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2007-06-07 06:49:45)
分类: 学前教育/育儿指导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那么他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后就是一个鲜活、健康的社会细胞分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6岁之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 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到了学校里,教师需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 (注:转自赵忠心《家庭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由此可见,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婴幼儿来讲是何等重要。而依我国现在大多数的家庭结构来看,对婴幼儿实施家庭教育大多是由年轻的父母们来完成的,可是如何对婴幼儿实施家庭教育又正是这些年轻的父母感到困惑的。鉴于以上考虑,本文就0—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一些主要特征再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来简单地谈谈如何对婴幼儿实施家庭教育。
心理特点及教育幼儿手的灵活运动和独立行走会使幼儿扩大认识世界的范围。1—2岁的幼儿开始对玩具感兴趣,此时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为幼儿选购玩具不能只求量多或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应该考虑到幼儿自身对玩具的喜好及玩具本身的安全性和教育性。玩具对孩子来讲犹如天使,幼儿在玩玩具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动手、动眼,随之启动的还有一些心理活动,如注意与想象,幼儿会对玩具的某个特性产生注意,进而发生一些简单的想象。这个时候,若父母细心观察、加以引导,就会使幼儿的这种无意注意与无意想象尽早地转变为有意注意和有意想象。这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帮助。1岁6个月以后,幼儿就开始了积极的言语活动。这时的幼儿会突然很爱说话,并且时不时模仿父母的一些语言习惯。基于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模仿”,此时的父母一定要时刻留心自己的语言是否规范、合适,让幼儿无论从父母的有意教育上还是无意影响上都可以得到一个能够模仿、学习的榜样。这一时期的幼儿由于生理与认知的原因,都会以简单的电报式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父母应该做到在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再对其施加教育影响。比如,孩子想吃饼干,他会说:“妈妈,饼干。”此时即使母亲理解了幼儿的意图也必须用完整的语言来感染他,你可以问他:“宝宝是不是想吃饼干?妈妈现在就给你拿一块饼干。”然后让幼儿与你一起说:“妈妈,我要吃饼干。”待幼儿说完整这句话后,再将饼干给到幼儿手中。长此下去,幼儿会在父母刻意营造的这种语言环境中努力去掌握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语言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