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都风情】胡同小街要过节了

(2011-09-30 13:07:17)
标签:

北京

风俗

国庆

胡同

四合院

文化

民居

谭鑫培

故居

旅游

分类: [京都风情]

                                                    图文/荒漠仙人掌 

 

http://s5/middle/4d60a13ftae219a9bb5b4&690

                                        9月29日,一间胡同小店里,守店的老人戴着眼镜专注地读报。

 

昨日下午,单位组织大家去大栅栏,参观西城区有关部门举办的“设计之旅”国际展览。正好前一天,我好不容易放下很久的价格纠结,买了一台佳能全画幅单反相机“无敌兔”(5D Mark II)。参观展览,正好可以试机,我和三个小年轻的同事就结伴一起去。

 

我们从和平门开始,一路沿着背街的小胡同行走,边走边拍。我很喜欢北京的胡同,行走其中,感觉到时光缓流,行者徜徉于一种悠闲、随和、亲切的生活氛围中,回味历史文化的沉淀,身心和脚步的疲惫,不知不觉消失于无形。在这里,感受和感慨,都是你一个人的。

 

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虽然感受到北京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的益处,但是,同时也感觉到北京独有的文化身份正在逐渐消失。北京需要现代化建筑、街道和生活品质,但大面积毁坏那么多承载着传统文化底蕴的胡同区,得不偿失!少数人得益于一时,但从长远看,并没有几个赢家。

 

这就好比让每一个北京男人都西装革履,不见得人人就都是洋气的商界精英和CEO了,现代化了。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需要时空的多样性。过去让那么多人、部委、企业、机构集中在小小的老城区,现在又以蚕食和消灭几百年来作为传统历史文化载体的四合院、胡同等来寻找现代一点的生存空间。结果就是,这个城市变得洋不洋,土不土,身份同质化严重,差异性减少,失去了很多独特的魅力。

 

除了紫禁城,现在最有代表性、最有京味儿的民俗风情区,都较多地集中在南城。那里有许多胡同区还在被大片拆毁,挺可惜的!

 

其实,外国人到北京来,很多人都喜欢到老城区逛街,体验老北京的风情。我想,那些零星幸存下来的的胡同区弥足珍贵,今后将成为南城乃至北京宝贵的人文物质和精神财富。

  

 

http://s11/middle/4d60a13ftae219b3177aa&690

 一些临街的胡同区,房屋外墙修整粉饰得较新,显得干净整洁。

 

 

 

http://s8/middle/4d60a13ftae219a9d5507&690

 

 夕照下的胡同,路边停放着不少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一辆警车从行人身边驶过。

 

 

 

http://s10/middle/4d60a13ftecd500bfea99&690

 几个居民在家门口闲聊,一辆载客三轮车从旁边驶过。

 

  


http://s11/middle/4d60a13ftae219a90d69a&690

 国庆要到了,胡同里街头两旁的居民家外面都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http://s11/middle/4d60a13ftae219aa1ea0a&690

 居民家门口悬挂的国旗和晾晒的被褥枕头。

 

 

 

http://s6/middle/4d60a13ftae219b3fb335&690

 胡同里一户人家门口,这位老爷子在认真地读报,家人在旁边忙活。

 

 


http://s13/middle/4d60a13ftae219aa76c3c&690

胡同里的小院。房屋外面有些有空地的地方养着花草,院子里的瓜架上面,一个老南瓜看着让人喜欢。

 


http://s7/middle/4d60a13ftae219ab4ba56&690

 

 胡同里居民晾晒的萝卜干和干辣椒段。

 

 

http://s15/middle/4d60a13ftae219ad15c2e&690

 

这间老旧的房屋,外墙上面涂画着醒目的颜色和图案,是“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的举办场地之一。活动组织者希望以一种开放、融合的姿态吸引文化和创意设计进驻历史文化老街区。各国参展者有20多家,包括工作坊、创意空间等组织和个人,在大栅栏的胡同、老宅、临街店铺等地方布展,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让人们体验各种文化气质和艺术形式。

 


http://s9/middle/4d60a13ftae219ac92028&690

 展览尚在布展之中,两名女大学生志愿者坐在一个展厅外面交谈。

 

 


http://s7/middle/4d60a13ftae219ac661f6&690

展厅之一。旁边的女孩是同事。 

 

 

 

http://s16/middle/4d60a13ftae219ab6603f&690

 

同事姓谭,标准的北京美妞,先祖是京剧大师谭鑫培。本来和我们一起去看展览的,因为她太祖爷生前在大栅栏生活过,她小时候也曾经去过,还有一些记忆。于是大家就在她带领下去帮她“寻根问祖”,还真找着了祖宅。不过,那个地方现在虽然是文物保护单位,但里面杂乱地住着很多人家,也不对外开放参观,不由得让人感叹时过境迁、物事人非了。

 

 


http://s11/middle/4d60a13ftae219ae506ca&690

 

 琉璃厂的街头。京味浓郁,不过显得有些杂乱,有规整得更好的余地。

 


http://s3/middle/4d60a13ftae219ae653c2&690

 

 藏药店门口,几个女孩身穿藏服迎接客人。

 


http://s16/middle/4d60a13ftae219af747ff&690

 

参加“设计之旅”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 

 


http://s3/middle/4d60a13ftae219af40162&690

 

这些都是北京常见的小吃,灌肠、爆肚、臭豆腐沾炸窝头,可惜,我都只能过过眼,没有那个口福了。 

 


http://s11/middle/4d60a13ftae219afba5fa&690

 

有人说,是不是北京人,要看能不能喝豆汁。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闻着豆汁那股似乎酸臭的气味,我实在鼓不起勇气品尝一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点不假。看看这个北京美妞端着大碗豆汁喝得津津有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