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回归

标签:
阅读教育 |
分类: 阅读偶得 |

一、
“……没有大自然的滋润,很容易让人浮躁而焦虑。”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生至多大约百来年,需要大自然的滋润。花草树木都有灵性。疫情之下,旅行不便,但像这样通过读书滋养心灵也挺好。我蛮期待疫情结束,可以外出走走,跋山涉水,享受大自然的滋养。
二、
“在相互攀比中,衣食住行已经失去最初的实际功用。”
今天,我与先生一道去家具市场购物。
想选择纯粹的实木床,但发现这样的床较少,并且位于非常偏僻的角落。现场摆放的绝大多数床兼有软包装部分。如今,在发挥家具的基本功能上好像忘了初心。我们还是坚持了简易款。
想要一款从底部可拉开作大床用的沙发。看到它扶手外的雕饰太复杂,便选择了一目了然型,宁肯等待半个月之后方可送货,也不愿花哨。所赠送抱枕的颜色和花纹任由顾客确定,而我们连抱枕也只是选择了与沙发垫一样的纯色。
遵循简单、自然的生活原则,不代表避世。每个人对自己舒适圈的定义不同,不必overdo it。注意适度即可。
三、
“我们只是在使用生命,却不懂得享受生命!”
工作是生命的一种享受。我反思自己有时像工作狂,忙得“心”快“亡”。
生命美好,也享受在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感动在突然乍现的一瞬间。比如读一本书,或许整本书中只有几句话令你灵感迸发,但那也很值得。
四、
“既承担起在世间应尽的责任,又不使心执著其间,就能体会到放下的自在,走也方便,睡也安然。”
吃得香,睡得安,自自在在,自自然然,心安理得,如此就好。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复杂的环境会给感官及思维带来混乱”,而“幸福生活可以从简单中获得”。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杜外养内,清心静气。
看淡物欲,享受生命;热爱自然,简单生活。
书友分享摘录:
付出了,内心才充实、踏实。
做什么事都不能走极端。
什么时候才算是够了呢?我们有时候要止赢。
城市的购物便利,我们很容易被欲望牵制。不能一味地追求物欲,以防陷入。应在寻求精神世界的富有上多下功夫。
做事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能“躺平”。
禅意空间。
关注内在小宇宙。
完全融入当下。
遇事要以平和心态对待,尽量快乐一点,给他人带来好的感受。
处于慢生活的平静状态下,对待事情会更少犯错。
附:
1.今天播放的转场音乐十分好听。
2.“给予”读“j y”。
书摘: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世界是个大宇宙,而我们的身体则是个小宇宙。你看,地球的结构和身体是多么相似:地球有江河湖海,就像我们体内奔腾着血液;地球上有岩石,就像我们体内支撑着骨骼;地球表面有泥土,就像我们身上包裹的肌肉;地球上万物茂盛,就像我们身上的毛发。天空时而乌云密布,时而万里晴空,就像我们的心情,变幻着烦恼和欣喜。明媚的阳光就像我们灿烂的笑脸,纷纷的雨雪又像我们悲哀的哭泣。风暴来临时,可以让大树摇摇欲坠,就像我们发怒时可怕的脾气……我们和自然本是一体,我们的生活也本该和自然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