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花苗寨,依然还是我一人(09年黔东南自助游记之六)

标签:
南花苗寨芦笙朗德黔东南贵州游记自助游摄影旅行2009攻略户外旅途 |
分类: 行走祖国 |
这是之前说到的芦笙场火灾导致农家房烧毁重建的房子一角
屋子里好多南瓜,外面挂着玉米,里面的老人不知道在做着什么。我也没好意思进去打扰老人家。
南花,苗语称NANGLHFIB,意为欧花河下方。苗语称乌烧河为欧花,南花因处于乌烧河下游,即欧花河下游右岸山塝而得名南花,为巴拉河乡村旅游八个村寨之一。这些在我去之前并不太清楚,回来后才了解此信息。
大家知道芦笙场是做什么的嘛?知道苗族芦笙的来历吗?
芦笙是苗族神话中的圣物。传说是蝉儿(蜜笛)从天上要来的。因只得一支,芦笙曲调很多,一支芦笙不够吹。后来,姜央仿造成功,大家才有芦笙吹。最早的芦笙,作为军号用,姜央吹笙指挥打仗。姜央死后,子孙后代吃牯脏祭拜时,要吹芦笙给姜央听,让他高兴和放心。以后,芦笙就由指挥打仗变为娱乐祖先了(此传说中的人物以后还会谈到)。芦笙场便是节庆时用的场地。而如今,芦笙场主要成为了苗寨与游客共同娱乐的地方了。
上回说到我又绕回到芦笙场。南花苗寨并不大,绕几圈就全部都看完了。
有个挑草的男人从我面前走过。
一户人家门口呆着两只鸭子。
吼吼,他们中间是个扫把。两个鸭子的头还各自一方。
寨子中,一户人家的美人靠上挂满了喜盈盈的玉米。
迎面走来的那个女子,令我很想拍,又不好意思直接对着拍。这里的人似乎并不喜欢人们拍他们。
走进看似一户人家的门口,发现里面很大。
那个圆圆的是一口塘,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或许是用来防火的。如果遇到火灾,可以立刻浇水扑火。
太阳图腾在道路上随处可见
这又有一处
哈哈,我终于又绕回村口了。在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一瓶矿泉水,跟老板娘聊起来。
老板娘说,近大半年修路,基本没有游人来逛。今天就看到我一个游客。她很希望来的游人多起来,这样她的生意就会好起来。
我不知道老板娘的愿望算不算好。我说不出什么。游人来多了,这里就会渐渐变得没有原生态的味道了。游人不来,他们的经济发展就会缓慢。总之是矛盾的。
走到村口在回眸一看
每户人家都挨得很紧
哈哈,走出村口咯。
给这个唯一的游客拍一张。
风雨桥的通道
整个南花苗寨就是在一座山丘上。
顶着烈日逛了两个多小时后。我站在路边等车,计划着时间还来得及,可以去一趟朗德苗寨。
路边灰蓬蓬滴!等了许久也没有去朗德的车。我都已经成灰人了。觉得很无聊,我就往朗德的方向走。
哈,发现有人在河边玩,还有牛在游泳。
哦,天咯。原来最美,最原生态的景色是在这里。
这座围绕在河边的山丘,顿然全现在我的眼帘。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河,只是觉得在这个河流弯弯处,有这么一座美丽的小山寨,真是美哦。
没有做任何防晒措施,被晒着,可是我却很开心。
(接着看下篇)
注:
3、还是不要贪多了,每次控制图片,免得同学们打开看不全图。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