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姥爷
(2025-02-11 09:09:36)
今天是农历年过完之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楼上一天的会议,难得清净,我想写点文字,纪念我的姥爷,新年回家,圆圆听姥姥讲述太姥爷的过往故事,我也在旁边听了一会,圆圆想把这做个研究课题,我也挺想听。
妈妈有一张姥爷生平简历,我记录如下:“宋世臣简历,1914年9月26日出生于沟帮子正南方8华里二十家子屯,1932年,毕业于沈阳国高某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沟帮子铁路电报所任电报员;1935年,任皇姑屯列车段转运车长;1937年,任兴隆店火车站站长一职;1940年,任锦县火车站站长一职;1945年,任锦州铁路局配车司令统称调度员;1951年,任锦铁一中教员,教铁路常识课程;1953年,下放到沟帮子在零工队做零工,每天一元五角七分;1961年,又下放到赵屯公社营盘大队第四队务农维持生活;1980年,落实政策恢复名誉每月工资定为60元伍角。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父亲的一生是非常坎坷和不少挫折的一生,但是他老人家,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的度过,每一天,有勇往向前战胜困难的精神,总能走出低谷,迎来幸福灿烂的今天,1997年九月二十六日逝世于沟帮子铁路小区四号楼一单元二号,享年84岁,2014年5月10日档案手抄。”
这张手抄档案看字迹是妈妈手抄的,后面的叙述部分应该是妈妈补充的,妈妈是个秀外慧中的女人,心思单纯,品格高洁,是个内心简单纯粹的人,做事认真,有条不紊,总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得很好。进而延伸到宋氏大家庭,整个家族都是真诚宽容、温和善良、行善积德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一直笼罩着我和我的家人。妈妈的性格像姥姥,姥姥姥爷有九个子女,其中三子六女,我的大舅和大姨是我姥爷早年病逝的妻子所生,其他我的二舅、老舅、妈妈、三姨、四姨、五姨、老姨都是一奶同胞。
姥爷家一直距离我家不远,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在营盘村子住的时候,姥爷家距离我家隔两趟房一个街区,童年的记忆已经很淡了,第一个李子是在姥爷家吃到的,从没有见过旁边还有一道沟的果子,和姥爷家附近的小伙伴玩的很好,一去姥爷家常常有两个混小子劫道......。回城搬到沟帮子以后,姥爷的家还是只有二里地的距离,沟帮子姥姥家比营盘的家要清晰得多,在我家还没有搬来沟帮子的时候,应该有五六年的时间,我常常来姥姥家串门有时住几天,有时姥姥给我零花钱,去街上买一份瓜子,再看一本小人书,度过一份悠闲的时光。有一年去二姑家生病了,大姐把我接到姥姥家,姥爷带我去卫生室打针,大夫说打两针,我有点害怕,说打一针行不,结果真就打一针,大夫把两针的药放到一起了,回来在姥姥家睡了一觉病就好了。
姥爷对儿女的生活很关心关注,印象中,姥爷常常来我家,有时只是转一圈看一看,说两句话就安心了。印象最深的是每年新年,姥爷都把我们几个小辈叫到一起,给我们出谜语,猜中得一元钱,告诉我们要好好练字,好好学习,有一次,学校第二课堂,还聘请姥爷到班级去讲授老一辈的故事,姥爷讲的特别好,我在受教育的同时感到特别自豪。姥爷写毛笔字很好,每年春节,姥爷都写许多的毛笔字对联,让爸爸去买春联挣钱贴补家用,...很多的记忆涌上心头,岁月悠长,心弦波动,不一一赘述。在过去平凡悠长的岁月中,姥爷给了我们很多人生的启迪和教导,在一点一滴、天长日久中润泽和涵养我们。
为什么我自提笔就觉心酸,是因为我对姥爷有无限的怀念和热爱,提笔以文纪念。
前一篇:2025年的第一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