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伤湿止痛膏制法中基质用量的商榷

(2014-03-25 11:04:35)
标签:

膏药

中医

伤湿止痛膏

教育

分类: 中医膏药
摘 要: 从伤湿止痛膏制法中主药与基质倍比的考证商榷,引伸到橡胶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主药与橡胶、松香等基质的倍比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实践,论证了橡胶膏剂制法中主药与基质的倍比计算中是不计入汽油的,从而为在伤湿止痛膏等橡胶膏剂生产中正确执行产品标准提出了较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伤湿止痛膏;橡胶膏剂;基质用量
  伤湿止痛膏是我国医药学工作者创制的中药橡胶膏剂。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1〕。
关于伤湿止痛膏的制法,药典2000年版一部该产品制法项下要求“按处方量称取各药,另加3.7~4.0倍重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 〔1〕。这一规定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面存在着如何正确理解基质的问题。对基质有了正确的理解和依据,对于正确执行药典规定和保证该产品的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发现,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学技术人员在这一问题的理解上是有差异的。一种理解认为基质是指未制成胶浆前橡胶、松香等的重量;另一种理解认为基质是指由橡胶、松香等加入汽油后已经制成稠膏状的胶浆(以下简称胶浆)重量。由于理解不同,产生了对该产品制法执行方面的差异。
   
  目前在我国制药工业中橡胶膏剂的生产多采用溶剂法。溶剂法是先将橡胶塑炼成网状薄片后在汽油中溶胀,加入松香等制成胶浆,再加入处方中计算量的主药搅拌均匀制成涂料。在胶浆的制造过程中需加入汽油,其用量一般是橡胶重量的2.4~2.9倍。那么,核心的问题是基质重量中到底是否计入汽油。如果伤湿止痛膏制法中基质重量是指未制成胶浆前橡胶、松香等的重量是处方中主药的3.7~4.0倍重的话,那么加入汽油后已制成胶浆的重量经计算就相当于处方中主药的6.5倍;如果3.7~4.0倍重是指加入汽油已制成胶浆的重量,则未加入汽油前的橡胶、松香等的重量就相当于处方中主药的0.87倍。笔者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实际,认为处方中基质是指不含汽油的橡胶、松香等的重量。
  1 从该产品历史沿革看基质的用量
    
  1.1 最早文献收载的伤湿止痛膏制法中基质用量的规定伤湿止痛膏最早收载于中药制剂手册 〔2〕一书,方源来自于上海中药制药三厂。上海市药品标准1974年版亦收载了该产品 〔3〕,两个文献中该产品的处方与制法基本是一致的。现将产品制法中主药与基质的用量比例计算列表于下,见表1。
    
  表1 最早文献收载的伤湿止痛膏制法中主药与基质的倍比计算(略)
  注:*不含汽油;**含汽油
      
  从表1可以看出,最早文献收载的伤湿止痛膏处方中主药与基质的重量比是不计入汽油的。由于汽油在成品生产过程中最终会完全除去,它不构成处方的成分,故不计入基质的质量份数。这就为正确解释和理解历版药典中该产品处方中基质的使用量提供了历史依据。
    
  1.2 从药典橡胶膏剂制剂通则看加入基质的规定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橡胶膏剂制剂通则中关于该剂型的生产收载了两种方法,一是溶剂法,二是炼压法。前者生产时需加入汽油溶胀橡胶而后者则不需加入汽油溶胀橡胶,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后也可以看出,如果说溶剂法的基质中要计入汽油的话,那么炼压法生产时不需加入汽油基质的用量又当如何计算呢?因此所谓基质就是指不含汽油的橡胶、松香等。汽油在胶浆制造过程中只起了溶胀橡胶的作用,使橡胶易与松香等基质制成胶浆并与浸膏类主药混合均匀制成涂料。
    
  1.3 生产实践证明主药与基质的倍比中是不计入汽油的
  在生产实践中,有人试用不同的主药与基质倍比(一种在基质中不计入汽油,另一种在基质中计入汽油)制成涂料进行涂布试验,发现如基质中不计入汽油时按药典制法以3.7~4.0倍量于主药制成的涂料很适合涂布生产,生产中亦不出现其他影响质量之因素,成品按产品质量标准进行验检,亦完全符合标准规定。但如基质中计入汽油时制成的涂料则很稀,根本不适合涂布生产,如强行试涂布,使用同一载体(漂白细布)易出现漏胶、涂布后不易烘除汽油、收卷时粘背严重等诸多影响质量的因素,无法正常进行生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