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001pQfiCzy6MrwYXgKN3d&690
碛口的精华在李家山,在黄河风口浪尖上讨生活的人们,把出生入死挣来的钱用来置办产业,一个姓李的商人看中了山上这块地界,一来开阔高昂的地势免于黄河泛滥之灾,而来离古镇不远不耽误生意,风水先生更说这里成形似凤凰,是难得的宝地,李家就在凤凰的双翅之间建起了窑洞,代代繁衍成这样浩大的规模。
http://s7/mw690/001pQfiCzy6MrwSFjkW36&690
http://s2/mw690/001pQfiCzy6MrwPtIBjc1&690
从碛口找了一辆小巴,行车二十分钟就上了李家山,司机问我是否预订住宿,我说没有,司机也不言语,把我带到村口最高的一户人家,说“就住这儿吧”。站在门前的平台上,夕阳下的山村已经铺排了浓烈的色彩呈现在眼前,不须多作考虑,我便决定住下。
主人李泉生夫妇干净利落,院子开阔平整,种了几从火红的大丽花,三层窑洞一律面向东,我选了最高层的一眼,推开门一瞧,竟然是四米多宽的火炕,排了七八床被子,看来晚上打几个滚也没问题。
隔壁住了从北京来的小叶,他每年都要休假几天,独自逃脱北京的雾霾和噪音,“洗洗眼睛、洗洗耳朵、洗洗心,洗洗肺”,小叶说。我们站在窑洞前面看余晖由红转暗,直至暮色低垂。
http://s13/mw690/001pQfiCzy6MonjqrkUfc&690
晚饭被一大碗豆面填饱了肚子,我信步走出窑洞,当眼睛适应了黑暗,抬起头看见星星越来越多的显现,渐渐地,一条淡淡的银色光带浮现在丝绒般的夜空之中,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天际。我告诉身边的小叶,那是银河,小叶惊讶万分的说:“我以为银河只是个传说”。
已经成为传说的银河,在就在这里出现了,李家山离吕梁市区50公里,与陕西吴堡县隔河相望,烟尘飞舞的煤区就在不远处,而它却难得的保持着这样纯净的天空。大山与树林隔绝了杂音,连黄河的急流声也听不到,夜晚静的透彻,在窑洞的大土炕上,睡眠沉静的密不透风。
http://s5/mw690/001pQfiCzy6MrxhgPo8d4&690
李家山的清晨是被阳光和鸟鸣声唤醒的,从古旧的窗棂中透过的点点光斑撒在火炕上,让人没有睡懒觉的理由。
站在院子里就看得见对面层层叠叠的窑洞,在山崖上铺排得如同布达拉宫,往往门前一个宽大平台便是下一层窑洞的屋顶。李泉生家的窑洞也还有两层,虽是铁将军把门却打扫得很干净,据老李说每年都有大批写生者来到李家山,住到他家。
http://s11/mw690/001pQfiCzy6MrwWDxY63a&690
http://s15/mw690/001pQfiCzy6MrwUDkbI2e&690
http://s16/mw690/001pQfiCzy6MrwR4Nczbf&690
http://s7/mw690/001pQfiCzy6MrwS70bka6&690
在村子里闲逛,步履远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村中的石板路坡度很大,被踩踏的光滑而低洼,在这样的路上,行人不自主就放慢了脚步。慢慢的观赏这些古老的建筑,门楼规整而庄严,饰有精美的砖雕,稍显破败的门窗仍不失稳重精致。
http://s9/mw690/001pQfiCzy6MrwWqHuo98&690
http://s4/mw690/001pQfiCzy6MrwVVSO783&690
http://s13/mw690/001pQfiCzy6MrwREblW4c&690
慢慢走到对面的山坡上,高原的阳光如此清透,充足的紫外线使得花儿格外鲜艳,晨露中的朝颜和高山紫苑都清新夺目,在窑洞顶上宽大的平台上烂漫的怒放,屋顶上浑厚的雕饰就在脚下,隐隐透出当年的富贵繁华。
http://s1/mw690/001pQfiCzy6MrwOCEusb0&690
对面最高的一座窑洞就是我所住的,铺着蓝色桌布的桌子就是我昨天吃晚饭的地方。这时小叶正从屋里出来,背着一个小包悠闲地出门。
http://s6/mw690/001pQfiCzy6MrwR0igJ65&690
远山浓云低垂,映着村里几缕炊烟,一个老汉站在自家窑洞门前打望着,不时喊两嗓子悠长的歌调,又慢悠悠的背着旱烟袋踱到临家,和邻居摆几句家常。
http://s9/mw690/001pQfiCzy6MrwQrPyU68&690
http://s4/mw690/001pQfiCzy6MrwXkc7Ne3&690
清朝以来,碛口渐渐沉寂,李家山也像很多村庄一样渐渐空落,只留下一些独居的老人,守着这依旧庄严安静的大山。一位清瘦的老汉,并不参与邻里间的交谈,只是追着日影儿,早上坐在一个磨盘上,晌午坐在自家门前,一只萌呆的小猫,在他身边以同样的姿势蹲坐着,一齐望向远方的山谷。
http://s11/mw690/001pQfiCzy6MrwYGp1oea&690
http://s8/mw690/001pQfiCzy6MrwVrLrVf7&690
这里不缺阳光,缺的是水,李泉生对我说,一里之外便是黄河,这黄河水却上不了山,曾有来此写生的画家捐助一台抽水机,但被人偷走了,后来村里又凑钱买过一台,不久也被偷,村民至今依然挑水度日。山下的几处院落里都摆着铁皮水桶,在屋檐下一字排开,想必是前日大雨,村民用来收集这宝贵的雨水。难怪老人们给幼童洗脸,用的总是那么一盆底的水,懊悔自己昨晚竟然用了多半壶的热水泡脚。
http://s9/mw690/001pQfiCzy6MrwZ6l4Ye8&690
这样的强日照和干旱却使得红枣的收获颇为丰硕,山坡上满是晶莹而饱满的红色果实,被雨水打落不少却无人收拾,大约是村里劳力太少,只得任由果子自生自灭。在山路上看见一个老汉推着独轮车,载着枣子到山下的河滩上去买,而迎面上山的车子上,载的是从河边运来的水。
http://s9/mw690/001pQfiCzy6MrwVbcTKa8&690
http://s12/mw690/001pQfiCzy6MrwTp7rt2b&690
午饭后我乘车下山,李泉生塞给我一大包红枣,说别客气,不值钱,洗净了的,给我路上吃。小叶还没回来,不知又在哪个山头上晒着这和煦的太阳。
http://s13/mw690/001pQfiCzy6MrwYTpaQcc&690
http://s3/mw690/001pQfiCzy6Mrxhf0Vc1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