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2009-12-04 09:10:55)
标签:

旅游

花桥

鼓楼

侗族大歌

黔东南

国内游

旅行

图文

原创

自助游

摄影

从江

分类: 行走祖国

    鼓楼的功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就以鼓楼瓦檐下的那些图画而言,谁能说这不是一个乡土艺术的博物馆?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潘老师说:何谓“原生态”,我认为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带有标识性特征的传统文化。一般认为,侗族的鼓楼、花桥(风雨桥)和大歌是侗族原生文化最突出的标志,是侗族传统文秘的三大瑰宝。但其实侗族原生文化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而应包涵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和一整套保障其文明传承的文化制度。

    小黄侗寨之所以堪称典型,就在于它不仅具备了上述原生文化基本结构所有的文化符号和要素,而且它还通过歌谣传承的形式,将这些符号和要素整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当我们来到小黄,我们就不仅看到了魅力的木楼村寨,看到了精致的鼓楼和花桥,听到优雅动人的大歌的歌唱,而且,我们还能感受到一个活体的侗族原生文化形态,是如何有机地整合和运转的。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侗族传统文秘的三大瑰宝,默沫只看到了鼓楼和花桥,故而也只能与博友们分享鼓楼和花桥的图片。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而我更多的想谈一下小黄人热爱歌唱,小黄的侗族大歌。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我们通常把很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地区比喻为“诗的故乡,歌的海洋”,但是,很少有人见识过比小黄人更加热衷于歌唱的族群,这是一个完全以歌为生的的族群。他们的全部生活都被歌声所覆盖,歌唱是其社会生活的轴心。这也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的音乐世界和传承方式,都是我们完全陌生的“他者”。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为什么默沫贴鼓楼的图要说小黄的音乐?因为小黄人的歌唱都是从鼓楼里飘出。因为小黄人从出生到老一生都会在鼓楼下歌唱。因为默沫此行没有听到小黄的侗族大歌,看着图片,写着文字YY一下!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镜头伸进鼓楼里,中间一个点篝火用的圆坑。小黄人的歌唱是欢乐的,是自然的艺术,是彻夜不眠的。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小黄人为何如此迷恋于唱歌?狂热于唱歌?答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当然你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和个体乃至任何社会和个体同样的需要音乐,或者说喜爱音乐是个人的天性。但是,需要的程度有不同,喜爱的程度也不同,在侗乡,在小黄,音乐的社会作用和功能远比我们的想象的大得多。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看到小黄的施工,不知她的明天会如何?但愿小黄会越来越好,默沫的下次小黄之行能够听到梦中那妙美的侗族大歌!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没有爬上那山顶俯瞰小黄的全貌。但可以想象,满眼都能看到鼓楼和风雨桥上那优美的尖顶。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侗族风雨桥被誉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瑰宝”。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小黄的大歌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音乐,她优美的旋律和复杂的多声部常常令听过她的中外音乐家们大为感慨,赞不绝口。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人们夏天可以到桥上乘凉,雨天可到桥上避雨;冬天,有的还在桥上烧火供行人取暖。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花桥既是方便行旅的桥梁,又是侗家唱歌娱乐的场所。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小黄人热爱唱歌体现在方方面面。当你来到小黄的时候,如果如默沫一般没有听到侗族大歌,当看到这些精美的鼓楼和花桥,也一定会和默沫一样的YY。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花桥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从这些图画中就能看出。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绘画处处都在,这是在一户人家门口。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书上说花桥整座的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当默沫看到这些“零部件”的时候,惊讶了!
小黄鼓楼,乡土艺术的博物馆(09黔东南自助游之45)      默沫在小黄的行走是匆匆的,还有许多没有来得及看,没有拍下,没有感受到的。

     默沫有句小名言:留有遗憾也是一件好事情。

     下次,小黄,你等我!我会去!

     未完待续。。。

     默沫不会轻易在博客中就和小黄说再见的,下篇要说说小黄的花花草草狗狗羊羊儿:)

 

    此次实际行程如下:北京-郑州-贵阳-镇远-凯里-南花-台江-施洞-偏寨-芭拉河-凯里-西江-榕江-三宝-从江-芭沙-小黄-肇兴-天生桥-隆里古城-黎平-桂林-阳朔-柳州-南宁-北京。

注:

1、全程自助游,一个人出发一个人回来,以游记的形式记述,基本按照时间先后发图。

2、本是个不会拍照的人,也是个不会写字的人,行行摄摄,走走想想,走过路过也要留下点念想。。。请各位摄友指点拍摄之技巧,请各位写手传授点点写作之道,三颗油拉!

3、为方便打开网页浏览,每篇博文的图片尽量不放太多。

4、欢迎点击查看全部贵州黔东南之行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98005100_8_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