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2023年9月是全区第40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值此契机,就让我们共同了解学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石榴百籽,籽籽甘甜。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族人民在这片热土上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结下了深情厚谊,筑成钢铁长城,用自己的鲜血和宝贵生命捍卫了祖国统一,维护了民族大团结和社会稳定。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
百川归海,华夏同根。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认同的精神力量,延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各民族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今年,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23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关怀与帮扶。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安定的政治基础和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证。只有民族之间团结一心,踔厉奋斗,民族复兴之梦才会早日实现,祖国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老师们,同学们,学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青少年培根铸魂的时代重任。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时刻谨记民族团结的主要思想。要知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强化教育引导、氛围熏陶、实践养成,构建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就让我们各民族师生手挽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汇聚成团结奋斗的民族凝聚力,以校园为沃土,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