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思维导图
提高课堂效率
——以《陋室铭》《爱莲说》为例
杨木根
教刘禹锡《陋室铭》与周敦颐《爱莲说》。
课前画了这两文的思维导图,先让学生看着思维导图读,再看着思维导图背读。
因为是”小组合作”,利用学生争胜好强之心理,让学生抢背,要求小组每位同学能都会背。若小组长一举手,似为本组全会背,教师再任意抽本组的一位学生代表本组,看着黑板的思维导图,能一字不漏背读。最先组加4分,若错了扣4分;第二组能背者,加2分,若错扣2分;第三组可背,加2分,若错扣2分。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课后想想,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个案。八年级(1)(2)两班小组合作学习基础较好,有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比赛背读,小组加分既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又能增强小组团体合作意识。学习强者会主动提醒教学习程度弱的背读技巧,以便更快的让全组每位同学都能背读过关。
教学切入点选择恰当,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文的思维导图,便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文章内容的安排与布局,一目了然,这从整体认知——局部赏析(重点句段)——整体,这符合学生对文章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不少的老师教此文是作者简介,再就一句一句的翻译,最后是背诵。学生对这文章的学习还是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水平上。
教学方法选择合理,这两篇短文,文质精美,读之朗朗上口,学生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文章大意不是难事。学生诗歌或精美的文言文,让学生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道理。
看思维导图明思路——读思维导图理解文意——背思维导图呈现学习成果。一节课,两短文,学生就在这热烈有序的课堂上完成背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