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里发出“噼啪”声音,一串丰富笔触的烈焰喷涌而出,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梵高、塞尚的画作。

13年前的冬天,我们驾车由北向南穿行神农架前往湖南,华中屋脊的冬日一派北国风光,全部被白色包裹,艰难的道路更甚于蜀道,提心吊胆时窗外的美景却是应接不暇。天马行空在这种时候再恰当不过,野人之谜的神农架在那时浮掠而过。

13年后,时过境迁再次踏上神农架之旅,我已不清楚这是不是我当年路过过的地方。

大九湖的夜晚,从下坝赶来跟随儿子儿媳孙娃儿一起来到上坝看夜晚演出的78岁高龄的杨奶奶,因为担心儿子过来找不到自己,从到演出广场便一直坐在这里。

抬头见高山,地无三尺平的大九湖湿地,海拔近2000米。
白天,高原太阳炙热的烤着我裸露的肌肤,一个人静静的走在花草丛中,脚下的野花毫不畏惧高原的烈日,傲然挺立身姿,只一会儿我裸露的胳膊已经晒得红烫。累了,静静的躺在晒得干干但柔软的草甸上,四周的各种虫儿开始欢快的为我奏乐,花儿草儿说着悄悄话。安详和美妙是此时最爱的感受。

多年前的神农架比今天封闭更多,虽有国道,但破旧狭窄。
木鱼镇的足浴店老板说,街道霓虹也是这两年才有的,以前的夜晚是漆黑一片。

更不要说木鱼镇上的五星级宾馆了,那在前年还是遥望不可及的。

夜晚的霓虹吸引十里八乡的乡亲观望。
灯光篝火抑制不住明天就要在大九湖参加环湖自行车比赛的恩施小伙子的热情,举着他那比一辆奇瑞QQ小汽车还贵的自行车。

华中屋脊的乡野,城里的来的人们可以撒丫子的野了。

傍晚,街边当地店主的女儿正在吃饭,看着阿姨的镜头对准她,大人呵呵笑,小家伙却瘪起了小嘴。
大山总是和水紧密相连,流水瀑布,绿色清水想起了在车上,新认识但似老友的房子老师拿出一本罗梭的文集,里面夹着几张西方油画仙境的卡片,想来,这也便是仙境了,有些人入了仙境画儿。
繁衍了7千万年的中华小蜜蜂正在逐渐消失,现存最多中华小蜜蜂的正是神农架,稀缺且神农架野花丰富,故而这里的中华小蜜蜂所产蜂蜜也达到400元每斤的起步价格。
听闻多年前京城有位名人来到神农架种植神农架茶叶,因地理条件的优越性,所产茶叶高达上万的价格却是供不应求。
说到吃,我等小民尽可品尝当地的山味,野菌,野笋,小野鱼,神农架湿冷的气候也造就了当地人爱吃辣的习俗。
浓浓郁香的腊肉,也挂满了思乡之愁。
早些年,野味在餐桌上也是常见的。六七八十年代为经济而对大自然的破坏,导致漫山的大树被砍伐,野生动物逐渐减少,多年前生存在神农架的华南虎也不复存在了。
神农架仅存1280多只金丝猴,在人类的驯化下,一只有80多只金丝猴的族群离人类越来越近,在饲养员的呼唤下,小猴子不畏人类,祖祖辈辈一直在大山里生活的野生神农架金丝猴也学会了与人类勾肩搭背。
山里,山道旁一户农户家中。
微笑着的奶奶和我们说着不太能明白的方言。
大九湖湖畔的垂钓,下次也要带跟鱼竿来。

神农架植物的丰富性显得我的介绍如此的苍白,对它的描述是:一棵像假花的真植物。

环湖自行车比赛选手也在流连这里的美景。
夜晚的大九湖湿地。
自行车比赛喧嚣一个上午之后,收拾彩炮垃圾纸壳的大妈说,我长得那么丑,你怎么还拍我?

清晨五点半,我还没有睡,拉开窗帘,朦胧的窗外,一夜的黑变成了蓝色,没有了几个小时前那画作中烈焰的激情,静悄悄带着柔情的迷雾弥漫在空气中。拉上窗帘,我迷迷糊糊的睡去,做个有关神农架的梦。是美,是丑,不知。
----------------------------------------------------------------------------------------------------------------------------------------------------------------------------------------------------
更多默沫的旅行见闻在微博,点击下图加关注,欢迎你来参与和关注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