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开发区有份难解之缘

(2010-04-27 08:40:51)
标签:

塞外明珠

草原新城

通辽市

经济开发区

难解之缘

世纪起飞

情感

分类: 情感世界

                           我与开发区有份难解之缘

 

    2002年以来,在各个不同类型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支撑下,塞外草原明珠通辽市正在实现着社会经济的历史性新飞跃。仅以经济发展而言,到2009年末,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分别比8年前的2001年增长了4.95倍和9倍,分别达到1003亿元和102亿元,平均年增长速度分别为24.9%33.5%。经济的飞速发展,更使通辽这座塞外新城光彩照人,生机勃发,令世人刮目相看。很有幸的是,我与能够支撑通辽起飞的这些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建立与启动,有着一份难解之缘,每每回味起来,倍感欣慰。

                            

                                    

行成于思。

受发达地区既好又快发展的启示,于公元2000年底,通辽市党政领导机关形成共识:为改变通辽市作为“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面貌,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人才洼地”、“创业高地”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设立经济开发区非常必要。主意既定,随即组团出发考察学习。

    考察团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率队,由包括经济、社会等八九个市级党政部门共16人组成,我是其中的一员。

    考察团于20001211日—17日,先后考察了北京市密云县,天津市西青区、武清区、大港区,河北省廊坊市及长春市4个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回来,由我执笔,形成了《赴京、津、廊、长等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报告》,围绕开发区的科学选址问题、准确定位问题、、科学规划问题、加强软硬环境建设问题、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问题、尽快组建开发区组织机构等问题形成思路在这个报告中,我还提出了关于“在开发区设立管委会、党工委的同时,也要建立开发区总公司的设想建议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的运作机制”;对开发区的工作机构设置,也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

    这里值得提出和应该反省的是,早在1993年,通辽市就曾经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打过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函[1993]8)文下发了《关于同意建立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批复一直被搁浅,没有得到贯彻与实施。在这次考察之后,市政府决心正式加以重建与启动。

                             

                                       

市委与市政府决定设立通辽市经济开发区,而且有了大体思路,但是具体怎么设立,还有好多工作要做。接下来最当紧的工作,就是起草一个设立通辽市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方案,以提交决策机关讨论通过。这项任务又落在了我身上。借鉴外地经验,从通辽市实际出发,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自然也必须体现当时市委、市政府的意图,于20011月份,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配合与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前提下,我代市委和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设立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在这个文稿中,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选址与设置范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开发的总体指导思想与原则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与重点开发内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步骤与措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置等相关问题,都提出了十分翔实与具体的意见、措施和办法。

为了使这个建议更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此文稿后还附了5个附件: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镇“双桥区”区位图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辽发电总厂区区位图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镇“双桥区”土地类别、权属状况表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电总厂区土地类别、权属状况表关于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问题的几点说明

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于2001年春节后,终于形成了市委与市政府的决策,现在的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得以诞生。

                        

                                    

设立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初方案,选址分“电厂区”与“双桥区”两个部分,总面积仅6.377平方公里,位置都在新城区。其中西辽河大桥南段的一片为:东至303线国道,北至西辽河大桥至通霍铁路垂线,西至通霍铁路,南至通霍铁路与303线交汇处,总面积2.74平方公里;通辽发电总厂东侧的一片为:西至通辽发电总厂,北至双泡子镇双庙子村,东至304线国道,南至二道子河,总面积为3.637平方公里。

最终形成今天的包括河西镇与辽河镇两个建制镇在内的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版图,其间曾发生过这样两件事:

一是,当时的市委书记突发奇想,执意要把经济开发区选址在距现在开发区办公楼再往西约10公里处的四家子林场。他的理由:一是那里属国有土地,将来进行开发可以减少征地麻烦;二是离现在的通辽市城区比较远,可以形成主城的卫星城;三是依然离发电厂较近,用电还比较方便。当时有些领导顺着书记的意图,发表着支持性的意见,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

书记为了使他的意见得到有说服力的佐证,让我按照他的设想进行考察论证。我经过实地考察,最后否定了书记的想法。所列理由共4条:一是,那里远离市区,与现在的主城区难成一体,不符合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的原则;二是,那里的土质完全属沙性,每遇风天,扬沙满天,无论从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选址方面看,还是从城市扩张的方向看,中间夹着个大电厂,选择这个方向都不太合适;三是,且不说那里是电厂的排灰场,而且有5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从那里通过,根本不适合作为经济开发区与新城区去考虑;四是那里没有任何基础设施,会加大开发建设成本。据此,我力主按原方案开发。

我的考察结论得到了党政领导班子多数成员与专家们的认可,最后开发区选址依然按我提出的方案确定。但是因此我也开罪了那位很要面子的书记。打那以后,他就不让我再参与开发区的有关工作。

很意外的是,开发区最后有了今天的格局,仍与我的一份建议有关。

2003年秋,我已退休到通辽批发城当顾问。看到通辽团结路批发市场与通辽批发城2处市场每年营业额达几十个亿,几千家批发商与零售企业在那里从事商品营销业务,其中有些大的商家,已经在市区适合的位置选址设立了加工厂点。受此“前店后厂”经营方式的启发,我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书面建议,建议将整个河西镇镇区列入开发区,鼓励通辽批发城与团结路有实力的商家入驻建厂,也鼓励外地投资商入区兴办工业项目。时任市政府市长的莫建成同志(现任包头市委书记)对我的这份建议十分重视,很快作了批示,在肯定我的建议同时,提出了将整个河西镇与辽河镇都纳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思路。

不久,经我推荐,通辽批发城管委会主任调任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担任“一把手”,我和另一名同志又被开发区聘任为那里的顾问。为此,我与开发区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基于上述情况,有几个旗县设立工业园区或工贸经济开发区,也请我帮助策划与论证,形成了那里的开发方案。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激发了当时在乡级行政区中GDP数额最大、工业产值最高、财政增收最猛的木里图镇建设开发区的欲望与冲动。

木里图镇位于通辽市南郊,304国道南北向贯穿全境,距市中心区15公里。现在已经作为通辽市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一个有机组团列入。

2003年夏季,该镇党委书记李奎找我谈了他的想法,征询我的意见,得到了我的支持。我与木里图镇的同志围绕建设经济开发区的一切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与研究,并且由我画出了第一张“木里图经济开发区示意图”。在此基础上,木里图镇党委委托我代向科尔沁区人民政府起草了一份“关于设立木里图工业园区的请示”。当时因为国家对设立经济开发区控制较严,科区政府没有公开批复,而是默认。于是在是年底,木里图工业园区正式启动。

进入木里图工业园区的第一家外来企业,就是来自河北省廊坊市,全国知名度很高的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木里图所建项目,当时设计产能为年产梅花牌味精20万吨,年加工玉米100万吨。该项目现在已经进行了新的扩建与技术改造,已经成为科尔沁区的第一纳税大户。

在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后,经上级批准,科尔沁区正式设立了工业园区,不少大型企业陆续进驻。该开发区包括木里图工业园区与通辽市东郊工业园区两个部分。科尔沁区工业园区为了实现开发的有序、科学与可持续,于20059月份再次请我去为“科尔沁区工业园区”进行总体策划、规划与论证,并且希望形成一个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权威性与可行性的可研报告。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网络搜索,请教了多名国内知名专家,于200512月形成了约9万字的《通辽市科尔沁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论证报告》。这个报告在总体上按照“一个定位”、“三大目标”和“六项原则”设计与完成。

“一个定位”:是对整个园区按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类型定位;

“三大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经济腾飞,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小康家园其中循环经济工业园占地38.8平方公里居民区范围462.2公顷,生态环境工程包括生态农业景观区与绿化带两大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格局,极具规模,非常大气,特有气势。

    “六项原则”是,在进行经济技术开发时必须坚持:资源利用可循环的原则环境友好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体现 “三高” 经济效益的原则,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原则拉动城乡经济同步发展、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原则。

可研报告共十六章:

    一、本论证报告涉及的区域和研究论证范围

    二、以发展生物发酵特色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定位

    三、科尔沁工业园区发展目标与总体思路

    四、科尔沁工业园区东区食品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科尔沁工业园区南区发酵产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六、科尔沁工业园区医药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七、科尔沁工业园区玉米与油化工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八、科尔沁工业园区煤化工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九、科尔沁工业园区石油化工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十、科尔沁工业园区能源电力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十一、科尔沁工业园区铝后加工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十一、科尔沁工业园区温州机械制造园发展战略建议

十二、科尔沁工业园区玻璃工业园区发展战略建议

    十三、科尔沁工业园区木材加工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十四、科尔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发展战略建议

    十五、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物流产业的战略建议

十六、有关对策建议

令人非常可喜的是,于2006年科尔沁工业园区被正式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之一。现在,该循环经济工业园完全按照最初的设计与定位运行,已经形成了能源、高载能、建材、食品、玉米和蓖麻加工、医药6大产业集群和煤化工与氯碱化工、铝后加工、木材深加工三大后继产业。据2009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85.3亿元,上缴税金4.75亿元,年均增速均为两位数,分别是2003年整个科尔沁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与上缴税金数的5.56倍与2.05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