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课题教育 |
分类: 课题活动 |
课题活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衔接
王杏城
随着返校复学的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则自然地被纳入当前的研讨范畴。
“‘互联网+’背景下皖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区域协作教研模式探索”课题组于今日下午开展了这样的主题活动,我有幸参加学习。
一些特教学校的领导介绍了此方面的做法。比如:
陈夕娥主任详细解读了蚌埠特教学校召开衔接研讨会的四个议题等,复学后如何第一时间检测有效效果;借鉴;有效衔接;复学后如何对线上复习、答疑等。将线上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保留到线下。为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提供保障。
胡晓莉校长提及阜阳特教学校的各学科线上教学工作的自查。培智部每两天开展一次实操研训:音乐、运动康复,认知、多感官。培智部,分成不同小组形成伙伴式研讨关系。此举让我想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人智慧胜一人以及讨论出真知等。
马子珍主任致谢胡校长,并高度盛赞特教一家人以及大家在工作上有很多共识。她讲述了宿州特教学校要求教师截图汇报线上教学实录。对线上教学摸底。继续做好线上教学,再做好线下的,及时调整进度。
魏翔主任他们固镇特教学校先是利用开学的一二周时间做防疫安全知识教育。当魏主任说起培智教育的情况时,我们感到震撼。该校培智部教师共有12位,班级共有6个,1-4班是轻度班,5-6班是重度班。班额在10-11人。轻度班采用1997年人教版的老版教材。因为培智是特教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大家都关注。我们展开提问,魏主任耐心解惑。比如:如何分班?魏主任答:比如第一年都在同一个班学习,然后根据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再进行调整。
魏主任问其他领导:今年情况特殊,职称晋级老师如何写备课笔记?具体即是时间跨度问题。
胡校长就她作为专家参与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的所知,给予了解答。
张琪主任简介了阜南特教学校以分化和细化的做法落实每天上课不超过一小时,并利用微课辅助教学等。
阜阳特教学校的丁海燕主任提出抓差补漏。她评价了此次活动,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汇聚集体力量,思路会更宽更广。
我是唯一的一位从一线教师视角就衔接话题谈谈合肥特教。
衔接,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首尾相连接。
首,线下教学的开始;尾,线上教学的结束。
线上教学,
1.分阶段上报教学计划。
2.老师们先是通过截图或制作微视频上报每日教学实况,后来由各授课老师填写每日线上教学表,包括班主任名字、节数、应在线学生数、实在线学生数、学科、任课教师名字、课题、效果自评、备注等,如果有没来上网课的学生,一定要问询清楚情况再加以汇报。
3.各部每日一统计各班各科授课情况。
4.学校每日一统计各部各班各科授课情况并在工作大群里公示。
线下教学,
1.后勤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校园各公共场所的消毒;口罩;洗手液;食堂地面的排队间隔线;校门口的安康码、体温计等。
2.心理指导。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师制作了微课和公众号文章等指导师生心理。
3.视障部录制了《入学防疫提醒》。媒体报道或网络信息关于入学防疫的指南较多,但“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们听到自己的老师用亲切的声音和通俗易懂的叮咛来做入学防疫提醒,则更易接受,反馈效果挺好。
4.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在开学前与学生们在线上进行情感交流。“功夫在诗外”。
5.各学科老师事先拟好一份测试卷在开学前上交,用于开学检测和复习在线上的学习内容。
各特教学校线上线下教学等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
1.重要的时间节点相同。
2.线上教学情况上报。
3.老师们寒假读书,新学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
4.三案九制。
5.送教上门服务一如既往地在复学时开始。
6.培智部依然是在线上教学。(5.25,培智部学生将返校复学。)
阜阳特教学校的培智部有两位主任,合肥特教学校的培智部目前尚无重度班,但有1-7年级共8个班,培智部设一位正部长和两位副部长。
特教学校是否复学何时复学,需按照各地实际情况而定。听说外省有的特教学校还未复学。我曾在任教的视障班级做了小调查,学生们表达愿意开学,盼望开学。特教高三学生还关心高校何时复学,因为特教高考是学生去一些单招特教学生的高校参加考试,如果高校不复学,特教生的高考时间就确定不了。另外,线上教学涉及平时的盲文版辅导资料刻印不太方便,视障学生在家难以接触这些,所以线下教学于师生而言相对便利。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这是战时的特殊情形向平时的常态状况过渡,但根据朱永新老师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一书中的预测,未来,我们的线下教学或线上线下两者结合可能趋于常态化。
此次交流,既有分享,又有互动,衔接话题的研讨颇有意义。谢谢各位同仁!谢谢课题组!
P.S.
我的不足之处:
1.主持人叫我发言时,我在发言过程中忘了关闭堂屋里的电扇,估计会有杂音污染。
2.我只顾着听音频和做笔记,直到有老师提醒要做视频截图时,我才打开了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