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法布尔谈探究性学习 ——读《昆虫记》有感

(2007-10-18 17:58:58)
标签:

教育杂谈

新课改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在平时的学习中,一些人却感觉探究性学习离我们的实际学习相去甚远,其学习方法也不好掌握。当我有幸精读了《昆虫记》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之情,用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而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他用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著名戏剧家罗斯丹曾赞扬他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一般的写。”他被法国文学界、科学界授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并举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这些美好的殊荣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所以我也不想在这些方面锦上添花。我要说的是:《昆虫记》为我们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最好的范例,是指导我们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最好的书。不信,请往下看:

《昆虫记》这本书对昆虫的种类,习性及其觅食、婚俗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作者并没有摆出科学家的姿态夸夸其谈,炫耀科学的神秘与莫测;书本也没有以一般科普读物将知识生硬地呈现。他是以散文的形式把观察、实验、思考、探索昆虫习性的过程娓娓道来。

就拿法布尔研究“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性有多厉害”这一部分来说吧,他把纳尔包那狼珠、螳螂、金龟子、蝼蛄、灰蝗、蚱蜢、金凤蝶、蜈蚣等昆虫先后放进用来试验的铺了沙的大口瓶里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昆虫当被蝎子注射过毒液以后,没有一个能侥幸逃生的,但它们被蝎子刺伤后死亡的时间不等。这引起了法布尔强烈的兴趣,他没有停留在客观现象这个简单的层面上,而是进一步观察、实验和探索,终于有了一些新的发现:这好像是由于身体结构的作用,相同等级的昆虫的存活期都是平衡而稳定的,最高级的昆虫最易快速死亡,低级的昆虫仅能拖延一段时间,而粗俗低等的千脚虫却能坚持最久。法布尔对于朗格多克蝎子生命的研究,使他得到了许多意外的发现,每一次试验,几乎都能得到一个结论。当探究有些进展之后,他仍然没有停止,而是把目光锁定在更加低等的幼虫身上,经过一次次的观察和试探,发现蝎子的毒液对幼虫竟然毫无作用,这更加引起了法布尔探究的欲望,又经过了一系列的试验、观察、思考,终于让他又有了突破性的结论:受试者越是粗俗低贱,抵抗毒素的能力越强。在此过程中,他又有了一连串的不好解释的现象出现,一连串的实验,观察,探究,最终又有了一连串的连锁发现。

他就是在反反复复出现无法解释的现象,进而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实验,最终发现一系列结论的。可见探究性学习并不难,只是需要认真地观察,细心的研究。

一般人认为,科学发现是深邃而不容易的,只有知识丰富的科学家才能研究,我们平常人只能望“科”兴叹。而事实上,是这样吗?不是,只要你愿意去做,只要你有耐心,科学研究我们平常人同样可以去做,法布尔的昆虫研究过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研究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高科技手段,也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就是凭借着观察、实验、思考、探索就取得举世瞩目并且至今无人超越的成就。这对于一向认为科学是深邃不可测的局外人,尤其是求知欲较强的孩子们,在儿童启蒙阶段就接触到 “可望而可及”的事实范例,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或许也就是《昆虫记》历经百年而久盛不衰的另一个原因所在吧。所以,在做探究的时候,观察、实验、思考,尤其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金步甲的婚俗》这一节中,当法布尔把一只鞘尾末端受了轻微损伤的金步甲放入盛有二十五只金步甲的玻璃住宅中,到了第二天,意外就出现了,原来被放进去的一只金步甲被同伴袭击,肚子被掏空了,出奇的是没有弄掉任何一部分肢体,爪子、头、胸、一切安然无恙,只有肚子开了个大口子,里面的东西就是从开口的地方摘除的。这一结局让法布尔十分惊异,因为他从来都十分留心做到不让笼子里缺少食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金步甲当中通行这样的惯例,受伤的要结束生命,后来的要掏空肚子?是去减轻它的痛苦吗?……”法布尔带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认真地思索着。对于这些猜测,还是让观察、实验、探究去证实吧。

继而他就又进行了一些实验、观察……

从表面上来看,金步甲给人的突出感觉就是:大家保持着十分和睦的关系。可就在六月开始之际,法布尔察看虫笼时,又发现了一只金步甲死掉了,而且与不久前那位伤残者惨遭吞食的情形是一样的。当法布尔看到这一幕后,仔细端详了一阵子,认真检查了金步甲的残躯,当即断定:当别的金步甲掏空它的肚子的过程中,它一直保持着正常状态,没有任何反抗!这实在是一个破天荒的发现。几天后,又一只金步甲被杀了,而且受到和前者一样的礼遇。接着就出现第四只,第五只。“这些天年耗尽的步甲虫走过死亡历程,幸存者们在爪分它的尸肉?要不就是为了减少人口而不惜牺牲过着美滋滋生活的庶民?”法布尔风趣地思考着。但真正搞清金步甲死亡的原因的确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些事件都是在夜里发生的。或许是上天总偏爱那些认真而有耐心的人吧,法布尔终于在大白天,两次撞见了正在进行当中的剖尸行动,从而揭开了金步甲被吞食的谜团。朋友们,当你看完了有关法布尔解开金步甲被掏空腹部谜团的时候,你感觉搞科学研究是那样深不可测吗?你感觉探究问题是那样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里面充满了乐趣,充满了渴望,同时也充满了喜悦。你们知道法布尔之所以能够解决谜团,掌握各种昆虫特点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吗?那就是:认真地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从而在观察和实验中,在思考和论证中探索出昆虫的种类、习性及其觅食、婚俗。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是会遇到一些不好解释的现象,难以解释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阴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荷叶上的水为什么会自动汇聚成小水珠?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害羞”……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你是怎么做得呢?你能像法布尔一样去观察、去实验、去思考、去探究吗?如果能的话,聪明的你就已经掌握探究性学习的要领了。

你们还认为探究性学习那样困难吗?如果是的话,就请你再去看看《昆虫记》,细细品味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方法吧,相信它一定会给你的探究性学习带来启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