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美洲酒店5层的餐厅阳台上俯瞰城市。
有人说,玻利维亚的拉巴斯是另一个位于世界屋脊上的高原城市。作为国家的首都,因为地处高原的特殊自然环境,拉巴斯的景色是美丽的,但给人更多的印象,是一种粗狂、豪放的美,甚至多少带一些蛮荒。那里我今年5月份去过一次,给我的印象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其实,玻利维亚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美好事物,这其中就包括不多城市的不同风貌。到目前为止,我博客里面介绍的玻利维亚,几乎都是在拉巴斯的见闻。其实,那次“南美的西藏”之行,我还去了另一个城市圣克鲁斯(Santa
Cruz),那里向世人展示了玻利维亚城市风情柔美的另一面。
去那里之前,有朋友们给我说,拉巴斯和圣克鲁斯在玻利维亚的地位,可以打个简单的比方,拉巴斯好比是中国的北京,而圣克鲁斯则是上海。后来我亲自去看了,感觉有一定道理,特别是从经济层面去观察它。
但其实,拉巴斯与圣克鲁斯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就北京来说,不光经济发达,而且还是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则偏重于经济发达,文化历史内涵单薄。拉巴斯是玻利维亚首都,经济发展水平在该国来说还算可以,但现实和潜力显然都没法与圣克鲁斯相比。圣克鲁斯不但经济比较发达,而且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

我感觉,至少,拉巴斯与圣克鲁斯有三大差异。首先是自然环境。拉巴斯地处高原,降雨较少,地表裸露,鲜见植被,特别是市区绿化稀少,城市的主色调是土地的色彩,整个景致显得粗狂、荒凉和苍茫。圣克鲁斯地处肥沃的平原地带,是玻利维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自然景观与拉巴斯正好完全相反,。
圣克鲁斯与拉巴斯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拉巴斯的人口中,印第安人和印第安人与白种人混血的人口占了多数,民族文化和传统带有明显的土著色彩。相反,圣克鲁斯却是一个白种人占多数的城市,城市建筑布局与风格都是比较欧化的。
拉巴斯与圣克鲁斯还是一对经常闹矛盾的兄弟。拉巴斯的许多印第安人不满白人,认为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过着比较平穷的生活,特别是许多白人官员和商人靠不正当手段攫取国家财富。而圣克鲁斯的许多市民,当然多数是白人,也不正眼看拉巴斯人,认为中央政府对他们的施政限制过多,把许多税收都拿走了,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圣克鲁斯与其他几个相对富裕的地方都在与中央闹矛盾,要求自治,主要是针对印第安人总统莫拉莱斯的政策。
我从拉巴斯去圣克鲁斯那天,飞机起飞时间是晚上7点过种,等到了圣克鲁斯已经快10点钟了。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进城。由于是晚上,只见到处灯火阑珊,但外面的景致却不怎么看得清楚。但是,从出租车在路上跑得又快又稳,我们就知道已经到了一个平原城市。
公路两边绿化很好,隐约可以看到许多花草树木,甚至还有不少高大的棕榈树。夜晚的空气非常凉爽,似乎还带着点海边的湿气,让我真的有点怀疑我们是不是到了海边。两个多小时前,我和同事还在拉巴斯,走路都小心翼翼,避免因剧烈活动而消耗过多氧气,那样的话人会感觉气喘郁闷。现在到了圣克鲁斯,终于可以舒心地呼吸富含氧气的清新空气,让人神清气爽。心情大好。

司机是个中年白人,身材高大发胖。他的心情看来也不错,一边把车开得飞快,一边与我们随意地聊天。因为是平原地带,我也比较安心,没有提醒司机注意车速和安全。结果,我和司机都突然在车灯照耀的路面上,发现前方的公路地面上,一条狗被前面的车轧得血肉横飞,洒满路面。司机本能地想打方向盘避过,但车轮还是压上了那些血红的骨肉,结果车轮打滑,车子在路面上失控蛇行,连续打了几个惊险剧烈的摆子,好不容易才平稳下来,把司机和我们都吓得不轻。
夜色蒙浓的城市,只能看清近处有灯光的地方。路面许多装饰典雅的餐厅里,食客云集,几乎清一色是白人,就像到了一个欧洲夜晚的城市。
出租车把我们放到了市中心的美洲酒店。那是一家四星级的酒店,不过条件也就相当于我们国内的三星级酒店。好在还比较干净,我们也就心安理得地住了下来。那一天,我们都感觉到比较累。从平原到高原不容易,从高原下来到了平原,看来也有个不适应的过程。
那天晚上,因为坐出租车赶路,一路上没有看到圣克鲁斯的多少真容,但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城市的美丽和舒适。
第二天,我们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到酒店5楼的餐厅吃早餐,从那里可以俯瞰半个城市。直到那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住的酒店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区。清新湿润的空气,随处可见的精心绿化,风格独特的建筑,明亮欢快的色彩,一切显示着,我们今天见到的,是玻利维亚柔美的另一面。
在我们的双脚踏上圣克鲁斯的城市街道之前,我们已经领略到了它那与众不同的魅力,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