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开了暖风,我们想要看外面的世界,只好抠啊抠啊,抠出个小窗口。哈哈,你知道吗?抠也是一种乐趣:)

刚才和朋友聊天。朋友说东北天寒地冻,冷得想哭。默沫不解,这大概是游人与曾经长期居住之人的区别吧。聊天的那一瞬间,我能理解天寒地冻,无法理解想哭。
朋友还说默沫的眼里一切都是美丽的,因为默沫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默沫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思考。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景色,为什么每个人看到的不太一样呢?

还是先来看看在伊春路上的美丽景色吧:)本篇的所有图片和上篇在路上,沉迷于儿时童话中的房屋的图片一样,全部拍自在伊春各景点之间的路上。

得知要来伊春的时候,我还不清楚伊春和小兴安岭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到伊春就是去小兴安岭?
素有“中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其实就是小兴安岭之地,来到伊春就是来到了小兴安岭的怀抱。

在伊春的路上,总是能看到很多的运木材的车子

看一串儿

在教堂的路边也看到了

公路上的运木材车

东北的大解放

整个车子唯有司机的前方透视性较好,其他玻璃都是一层冰霜。司机还时不时的擦一下前方的玻璃,否则看不清楚无法开车。

看看我们行驶的路面

知道路边的雪有多厚嘛?

很好奇,什么是“岛状冻土”。默沫自己百度了一下,知道了。您想知道就自己百度(别google了,他扬言说要推出中国市场)吧!
哈哈,本来是拍外面的美景的,结果景没有拍好。倒是把窗户上自己的影子拍下了!
白皑皑的那是一片湖水水面,待到春暖花开一定点漂亮极了~

进入梅花山的路上
这里的地名都很东北很俄罗斯很满族的感觉:)

有洞,小心掉下去!
路边的松树林
远远看过去
这样的雪景,让我想到沙漠中那些顽强的荆棘类的植物。
路边,远远的望去,伊春的农村就在蓝与白之间:)
大自然挺可怕的,在沙漠如果发狂你可以想象后果,在东北若是铺天盖地的下大雪。。。
哈,看牌子!我们到“上甘岭”了。不过此上甘岭非彼上甘岭:)
看到这些图片的回忆中,默沫似乎有些明白了朋友说的冷得想哭的感觉。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像一二十甚是三四十年前那样,我们乘坐车子还有暖风,道路建设四通八达,蔬菜可以由南向北的运输,而那时呢?想象一下几十年前的东北,过去家里的取暖设施也没有现在好。天冷的时候也总是要出屋子的,那种冷的感觉一定很惨。
看了前面的那些运木材的车,想想小兴安岭的木材。过去的那些年里,究竟砍伐了多少树木,我想这个数据是可以在网上搜索到的。惊人的数据,环保的要求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得不令政府开始思考。在保护与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发展旅游或许是一条优选的道路,想想自己能够来到伊春旅游,为这个“中国林都”的旅游事业上贡献了那么一小点点,心里倒觉得欣慰又想笑了起来。
最后的图片,要感谢我们的司机。大家也都看到了路面和车窗的情况:)默沫很是惊叹司机的车技,难道东北的司机都这样厉害?
在司机师傅一回眸中,默沫无意的抢拍一张留作纪念!
伊春之行这仅仅只是开端,精彩的景点之游在后面。。。
未完待续。。。
感谢您的支持,谢谢您的
,请点击
为默沫投上一票,谢谢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