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多伦多菲比8y |
位于皇家山上得圣约瑟夫大教堂
这座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924年,于1955年3月19日举行了大教堂落成仪式,内部装修完工于1966,号称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教堂的巨形圆顶高达97米,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德大教堂。
说起圣约瑟夫大教堂,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叫做“安德鲁”(Andre)的教士。出身寒微,身材矮小,但凭借坚韧的信念终成大业。他生于1845年8月9日的蒙特利尔西南部,是家里12个孩子中的第8个。他的父亲以做木轮为业,在安德鲁9岁时去世,所以安德鲁一生对耶稣的在世父、圣母玛丽亚的丈夫、同是木匠出身的圣约瑟夫情有独钟。安德鲁的母亲在他的父亲去世3年后也撒手人寰。贫穷、体弱多病、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年幼孤儿生活颠沛流离,到处打工糊口,唯一坚持做的就是祈祷。他凭着信念不停祷告,他崇拜在世时同样贫穷、到处流浪做苦力、将养子主耶稣抚养成人的圣约瑟夫。他26岁开始在蒙特利尔的圣母学院做了36年的门房。在30岁时,安德鲁用敬奉圣约瑟夫的灯油及祈祷替跛脚的病人进行按摩,之后这些病人就可以重新行走。许多人本来是拄着拐棍来到这里的,而离开时却已经不需要再拄拐,于是,他们的拐杖就被留在教堂里作为见证。
安德鲁一生以神迹治人无数,单是1916年,有记录可查的,就有435件之多。1904年在大家的帮助下,安德鲁在圣母学院的对面建立了崇拜圣约瑟夫的小礼拜堂。小礼拜堂上的阁楼在当时是他的住处,现在还完整地保持着原貌。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是他的卧室兼办公室、厨房,他经手的钱不下千百万,却一生都住在这间简陋的房子里,过着简单的生活。他想要为圣约瑟夫建造教堂,却迟迟未获天主教会批准,直到他年近80之时(1924年)该教堂才开始兴建,其间又因资金不足而停建。现在我们看到的圣约瑟夫大教堂,是在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共同捐助下,于1967年才正式完工的,而此时安德鲁教士已经去世了整整30年。安德鲁将荒山变为殿堂,虽然历时几十载,但最终完成了心愿。
古老风琴
号称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教堂的巨形圆顶高达97米,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德大教堂。
这是天主教堂。导游小姐说,天主教和基督教如何区分呢?基督教只认上帝,挂普通的十字架,天主教认圣人,十字架上会有人像。
一楼存放“安德鲁”(Andre)教士的棺,二楼存放着他的心脏,据说是因为他要永远的保护好教堂。
诺特丹圣母大教堂
北美最大最古老的教堂诺特丹圣母大教堂建于1829年,诺特丹(Notre
Dame)即为圣母,位于达尔姆广场对面,是一座新哥特式的天主教堂,可容纳5,000人,还拥有世界最大的管风琴。这座教堂西边的塔上还挂有北美最古老的巨大时钟。教堂的外表宏伟壮观,庄严肃穆,内部则富丽堂皇,一踏进大门,就浸入浪漫奢华与庄严肃穆的奇怪混合之中。宽敞高大的大厅,蓝色的天花板以及新哥德式建筑的代表-彩绘玻璃,每一个装饰细节都充满艺术气息,都体现了“上帝”的富有。大厅通向更多的小厅,小厅则更为奢华。堂内还设有一个宗教博物馆,展示有关宗教艺术、祭服等,陈列的馆藏中当以精美的银器最为夺目.
因为是跟团游,只在外面拍了照,没进去很可惜啊。
蒙特利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35年,法国航海家雅克‧卡迪尔(Jacques Cartier)沿圣‧劳伦斯河而上,发现了这座形如巨船漂浮在圣劳伦斯河上的岛屿。雅克‧卡迪尔就给中央那座小山起
名叫皇家山(Mount
Royal,古法语为Mont
Réal,这就是城市名称—-蒙特利尔的来历)。她是世界上最大的使用双语的城市,也是法国巴黎以外世界上第二大法语城市,享有北美“小巴黎”的美誉。
1756-1763的英法战争成为了法国人永远的耻辱,他们不得不让出统治权,但法裔魁北克至今对此耿耿于怀,
动不动要闹腾一番,经历1970年以后两次失败的独立公投以后,城市人才流失(多数英国人后裔都去了多伦多),蒙城开始走下坡路,1976年的奥运会赤字更是给城市雪上加霜,彻底将国际大都市的美誉让位于多伦多,只有那500多个教堂成为这座历史名城抹不去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