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群芳过后的四月天气,狼藉残红,飞絮濛濛,阑干尽日风,不觉春已归去。这日黄昏轻云无事在园中漫步。暝色苍然而合,花木渐隐,不知何处的寺院钟声,远远传来,余韵悠长。
轻云绕过园中一亭,正准备回去,听到女子低泣声。她寻声而去,看到一块太湖石上坐着个身材纤弱的女子,双肩微颤,正哭得伤心。轻云想不知是哪个丫鬟躲在这哭,温言道:“你受了什么委屈,告诉我。”那女子抬头看了看,幽幽说道:“伤心人别有怀抱,你不会懂的,无谓添些烦恼。”轻云认出是兰儿的声音,心知她不喜在人前示弱,转身要走。不妨小玉寻来,问道:“是小姐吗?”她打着灯笼近前一照,说道:“小姐,这么晚了,园子里黑漆漆的,你怎么不回去啊?”
兰儿听是轻云,立起身冷冷说道:“原来是福晋,福晋每日闲云野鹤自在优游,怎么也愿意知道平常人的苦处了吗?”说完转身走了。小玉奇道:“那不是兰儿姑娘。小姐你待她那么好,她怎能这样不知感激呢?” 轻云摇头说道:“世间难解的是人心,难得的也是人心。我生于安乐,无所用心,她的苦衷我的确难以明了。花残春尽,雨侵江。零铃敲梦枕幽窗。唉,我们回去吧。”
初夏的傍晚,轻云在房里看书,弘昼穿着家常褂子,拿着把蒲扇,踱了进来。搭讪道:“福晋看书呐。”轻云一看是他,说道:“原来是五爷,快请坐。”弘昼坐了,小玉递上茶来,弘昼说道:“嗨,我又不是客,还斟茶递水的。”小玉见了弘昼就紧张,听了这话,忙屈膝说是,把茶端了下去。弘昼一愣不由直笑。轻云也笑了,取了那茶盏放在弘昼面前。弘昼见轻云在看《百丈怀海禅师广录》,说道:“怎么福晋信佛,读起禅经来了。”轻云说道:“我这样没有规矩的一个人,还想列身梵门。禅宗是开导自寻烦恼的清凉泉水,许多隐喻在里头,怪有趣的,偶尔读到明白之处,就会心生喜悦。”弘昼起意道:“是么,竟有这般神奇,那我也要好好读上一读了。禅宗故事我知道的不多,只记得百丈禅师好像有个野狐禅的公案。”
轻云点头说道:“百丈禅师说法,常有一位老者来听。有一天,众人散后他仍站着不走。禅师问道:‘站着的是什么人?’老者说:‘很久以前我曾在此山修行。有人问我:修行的禅师落不落因果?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入野狐身,至今已有五百年了。今天想请和尚慈悲为我开示。’ 禅师说道:‘你且问来。’老者问道:‘修行的禅师落不落因果?’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就在言下大悟,超脫了狐身。”弘昼感叹道:“作五百年野狐才能修成正果,到底划不划算呢?”轻云莞尔说道:“也有容易的,马祖道一成道后,他的嫂嫂求他传授佛法,禅师说:‘你取一鸡蛋,悬空挂起,每日早晚去听,待听得蛋中人语,就会得道了。’嫂嫂照办,听了多年,也不闻蛋中语声。她深信马祖,依然早晚去听。一天听时,细绳断了,鸡蛋跌下打破,她因此彻悟。”
弘昼说道:“这个更难,我就算笨得和禅师嫂嫂一样好蒙骗,也没那个耐心去天天听蛋啊。记得《水浒传》中,写鲁智深坐化,他师父智真长老,嘱他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听了浙江潮信,就圆寂了,留下颂曰: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倒有几分意思。”轻云说道:“书中写他烧化时,径山大惠禅师说的法语: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禅宗顿悟,直指人心,拈花一笑,明心见性,给世人一个悟觉痴妄的玄妙法门。檐头水滴,分明历历。打破乾坤,当下心息。”
轻云绕过园中一亭,正准备回去,听到女子低泣声。她寻声而去,看到一块太湖石上坐着个身材纤弱的女子,双肩微颤,正哭得伤心。轻云想不知是哪个丫鬟躲在这哭,温言道:“你受了什么委屈,告诉我。”那女子抬头看了看,幽幽说道:“伤心人别有怀抱,你不会懂的,无谓添些烦恼。”轻云认出是兰儿的声音,心知她不喜在人前示弱,转身要走。不妨小玉寻来,问道:“是小姐吗?”她打着灯笼近前一照,说道:“小姐,这么晚了,园子里黑漆漆的,你怎么不回去啊?”
兰儿听是轻云,立起身冷冷说道:“原来是福晋,福晋每日闲云野鹤自在优游,怎么也愿意知道平常人的苦处了吗?”说完转身走了。小玉奇道:“那不是兰儿姑娘。小姐你待她那么好,她怎能这样不知感激呢?” 轻云摇头说道:“世间难解的是人心,难得的也是人心。我生于安乐,无所用心,她的苦衷我的确难以明了。花残春尽,雨侵江。零铃敲梦枕幽窗。唉,我们回去吧。”
初夏的傍晚,轻云在房里看书,弘昼穿着家常褂子,拿着把蒲扇,踱了进来。搭讪道:“福晋看书呐。”轻云一看是他,说道:“原来是五爷,快请坐。”弘昼坐了,小玉递上茶来,弘昼说道:“嗨,我又不是客,还斟茶递水的。”小玉见了弘昼就紧张,听了这话,忙屈膝说是,把茶端了下去。弘昼一愣不由直笑。轻云也笑了,取了那茶盏放在弘昼面前。弘昼见轻云在看《百丈怀海禅师广录》,说道:“怎么福晋信佛,读起禅经来了。”轻云说道:“我这样没有规矩的一个人,还想列身梵门。禅宗是开导自寻烦恼的清凉泉水,许多隐喻在里头,怪有趣的,偶尔读到明白之处,就会心生喜悦。”弘昼起意道:“是么,竟有这般神奇,那我也要好好读上一读了。禅宗故事我知道的不多,只记得百丈禅师好像有个野狐禅的公案。”
轻云点头说道:“百丈禅师说法,常有一位老者来听。有一天,众人散后他仍站着不走。禅师问道:‘站着的是什么人?’老者说:‘很久以前我曾在此山修行。有人问我:修行的禅师落不落因果?我说不落因果。结果堕入野狐身,至今已有五百年了。今天想请和尚慈悲为我开示。’ 禅师说道:‘你且问来。’老者问道:‘修行的禅师落不落因果?’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就在言下大悟,超脫了狐身。”弘昼感叹道:“作五百年野狐才能修成正果,到底划不划算呢?”轻云莞尔说道:“也有容易的,马祖道一成道后,他的嫂嫂求他传授佛法,禅师说:‘你取一鸡蛋,悬空挂起,每日早晚去听,待听得蛋中人语,就会得道了。’嫂嫂照办,听了多年,也不闻蛋中语声。她深信马祖,依然早晚去听。一天听时,细绳断了,鸡蛋跌下打破,她因此彻悟。”
弘昼说道:“这个更难,我就算笨得和禅师嫂嫂一样好蒙骗,也没那个耐心去天天听蛋啊。记得《水浒传》中,写鲁智深坐化,他师父智真长老,嘱他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听了浙江潮信,就圆寂了,留下颂曰: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倒有几分意思。”轻云说道:“书中写他烧化时,径山大惠禅师说的法语: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禅宗顿悟,直指人心,拈花一笑,明心见性,给世人一个悟觉痴妄的玄妙法门。檐头水滴,分明历历。打破乾坤,当下心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