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珠一颗玉盘中,熠熠生辉瑞气浓——细数遵化三山两川之中道山

(2018-02-07 12:24:45)
标签:

文化

原创

分类: 高山大河

遵化河山-细数中道山

遵化市是河北省燕山南麓著名的山间盆地,周围由燕山余脉所环绕,盆地内是蓟运河水系的沙河,黎河冲击而成的大片平原,平原中部又自西向东露出一条长山地(即中道山),将盆地一分为二。中道山以北的山地称北山,平原称北川,中道山以南山的山地称南山,平原称南川,全境地形通称“三山两川”。

http://s10/mw690/001pQOWFzy7hZ29opzr49&690

燕山南麓地缘结构图http://s8/mw690/001pQOWFzy7hZ2jnqrt07&690三山两川地形图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三山之中的中道山,此次介绍以北川为中心。做为从小长在遵化的人来说,我们的世界好像被山包围起来。不管向东南西北哪个方向望去都是山,从小就在思考,山的外面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断长大,终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大山的怀抱,终于到了山外面的世界,但心中牵挂的依然是遵化那片故土。

既然我们儿时的世界是连绵不断的大山,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山有没有名字?他们叫什么?这些山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来探讨研究这个话题。

    基于我们的地理位置不同,有的人生活在遵化东部,有的生活在遵化西部。我们所熟悉的大山不一样,不过没关系,我们就按方位的关系,以我们所共知的几座山峰讲起。

文章开篇介绍过遵化地形“三山两川”,但何为三山,两川又指哪两川?那我们先从“中道山”讲起,如果你生活在北川,简单说就是邦宽线两侧的地区,基本包括由石门镇到建明镇由西向东分布的乡镇。那么恭喜这一区域的朋友,因为我们生活在遵化最核心的地区,而我们往南看,基本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都属于“中道山”,而我们背后的山则统称为“北山”。中道山以北、北山以南的区域我们称为“北川”,中道山以南的区域我们称为“南川”。中道山东起景忠山,西至天台山的一系列山。由东至西分别是景忠山、烟囱山、大红山、华山、柏山、岳山尖、龙山、朱山、笔架山、大华山、明月山、羊角山、捣药山、百草顶、凤凰顶、三仙山、大北山、铁磨岭、象山、烟墩山、金星山、天台山。

既然说到中道山包括这么多的山,我们好像熟悉又好像不熟悉,没关系,我们一座山一座山来分析,我们先介绍哪座山呢?就从我们最熟悉的山开始吧--景忠山。

http://s15/mw690/001pQOWFzy7hZ2lKpWKfe&690

景忠山-龙山地形图

    景忠山位于中道山的最东端,景忠山几乎与北山、南山对接。如果三条山脉汇于一点,那么这个点就是景忠山,在景忠山与北山之间一条大河奔流而过,这条大河就是赫赫有名的-黎河(古名浭水,庚水)。而景忠山的东麓,则是古时军事重镇“三屯营”。戚继光曾在此地镇守多年并两次主持修复景忠山天王殿,明朝万历初年,下令在景忠山顶修建忠烈庙,清朝康熙顺治也多次登临景忠山。关于景忠山此处不做过多叙述。因为此贴着重介绍地理知识,认识我遵化名山。我们书归正传,以景忠山为起点,沿中道山往西看,紧挨着景忠山的一组山是烟囱山,与烟囱相望的是大红山。这两座山也许不太出名,并未查到相关资料,但这两座山的北麓的一个乡镇却大有来头-建明镇。如果不知建明镇没有关系。西铺“穷棒子社”精神就诞生于这个小镇。而烟囱山和大红山,则像这个小镇南边的卫士一样,为建明镇守着南大门。

http://s2/mw690/001pQOWFzy7hZ2na8y501&690

景忠山-大红山地形图

大红山的西边就是柏山、岳山尖。柏山与岳山尖山脉基本相连,甚至分不出彼此。小时候过年总到姑爷家串亲戚,他家在东二十里铺,每次去都想爬上那座山,一直也不知道那座山叫柏山,现在虽然知道那座山叫柏山,但还是没爬上去过。但每次回老家-付家城,每当站在小山坡往南望时总能看到这两座山-柏山、岳山尖。东边的叫柏山西边的叫岳山尖。两座山的北麓有一个知名乡镇-崔家庄乡。

http://s5/mw690/001pQOWFzy7hZ2oSxKY34&690

大红山-龙山地形图

如果柏山和岳山尖不能引起你的兴趣,那么下一座山你一定熟悉。你猜对了,这座山就是龙山。在龙山与岳山尖之间有一道山口-黄台口,黎河水正是通过此山口奔流而过去滋养南川的土地。这个山口较宽,G25长深高速正是从这个山口穿过。

龙山在遵化的地理位置上非同小可,其山势从东往西恰似一条巨龙,头朝西而卧。盛极一时的“龙山寺”香火旺盛达900年左右,乃辽天庆年间建。从这个年号可以看出我遵化曾隶属辽国,历经沧桑,不知沥尽多少战乱。因本贴主要叙述地理。对龙山不做过多介绍,但下边的两座山却要以龙山为座标了。与龙山东西相对峙的是笔架山,而龙山与笔架山之间,平地起了一座孤山,这座孤山的南麓有一个村叫“朱山庄”,因此我把这座孤山称为-珠山。龙山与笔架山、珠山勾勒出一幅二龙戏珠的架式。

http://s8/mw690/001pQOWFzy7hZ2qOoUDa7&690

笔架山与龙山相望图

如果把中道山看成一条巨龙,那么,笔架山和龙山则是腹部的两只龙子。而更为形象的比喻是将中道山看成是两条龙。东边的以龙山为首,岳山尖、柏山、大红山、烟囱山为龙身,以景忠山为龙尾。西边的是以笔架山为首,大华山、明月山、羊角山为龙身,三仙山、天台山为龙尾。东西两条巨龙在争夺珠山那颗名珠。

http://s16/mw690/001pQOWFzy7hZ2sW8pxbf&690

珠山与龙山

东边的巨龙介绍完毕,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西边的巨龙。笔架山,因五个山峰高高耸立形似笔架而得名。在山顶中间的三座主峰上建有碧霞元群宫,玉皇殿,地藏殿。在笔架山与黎河之间有一古老的村落叫山里各庄(古时叫山黎河庄)。关于笔架山与黎河庄不做过多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总之自古至今这一带的故事很多。

西边与笔架山相望的是大华山。大华山的西侧是明月山,明月山又叫窟窿山,远眺南侧山腰,就会发现有个犹如碗口大的窟隆,这便是遵化十大景之一的“明月啣山”。有相关资料记载:明月山东接三尖山和华山,南与黎河相望,西连清风、捣约两山。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明月山的东边是三尖山,三尖山的东边是大华山,明月山的西边是清风山,清风山的西边是捣药山。但具体是哪个山头,因为比较模糊,此处只做概念描述,不做地理标计。但有几个山峰是可以做一个明显标记的。

http://s7/mw690/001pQOWFzy7hZ2uAKYm96&690
明月山

http://s16/mw690/001pQOWFzy7hZ2vTDxZ8f&690
明月山-明月

明月山的西侧是羊角山。但这个羊角山很可能就是我上文说的清风山。和柏山与岳山的情况类似,大华山、三尖山、明月山、羊角山基本连在一起,羊角山西麓是捣药口,捣药口还有一个学名-小燕峡。而捣药口的西侧则是捣药山。与捣药山相对峙的是百草顶,百草顶上,曾有一座老道观,据说是道士每次上山用山羊驮着一块青砖,日积月累修建的这座道观。百草顶生长多种药材,如草参、猪鬃草、孔雀尾、迎春花,柴胡、贯众等草本药材。因生长着断肠草、百步倒等烈性药材,至今令当地放羊者望而怯步,不敢冒然上山放羊。百草顶的北麓曾有一座宏门寺,相传建于辽代,距今已经约1000年历史。此地曾出土过商朝时期文物,称宏门寺贵址。关于百草顶的传说也有很多,此处也不做过多叙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http://s14/mw690/001pQOWFzy7hZ2zkbWl5d&690
笔架山-羊角山地形图

捣药山与百草顶两山之间夹成一山口-水平口,这个山口在地图上很难找到,但看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气势。确实如此,沙河主河及魏进河、马兰河、北岭河等6条主要支流汇合处。我201711月去过一次,那里正在施工,河面很宽。一座大型湿地公园将在那里诞生。

沙河之水正是从这个山口流入南川境地,滋润平安城的土地,注入于桥水库,为天津人民的饮水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捣药山绝非一般的山,在这座小山的两侧境然有两个知名山口,东边-捣药口,西边-水平口,一条走人,一条走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一带历史很久远,而巧的是,这里有几座山,有两个山口,以后来的名人越来越多,便在此地周边修了各种寺,各种庙。而现如今那里又在大兴土木,建湿地公园。从古至今,这一带就没消停过。

http://s12/mw690/001pQOWFzy7hZ2ApbV9fb&690
笔架山-捣药口地形图

百草顶再往西有一个著名的山顶-凤凰顶,而凤凰顶的山脚下曾有一非常著名的寺-夹山寺。夹山寺历史颇为悠久,古时曾有“南夹山,北禅林”之说,建年无考,只知唐贞观二年(628年)高僧省义重修。可见夹山寺地位不一般。相传韩信曾带兵来到了遵化,为了攻克燕国,驻在了平安城寺下庄北山清水秀、松柏涛涛的夹山寺中,每天研究灭燕大计,与老主持对诗下棋。只可惜风水轮流转,那个年代已离我们越来越久远,而夹山寺更是少有人知。至于凤凰顶,我搜遍地图也没找到,只能找一个大概位置。

凤凰顶的西侧,也就是百草顶、凤凰顶同一东西向山脉的最西侧,有一著名山峰-三仙山,地图上标的地标为“三角山”但我更愿意把它叫三仙山。三仙山上有一古寺叫“玉皇观”,始建于唐朝。三仙山的南面还有两座山-铁磨岭和大北山。

http://s6/mw690/001pQOWFzy7hZ2CpWIJd5&690
水平口-石门口地形图

中道山的最西侧,则是天台山。天台山的地理位置不可小看。正是由于天台山的存在,才使得遵化的西大门近于封闭。而天台山的东麓则是天下闻名的-清东陵。在资料显示,清东陵东起马兰峪,西至黄花山,北接雾灵山,南有天台、烟墩(烟囟山)两山相对峙。天台、烟囟山(烟墩山)之间自然形成的山口称龙门口(又名兴隆口)。紧临龙门口还有一山口,这个山口就是石门口,又叫石门峡。S356国道经过的那个山口,就是石门口。石门口是烟囟山与九凤山(九凤朝阳山)对峙形成。这两个山口与捣药山两侧山口类似,也是一条走水,一条走人。而这个山口发生的故事也很多,但大多跟战争有关系。

关于龙门口(兴隆口)这个山口想多说两句,与之名字相仿的地名还有两个,一个是兴隆县,一个是兴隆山,兴隆山即现在的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处,西大河的发源地若乎山就在此处,而若乎山的北面还有一样河-清水河。为何这三个地标都有兴隆二字?我们设想如果皇太极带后金军进入兴隆后,沿着清水河河谷,翻过兴隆山,进入西大河,沿西大河河谷翻过几道山岭可进入马兰河河谷,突破马兰关,一直可到兴隆口(此路线山路崎岖着实难走)。而这一条路线正是后军发家至富的路线之一,而他们的战利品,有一大部分是出自于我遵化境内。所以遵化这个县城,对大清王朝的兴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至清朝灭亡之后,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不禁再次感叹,遵化儿女自古至今饱受多少战乱之苦!这只是一个猜想而已,仅供消遣。

http://s11/mw690/001pQOWFzy7hZ2Fgu268a&690
兴隆口-石门口地形图

清东陵的位置之所以占尽风水,是因为这个位置前有照山,后有靠山,两边还有山,而它的照山,则是金星山。而它的靠山则是昌瑞山。西侧是黄花山、天台山,东侧则是羊妈妈山。正是由于清东陵东西南北都有山,几乎算得上是八面环山,真不愧是祥地中的祥地。

除天台山与金星山归于中道山外,黄花山、昌瑞山、羊妈妈山属于北山山系。

http://s6/mw690/001pQOWFzy7hZ2GvyrH65&690
清东陵方位图

http://s6/mw690/001pQOWFzy7hZ2HVVA105&690
清东陵前圈地形图

至此,在北川视线范围内的中道山,基本介绍完毕,由于笔者学识尚浅,对于遵化山川的了解难免有疏漏谬误之处,请读者不吝指正。遵化还有许多知名大山,今日介绍至此,供各位读者喷饭解闷。

http://s3/mw690/001pQOWFzy7hZ2JpJv4c2&690
遵化地形-外方内圆图http://s15/mw690/001pQOWFzy7hZ2NLJ5Y3e&690

欢迎关注大河的个人公众号--打开微信扫描下方http://s16/mw690/001pQOWFzy7hZ2TaVTFff&690

欢迎关注大河的微信!--打开微信扫描下方

http://s10/mw690/001pQOWFzy7hZ2XQhZvb9&690

感谢提供资料和建议的朋友。

此文已投递至【遵化历史与传说】并被编辑发表!

本文作者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大河

              201711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轮低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