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琏的<<新针灸学>>  针灸的由来与现状

(2009-06-18 13:10:14)
标签:

针灸

新针灸学

朱琏

热针

中医

分类: 针医学

    古人常把“针”和“砭”并提,说成“针砭”。用“砭石”治病,就是针
灸治病的起源。“砭石”是用石头尖在身上扎,以后逐步发展到以钢、银、金
、马口铁等金属制成针。针法里面,原先也包括外科手术(如切开脓疱放脓)
、放血、刺经络等三方面。灸是用火来温热或烧灼皮肤,方法与燃料也有很多
种,但主要的是用陈旧的艾叶捣碎捻成炷,放在皮肤上燃着。
    这种方法到底产生在那一年代,说不清。根据古医学书来研究,原始时代
主要是由“神巫”以符咒治病(即后来所谓“祝由科”)在当时,用“砭石”
、“毒药”来治病是附带的。后来,这附带的部分渐渐发展,“神巫”就称得
上“巫医”了。等到医术更进一步发展,巫、医才分了家。再以后,针灸和药
物治疗又发生分化。不过这回分家是不明显的。我国最古的一部医书叫素问,
那里面,针灸和药物的治疗还合在一起,并且主要是讲的针灸。这本书很明显
的是多少年代集中了四面八方的经验而成的(关于砭石、针、灸、药物的来源
,那书里说到:“砭石”的治法是从东方传来的;“毒药”的治法是从西方传
来的;灸法是从北方传来的;针法是从南方传来的)。在老早就有人说,这书
是战国时代的人编辑的。
    历代所著的针灸书籍,除素问以外,还有灵枢经(灵枢、素问合称内经)
、难经、子午经、甲乙经、明堂针灸图、千金方等等。宋朝王维德还考次针灸
,铸铜人,画了铜人针灸图,分脏腑十二经(五脏:心、肝、脾、肺、肾。六
腑: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还有心包络)。元朝的忽泰必列著金
兰循经,又将十二经补充成十四经。
    现在流传民间最广的,要算是针灸大成一书,这是明末清初时杨继洲编著
的。这说明历来的人对针灸治疗,曾经煞费苦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受礼教的束缚,男女授受不亲,尊卑身份悬殊,不便
于脱衣解带施行针灸,所以在封建的上层社会里,针灸便逐渐为汤药所代替;
可是在劳动人民中间,它仍然传布着,成了劳动人民保健的重要方法。现在农
村里的年老者,知道放血,知道针灸急救穴位的,很是普遍。在中医里面热心
针灸,且富有经验者,颇不乏人。在广东、杭州、山西、河北、上海等地也出
版过许多针灸书籍,也有翻译日本文的。然而最可惋惜的,其中大多数还是因
袭传统,背诵阴阳五行与十四经,且拿来抵挡科学的医学,限制了它的发展。
    法国医界对中国针灸术的注意,是在十七世纪。很长时间因偏重理论,不
能推动工作。近代已逐渐发展,巴黎现在就有一个“金针工作者协会”,有两
个“金针学会”,每个学会都有会员三百多人,每月开会一次,交换经验和知
识。有些地方的医院里还专设金针门诊部,每次治疗可达五六十人。
    日本的针灸术是我国唐朝时传去的。他们在近代科学发展以后,对针灸便
作了一番科学的研究和整理,著述很多。本书里面列举的穴位解剖,和部分的
理论解释,是引用他们的。
    现在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与人民解放军的医务机关中,好些也采用了针灸疗
法,有很多已经取得成效,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