南有唐希雅,希雅之孙曰中祚、曰宿、及解处中辈,都下有李符、李吉之俦。及后来名手间出,跂望徐生与二黄,犹山水之有正经(校,汲本作“繇山水之有三家”)也(黄筌之师刁处士,犹关同之师荆浩)。
论画龙体法
画龙唯五代四明僧传古大师,其名最著。观其体则笔墨遒爽,善为蜿蜒之状(皇建院法堂屏风是其真迹)。至任从一待诏之作,稍加怪怒(建隆观翊教院玉皇殿后,是其真迹也)。今崔白所图,又得其要(建隆观翊教院玉皇殿中罗睺边,有一龙头;北都大安寺罗汉壁有龙一条)。恨不见不兴秘阁之头,轨范同否;又不知叶公当日所遇,厥状何如。自昔豢龙氏殁,龙不复扰。所谓上飞于天,晦隔层云;下归于泉,深入无底。人不可得而见也。今之图写,固难推以形似,但观其挥毫落笔,筋力精神。理契吴画鬼神也(前论三停九似,亦以人多不识真龙。先匠所遗传授之法)。
论古今优劣
或问近代至艺,与古人何如。答曰:“近代方古多不及,而过亦有之。若论佛道、人物、士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何以明之?且顾、陆、张、吴,中及二阎,皆纯重雅正,性出天然(晋顾凯之,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唐阎立德,阎立本,暨吴道子也)。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号曰画圣,不亦宜哉(已上皆极佛道人物)。张、周、韩、戴,气韵骨法,皆出意表(唐张萱、周昉皆工士女,韩幹工马,戴嵩工牛。或问曰:”何以但举韩干而不及曹霸,止引戴嵩而弗称韩滉?”答曰:“韩师曹将军,戴法韩晋公。但举其弟子,可知其师也。至如韦鉴暨犹子鶠,皆善画马。但取其尤著者明之,难即遍举也。”)后之学者,终莫能到。故曰:近不及古。至如李与关、范之迹,徐暨二黄之踪,前不谢师资,后无复继踵,借使二李、三王之辈复起,边鸾、陈庶之伦再生,亦将何以措手于其间哉?故曰:古不及近(二李则李思训将军,并其子昭道中舍;三王则王维右丞,暨王熊、王宰,悉工山水。边鸾、陈庶工花鸟。并唐人也)。是以推今考古,事绝理穷。观者必辨金鍮,无焚玉石
卷二
纪艺上
唐末二十七人
左全 赵公祐 赵温其 赵德齐
范琼 陈皓 彭坚 常粲
常重胤 吕峣 竹虔 孙遇
张询 张南本 麻居礼 张素卿
陈若愚 胡瑰(子虔) 荆浩
刁光胤 尹继昭 李洪度 辛澄
张腾 张赞 王浃
五代九十一人
于兢 赵岩 刘彦齐 袁{山义}
罗塞翁 东丹王 胡擢 胡翼
王殷 李群 燕筠 杜霄
李玄应(弟审) 厉归真 李霭之
韦道丰 朱简章 王乔士 郑唐卿
关同 支仲元
梅行思(校,梅汲本作“枚”) 郭乾晖
钟隐 郭权 史琼 程凝
王道古 李坡 唐垓 王道求
宋卓 富玫 左礼 张南
王伟 黄延浩 张质 韩求
李祝 张图 朱繇 李升
杜措 杜子瑰 杜弘义 房从真
宋艺 高道兴 阮知晦 杜<齿儿>龟
黄筌 高从遇 阮惟德 杜敬安
黄居宝 赵元德 赵忠义 蒲师训
蒲延昌 张玫 徐德昌 周行通
张玄 孔嵩 丘文播(弟文晓)
赵才 滕昌祐 姜道隐 杨元真
董从晦 张景思 跋异 王仁寿
卫贤 朱悰 曹仲玄 陶守立
竹梦松 丁谦 何遇 陆晃
施璘 贯休 楚安
传古(第子岳阇黎) 智蕴 德符
唐末二二十七人
左全,蜀郡人,迹本儒家。世传图画,妙工佛道人物。宝历中,声驰宇内。成都长安画壁甚广,多效吴生之迹,颇得其要。有佛道功德、五帝、三官等像传于世。
赵公祐,成都人,工画佛道鬼神,世称高绝。太和间已著画名。李德裕镇蜀,以宾礼遇之。改莅浙西,辟从莲幕。成都大慈、圣兴两寺,皆有画壁。
赵温其,公祐之子,绰有父风。成都寺观,多见其迹。
赵德齐,温其之子,袭二世之精艺,奇踪逸笔,时辈咸推伏之。光化中,诏许王建于成都置生祠,命德齐画西平王仪仗车辂、旌纛法物,及朝真殿上画后妃、嫔御,皆极精致。昭宗喜之,迁翰林待诏(辛显评温其与德齐,皆次公祐之品)。
范琼、陈皓、彭坚三人,同时同艺,名振三川。大中初,复兴佛宇后,三人分画成都大慈、圣寿、圣兴、净众、中兴等五寺墙壁二百余间。各尽所蕴。淳化后两遭兵火,颇有毁废矣(辛显云:“范为神品,陈、彭为妙品。”仁显云:“范、陈为妙品上,彭为妙品。”尝见文潞公家坟寺积庆院,有移置壁画婆叟仙一躯,乃范琼所作。辛显评为神品,当矣)。
常粲,成都人,工画佛道人物,善为上古衣冠。咸通中,路岩镇蜀,颇加礼遇。有《孔子问礼》、《山阳七贤》等图,并立释迦、女祸、伏羲、神农、燧人等像传于世。
常重胤,粲之子,妙工写貌。僖宗朝为翰林供奉。尝写僖宗御容及名臣真像,得其神彩。亦尝于宝历寺画请塔天王,至妙。
吕峣、竹虔,并长安人。工画佛道人物。僖宗朝为翰林待诏,广明中扈从入蜀。长安、成都皆有画壁。
孙遇,自称会稽山人,志行孤洁,情韵疏放。广明中,避地入蜀,遂居成都。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兼长天王鬼神。笔力狂怪,不以傅彩为功。长安、蜀川,皆有画壁,实奇迹也。初名位,后改名遇。亦有图轴传于世(仁显评逸品)。
张询,南海人,避地居蜀。善画吴山楚岫,枯松怪石。中和间,尝于昭觉寺大悲堂后画三壁山川、一壁早景、一壁午景、一壁晚景,谓之三时山。人所称异也。亦有山水卷轴传于世。
张南本,不知何许人,工画佛道鬼神,兼精画火。尝于成都金华寺大殿画八明王。时有一僧,游礼至寺,整衣升殿,骤睹炎炎之势,惊怛几仆。时孙遇画水,南本画火,水火之形本无定质,惟于二子,冠绝古今。又尝画宝历寺水陆功德,曲尽其妙。后来为人模写,窃换真迹,鬻与荆湖商贾。今所存者多是伪本。别有《勘书》、《诗会》、《高丽王行香》等图传于世。
麻居礼,蜀人,师张南本。光化、天复间,声迹甚高。资、简、邛、蜀,甚有其笔。
道士张素卿,简州人,少孤贫落魄,长依本郡三清观项(校,汲本作“顶”)挂。善画道门尊像、天帝星官,形制奇占,实天授之性也。尝于青城山丈人观画五岳、四渎、十二溪女等,兼有《老子过流沙》、并《朝真图》、八仙、九曜、十二真人等像,传于世。
道士陈若愚,左蜀人,师张素卿,得其笔法。成都精思观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君像。
胡瑰,范阳人。工画蕃马,虽繁富细巧,而用笔清劲。至于穹庐、什器、射猎、生死物,靡不精奇。凡画驼马騣尾、人衣毛毳,以狼毫缚笔疏渲之,取其纤健也。有《阴山》、《七骑》、《下程》、《盗马》(校,汲本及明覆宋本均作“捉马”,此元抄本原亦作“捉马”,后用粉涂去,改为盗马)、《射雕》等图传于世。子虔,有父风。
荆浩,河内人,博雅好古。善画山水,自撰山水诀一卷。为友人表进,秘在省阁。常自称洪谷子。语人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故关同北面事之。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等图传于世。
刁光胤,长安人,天复中避地入蜀。工画龙水、竹石、花鸟、猫兔。黄筌、孔嵩,皆门弟子。尝于大慈寺承天院内窗边小壁四堵上画四时花鸟,体制精绝。后黄居采重装饰之,亦有图轴传于世。
尹继昭,不知何许人。工画人物、台阁,世推绝格。有《移新丰》、《阿房宫》、《吴宫》等图传于世。
李洪度,成都人,工画佛道人物,名振当时。成都大慈寺三学院等处有画壁。
辛澄,不知何许人。成都大慈寺泗州堂有僧伽像及普贤阁下有五如来像。
张腾,不知何许人。工画佛道杂画,描作布色,颇穷其妙。成都兴圣寺有画壁。
张赞,河阳人,工画佛道人物。洛中有寺壁。
王浃,不知何许人。工画人物。钱忠懿家有《导引图》。
五代九十一人
梁相国于兢,善画牡丹。幼年从学,因睹学舍前槛中牡丹盛开,乃命笔仿之。不浃旬,夺真矣。后遂酷思无倦,动必增奇。贵达之后,非尊亲旨命,不复含毫。有人赠诗曰:“看时人步沚,展处蝶争来”。有写生全本《折枝》传于世。
梁驸马都尉赵岩,善画人马。挺然高格,非众人所及。有《汉书·西域传》、《骨贵马》、《小儿戏舞》、《钟馗》、《弹棋》、《诊脉》等图传于世。
梁左千牛卫将军刘彦齐,善画竹,颇臻清致。有《风折竹》、《孟宗泣竹》、《湘妃》等图传于世(人物多假胡翼之手)。
后唐侍卫亲军袁{山义},河南登封人。善画鱼,谨密形以(校,汲本作“似”),外得噞喁游泳之态。有轴卷传于世。
罗塞翁,钱尚父时为吴从事,钱塘令隐之子(校,元抄本脱“子”字据汲本补入)善画羊,世罕有其迹。唯余杭陆家曾收一卷,精妙卓绝,后归孙元规家矣。
东丹王,契丹天皇王之弟,号人皇王,名突欲。后唐长兴二年投归中国,明宗赐姓李,名赞华。善画本国人物鞍马,多写贵人酋长,胡服鞍勒,率皆珍华。而马尚丰肥,笔乏壮气。
胡擢,不知何许人。善状花鸟,气韵甚高。博学能诗,飘然有物外之志。常谓其弟曰:“吾思苦于三峡闻猿(擢有《三峡闻猿赋》,人多脍炙)。”又常吟曰:“瓮中每酝逍遥乐,笔下闲偷造化功。”其高情逸兴如此。有《鸂鶒图》、《全株石榴》、《四时翎毛》、《折枝》等传于世。
胡翼,字鹏云。工画佛道人物,至于车马楼台,无施而不妙。赵岩都尉颇礼遇之,常延致门馆。有《秦楼》、《吴宫》、《盘车》、《洗马》、《回纹》、《丰稔》等图传于世(时多求借自古名笔,手自传模,装成卷轴。后题云“安定鹏云记”)。
王殷,工画佛道士女,尤精外国人物。与胡翼并为赵岩都尉所礼,他人无及也。有《职贡》、《游春士女》等图、并粉本佛像传于世。
李群,工画人物,为时所称。有《玄中法师像》、《孟说举鼎》、《赤松子》、《八戒》、《醉客》等图传于世。
燕筠,工画天王。独跻周昉之妙,有卷轴传于世。
杜霄,工画士女,富于姿态,妙得周昉之旨。有《秋千》、《扑蝶》、《吴王避暑》等图传于世。
李玄应泊弟审,并工画蕃马。专学胡瑰。有《放马》白本、《胡乐》、《饮会》、《弗林》等图传于世。
道士厉归真,异人也,莫知其乡里。善画牛、虎,兼工鸷禽、雀、竹、绰有奇思。惟着一布裘,入酒肆如家(校,如家,汲本作“娼家”),每有人问其所以,辄大张口茹其拳而不言。梁祖召问云:“君有何道理?”归真对曰:“衣单爱酒,以酒御寒,用画偿酒,此外无能。”梁祖然之。尝游南昌信果观,有三官殿夹纻塑像,乃唐明皇时所作,体制妙绝。常患雀鸽粪秽其上,归真乃画一鹞于壁间,自是雀鸽无复栖止。有《渡水牧牛》、《牛》、《虎》、《鹞子》、《柘竹》、《野禽》等图传于世。
李霭之,华阴人。工画山水寒林,有江乡之思。邺帅罗中令厚礼之,为建一亭为援毫之所,名金波亭。时号金波李处士也。有《卖药》、《修琴》、《归山图》、《野人荷酒》、《寒林》并山水卷轴伶于世。
韦道丰,江夏人。善画寒林。逸思奇僻,不拘小节。当代珍之,请揖不暇。然经岁月,方成一图,成则惊人。故世罕有真迹。
朱简章,工画人物、屋木。有《禹治水》、《神仙传》、《胡笳十八拍》、《凤楼十八怨》、《烟波渔父》等图传于世。
王乔士,工画佛道人物,尤爱画《地藏菩萨》、《十王像》。凡有百余本传于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