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去往喀什火车站

在出发之前我查到和田也刚刚开通了火车线路,于是琢磨着一路火车,边走边逛到和田去,于是那天早上参观完艾提尕尔清真寺后,就在广场附近坐了个公交车去往喀什火车站。起初公交车上人很多,渐渐开离市区,车上的乘客也越来越少,我也有了座位。我座位旁边,公交车中央走道旁的座位上的一位维族老人突然对我说起话来,我不知道他对我说的什么,于是我用摇头晃脑以及手势来让她理解我的不明白的意思。可是他依然坚持对我说话,还指指我的相机。晕,我的相机怎么啦,难道不可以随便拍照?(因为我刚刚有用相机偷拍过一张车内景象的图,此时好似有点心虚似的。)这下糗了,我听不懂他还不停的跟我说,我只好无奈的微笑着。这时,车后座上的一个貌似外国的女孩子上前来解了围,一边用汉语跟我说老爷爷的意思,一边用维语跟老人沟通着。哦,原来老人家是想让我给他拍个照片。于是尊重老人的意见拍照,然后我和老人家合了影,老人家差点玩得不亦乐乎忘记下车,在同路人的提醒下,公交车司机放慢启动公交车的速度,老人笑着和我再见后匆匆的下了公交车。
就是这位热心的MM,家乡在伊犁,在喀什上大学,这会儿坐公交车去火车站赶着乘坐去往乌鲁木齐的火车,放假了和几个同学一起上乌鲁木齐去玩儿。公交车一到站,MM和几个同学风一般的冲进了候车室,我还没来得及要个mail,回头把照片发给她。。。

气派的喀什火车站。不过到了和田之后,就晓得什么是更气派的南疆火车站了。
不过,最终我还是没有选择坐火车去和田,哈哈~这是后话了,再说~
在火车站兜了一圈,转身又去坐公交车,去市区的路上,人越来越多,不过满车上只有我和朋友两个汉族人。

回程时正赶上小朋友们去上学。
第二部分:喀什地区博物馆

现在各地都新建博物馆,喀什博物馆见于1992年,也算是比较老了。
博物馆里基本陈列为《新疆丝路历史文物陈列》,展出新疆各地出土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唐时期以及喀拉汗王朝的文物数百件,再现丝绸之路辉煌灿烂的历史。
不过,博物馆不让拍照,大概是因为里面有千年古尸的缘故吧。
那好,咱偷拍几张不怕拍摄的,不拍那些怕相机的,嘻嘻。
这些陶俑还是挺生动的。
陈列馆门口的这个电洛画是允许拍摄的,俺这是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拍的哦。
博物馆不大,看参观的物品不多,所以一会儿就能看完啦。
第三部分:盘橐城

盘橐城,又叫作“艾斯克萨”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吐曼河岸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班超立足疏勒,荡平匈奴势力,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
有的攻略上称这里为“班固城”。
售票处门口看起来很雄伟,在原址上建起来的城墙。

里面建筑布局工整,一看就是现代修建。
不过来感受一下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的盘橐城,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建有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等建筑。
仔细看看路两旁的36勇士石雕还是不错的,不同人物穿着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些都反应了那个时期的历史。
这三十六个人是三十六个智囊,合在一起是一个装备精良的军队,勇闯西域三十六国的一支敢死队。这三十六个人跟着班超辗转东西南北,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次拼杀争夺,都没有让他们退却,把他们分开。在西域大地上,他们穿越时空,直至把三十六个身影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
盘橐城里最中心和重要的景点,圆台上是班超的石像。
班超石像的身后大型半圆浮雕屏墙,主要讲述了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
景区有导游负责讲解。
历史的风雨,战火的洗礼,使得盘橐城与其他古城一样,或人为毁坏,或风雨侵袭,昔日的辉煌便走入历史的故纸堆之中。清乾隆年间(1759年)毁于战火,乾隆后所重修的盘橐城墙也在新中国建立后被毁,如今的盘橐城为1994年在原址上兴建,旨在纪念这位维护民族团结的历史名人——班超。
我去参观的时候,盘橐城的后面还在扩建,看扩建图上的意思,将来这里还会新添一些建筑,以及吃喝一条龙之类的场所。
门票30元,说实话,物不超值。不过权当来了一次疏勒古国吧。
还有一段幸存的古城墙。。。。在售票窗口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