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菲比7y-9m温哥华 |
越拖就越不想写。新春篇还是得发上来啊。
春节的时候,菲比病了几天,反复低烧,能吃能睡,就是人很疲倦的样子。本来春节学校还有庆祝活动,但也没法让菲比上学了。在家好好休息,那里也不敢去了。
虽然是发烧,但精神还不错,初三的时候去了JESSE哥哥家吃了团圆饭。
商场里各种春节的节日布置。让孩子们体验一下何谓敲锣打鼓。
虽然春节我们没上课,但是从学校的墙报就能看出加拿大对中国春节的重视。
像我们这些人的孩子虽然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但我们也希望这些移民二代不忘中国的传统,真正了解过年的文化。这也是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大民族大家庭的精神。
这条龙做得真是很漂亮。点缀了学校教室,增加不少节日气氛。
希望孩子们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希望他们明白对联的意思,身壮力健,学业进步相信也是每位家长的心声。
这个是把过年,过春节的传统事物都归纳了。让孩子对春节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春节穿什么服装,吃什么,红包,灯笼,属相,舞狮,舞龙,对联,文字等。而且还配有英文翻译,老师们真的很用心。
中国人过年都喜欢用花来装饰,这个小手工代表了花开福贵。
顺便涨点姿势,学习一下几种羊的区分。
今天就是农历羊年的第一天了,庆贺羊年大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对「老外」而言,却没有那麽简单——华人说的羊,到底是哪一种?Sheep?Goat?还是Ram?
加拿大邮政局(Canada Post)就比较乾脆,一早他们推出羊年纪念邮票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用了Ram——一种头上有大角的公绵羊。同样推出了羊年纪念币的加拿大皇家铸币厂(Royal Canadian Mint)也选择了公绵羊,设计者还特别表示这样的羊「勇猛有力」,符合西人偏好。可十分有趣的是,图像虽然用的是大角公绵羊,纪念币上用的却是「Year of the Sheep」。
另一方面,由加拿大亚裔活动协会筹办的羊年「新春灯会」(Lunar-Fest),用的是可爱温顺的小绵羊,因此翻译时自然用的「Sheep」。而华埠的国际村商场,使用的是「Goat」,「形象代言」是一苹长需尖角的金色山羊。
由於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於是英文世界呈现一种「三羊开泰」的局面,Year of Goat Sheep Ram各有使用。但这并不意味著大家是随意使用,纠结归纠结,选择上还是经过斟酌的。
温哥华华埠中山公园执行总裁季凯琳(Kathy Gibler)表示,「山羊Goat」显得顽固又暴躁,形象上也有点「老龄」,「绵羊Sheep」在发音上与「sheepish」相近,给人一种「胆怯或羞涩」的感觉。因此,公园员工最後决定使用「Ram」,虽然也是绵羊,但给人一种「坚定」又「强壮」的感觉。
加拿大国际汉学家王健表示,如果一定要选择,还是用「Goat」比较恰当。他说,出现这种混淆,与英文中没有一个能定义范围像中文那样广的「羊」的单词有关。中文里的羊包括山羊、绵羊、甚至羚羊等多种,都可用「羊」概括,但英文就分得很细。
在王健看来,绵羊没有角,而象形字中的「羊」有角,所以「Sheep」不适合。但如果选择「Ram」的话,由於Ram只指公羊,似乎有性别歧视之嫌,所以还是用「Goat」比较恰当。
最「欢乐」的则是「纽约每日新闻(NY Daily News)」,他们用的是「任何有角的反刍动物年」(Year of Any Ruminant Horned Ani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