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欣
陈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027
  • 关注人气:5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旦大学作家班,我心中永远的楼兰

(2024-01-28 05:07:16)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复旦大学作家班,我心中永远的楼兰

/陈欣

辉煌汉唐时期,亚欧大陆间那条繁荣的丝绸之路上,有一个美丽富饶令今人仍魂牵梦绕的西域文明古国--楼兰。据专家考证主要是由于周围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人为变化,是导致这个美丽国家带着她灿烂的文化神秘消失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楼兰故地尚可去寻访,而楼兰古国早已荡然无存。虽然,我早已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作家协会会员,但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就如这楼兰古国一般,永远成为了我心中可想不可求的楼兰。

1992年6月,我的一首题目为《仲夏情思》的散文诗,在海南省《当代文坛》举办的文坛力作选拔赛上获得诗歌创作一等奖,并收入当年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新诗人千家》一书。当时的《唐山团讯》也转载了这首散文诗,天津经济广播电台还播发了这首散文诗。当年的《人民文学》主编就是因为看到了《仲夏情思》这首散文诗,专门邀请我参加了《人民文学》创刊40周年文学笔会。因此, 1993年,我报名参加了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预备班函授学习,主修诗歌创作,偏重散文诗创作。时至今日,我仍清楚的记得,我的指导老师何舒云教授,每次都是把我的诗稿仔细批阅后寄我。批语浸满教诲真情,让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激励我去努力创作,散文诗写作水平迅速提高。这一点,也许让老师频感欣慰。后来,我却让我亲爱的指导老师很感遗憾,也更让我倍感痛失良机,抱憾不已。

那是1994年7月,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根据我在中文系作家预备班的学习写作情况,经过严格考查、审核、选拔之后,我被录取为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正式学员。我的指导老师何舒云教授亲笔写信向我表示祝贺,并寄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录取通知书”、“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学员登记表”等。

能到中国名牌学府去读作家班,这不是一个人人都能有机会的事。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不同体裁和题材文学作品的我,虽曾经过了不懈的努力,但仍感到欢天喜地。可那时我的家庭经济情况支持不了我的学业,不禁心情一落千丈。上作家班要到上海复旦大学全日制就学,公寓化住宿。若自费上学,再无工资可开,我的经济实力也是难以承受的。心里矛盾重重的我,思前想后还是做出了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保守选择-—放弃这一难得的就学深造的机会。

1994年9月初,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开学了。我虽填好并寄去了学员登记表,却人未到校。无疑,作家班要找我这个人,更要找我的指导老师问个清楚。于是,我的指导老师何舒云教授来信给我,向我讲述作家班开学的情况,询问我未能到校学习的原因,告诉我能来的话晚到几日也要来。并在信尾婉言写到“今后若有较满意的作品照样可以寄给我,我们永远是朋友。”看得出,我的老师在默默的惋惜中充满着无限疼爱与期待的心情。

下班回到家里,我反复读着老师的来信,而后,静默凝立在靠窗的写字台前,仰望着高天流云思维却像是停滞了。良久,我按下音响的放音键。顿时,我周身四处的空间,全被法国浪漫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的著名钢琴曲《命运》那铿锵有力的旋律所萦绕。我注视着窗外残淹的夕阳,黄昏如血。1994年9月,让我遗憾终生。现在想来,这件事的结果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没有辩证的把未来和学业放在环境和时间之上的高度,来思考和观察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学习的问题。更因此懂得:人生的机会并不太多,要好好经营把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