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针的主要刺激区为体穴、阿是穴。先用紫药水穴位定点,取长度1.5寸的毫针,用小火针专用酒精灯加热针尖,令通红,迅速刺入穴位。留针20分钟,不提插捻转。对于压痛点的针刺可采用密集针刺法,每个压痛点3到5针,三角形或梅花形排列,针距1.5厘米。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或取约2
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cm,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在燃烧过程中,如患者觉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以稍减火力。每次如用艾团可灸3~4壮,艾条段则只须1~2壮。近年,本人采用帽状艾炷行温针灸。帽状艾炷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条,但其长度为2cm,直径1cm,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15min。因其外形象小帽,可戴于毫针上,故又称帽炷灸,也叫热针"小馒头"。帽炷温针灸,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热针灸法。
小火针要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新型的帽状艾炷不容易脱落。温度高时可用开口小纸板遮挡艾炷。热针灸时,要嘱咐患者不要任意移动肢体,以防艾火落下灼伤.普通火针不能代替毫针针具,否则留针会导致烫伤。小火针针具为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
本文所说的小火针是本人根据温针和火针的操作方法改良创立的。本方法操作简单,不需复杂仪器,比较安全,疗效良好。小火针是针和灸的结合,是机械刺激和热刺激的有机结合,是瞬时高热能与持久低热能的结合,患者能自我感觉有舒服的温暖,有一种热针灸叫电热针,是内蒙中蒙医针灸学家唐学正发明的,是内加热的,是模拟温针和火针而设计的新型针灸仪器,电热针需要专门的仪器和针灸针,与本文所说的火针不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