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模拟训练“盈亏平衡分析”需要的思考

标签:
路晓辉沙盘模拟沙盘模拟讲师路晓辉沙窝公司教育 |
北京沙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
路 晓 辉
1、引言
沙盘训练中,在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等战略决策分析上,往往要决策究竟研发哪个产品,比如:P4;同时要决策什么时间研发合适,比如:第三年经营时投资研发。但依据究竟是什么呢?过早或过晚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什么呢?如果仅仅以“利润”指标就“盲目”地进行评价显得不够全面、说服力不足。上述问题是目前教学中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
目前普遍的教学现象是:许多学员在“经营不善”时,往往将原因归结为:广告投资失误、定单太少、销售额太低、没有及时贷款等。而对于战略决策中的“产品定位”失误经常“忽略”不提。而“产品定位”决策失误可能恰恰是”经营不善”的最关键原因。
沙盘训练的“精髓”在于:让学员深刻体验并理解企业运营中“产、供、销、人、财、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引深到对:决策、战略、流程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知识的认识。若不能透彻地“剖析”决策制定的理论与流程,进而“量化”地计算影响决策制定的关键“数据”,无疑会使沙盘训练这种优秀的教学模式陷于“一头雾水”的境地。
本文基于长期实践,将着重探讨“盈亏平衡评价”应当考虑的理念和逻辑架构问题。
2、“盈亏平衡分析”思考的逻辑框架
盈亏平衡分析的关键是计算各个产品的“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计算应当基于以下3个因素:
分摊到每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
在沙盘训练中要考虑的因素是:
研发投资、折旧、利息、维修租金、市场开拓、广告投入等。
产品销售价格:
各种产品一般按照“平均价格”计算。
变动成本:
沙盘训练中主要是:产品原材料、加工费用。
公式反映的是:在某种产品销售数量超过“盈亏平衡点”之后,这种产品的销售才能产生利润。
依据理论,我们认为思考的逻辑框架应当基于如下(见图—1):
http://s3/mw690/001pPJl1zy6H1b9X3ma82&690
2.1 盈亏平衡因素分析:
固定成本因素分析:
固定成本的计算应当首先设定经营环境。依据实践经验,大致地经营环境可以如下考虑:
P2、P3按照经营 5 年计算;P4经营 3 年计算;
P2、P3、P4可以按照平均 2 条全自动生产线生产;
P2、P3的平均广告费用按照 5M/每年计算;P4按照 3M计算;
每条设备折旧平均按照 3.5M/每年计算;
市场开拓与ISO认证平均按照 0.25M/每年计算;
厂房租金按照平均 1M/每年计算;
利息按照平均 1.6M/每年计算。
例如P2产品:研发6M,维修费用10M,租金5M,折旧17.5M,....最终固定成本将达到73M左右。
变动成本按照目前规则:
原材料费用:P2-2M;P3-3M;P4-4M;
加工费按照 1M/每个产品计算。
依据经营年数据,其平均价格大致为:
P2-7.5M;P3-8M;P4-9.2M。
由以上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分别见图-2、3、4;
http://s5/bmiddle/001pPJl1zy6H1bbtSjWd4&690
(图 --- 2)
http://s5/bmiddle/001pPJl1zy6H1bd4s3q54&690
http://s10/bmiddle/001pPJl1zy6H1bemSqRe9&690
(图 --- 4)
由上可以看出:P2产品要销售16个才能开始赢利,而P3则需要销售20个以上,P4在3年内需要达到13个以上。显而易见,如果没有规划,所有产品都同时经营,“赢利”将成为“水中捞月”。
2.2 产品研发投资规划分析:
研发投资要依照产品的生命周期,见图—5。
http://s7/mw690/001pPJl1zy6H1bfHD0Oc6&690
(图 --- 5)
从销售额上可以看出:
P2是 2-5 年市场的主导产品。从学员经营的历史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若不能及时进入该产品市场,日后必定经营“惨淡”。因此,P2产品应当尽早投入研发。
P3产品是否研发需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如果5-6个组都在经营,按照目前教学课件中市场定单数据平均计算,这个产品要“赚钱”是很困难的。除了“激烈”竞争的广告费用导致固定成本加大之外(平衡点数量增加),各组经营都超过20个数量几乎没有可能。
P4产品是否研发更需要分析对手,一般来看:有3个以上组经营时要想“赢利”已经非常困难了。
若:P3、P4都研发,恐怕必定会有一个产品经营得“很惨”,除非其他小组的学员都“眼儿一闭,没睁”。
在时间关系上:除了P2要尽早进入外,P3要进入不能晚于第三年,P4要进入不能晚于第五年。按照规则“倒推6个季度”就是产品研发的计划起点时间。
当然,以上分析属于“理性”化思考,不排除在实际经营中的“特殊与极端”情况。
2.3 生产线投资规划分析:
当确定了经营主打产品之后,必须考虑相应的生产线建设问题。
如果产品定位明确,生产线建设的思考就相对简单了。按照投资回收分析(见文1-4),应当投资建设全自动生产线。如果过多的建设“柔性”线,由于建设费用大,相应的折旧成本、利息成本都要加大,“盈亏平衡点”必然会增加很多。而产品定位固定了,生产线没有必要“频繁转产”。
按照BOSTUN矩阵分析(见文1-10),P2产品应当是2-5年当中的“金牛”类产品,是现金流稳定来源的保证。所以必须为P2准备相应的生产线数量;
如果经营P3,或者P4,在相应经营年中也要及时配备生产线。
2.4 融资规划分析:
由于研发(特别是P3、P4)与生产线建设占用大量资金,以及生产线数量增加导致厂房的使用,必须考虑合理的融资规划。
详细分析见文 1-4。在此不做细述。
2.5 分产品的全成本核算分析:
在沙盘经营过程中,学员们往往注重了“细节、流程”而忽略全局。即便初始时“曾经”思考过。
作为CEO,为了“随时”掌控方向,应当及时对于各个产品的经营进行单产品成本核算分析。见图—6。
http://s5/mw690/001pPJl1zy6H1bn08ZKe4&690
(图 --- 6)
依据分析结果,随时把握各个产品的“赢利”状况,纠正决策的偏误。如上图中:P3直接成本偏大,P1的广告成本太高。在下一年经营时,一定是管理改进的方向。
3、逻辑框架应用说明
沙盘训练中“盈亏平衡分析”是学员辅助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但目前很遗憾地是:在很多培训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工具和手段,大量培训时间用在了“初级水平”的销售数据加加减减、以及报表计算方面。未能对学员每年产生的管理决策“失误”进行相应的“深层次、量化级”地剖析,不能“无争议”地为学员指明下年经营中管理改进的方向,可谓之为一种遗憾!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培训中应当引入盈亏平衡理论教学环节;
(2)引入“沙盘模拟专家系统”,加快各项计算进程(见图--7);
(3)尽量规避“无效时间”占用,降低总结评价过程中“引发争议”的风险;
(4)提升教师/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http://s2/mw690/001pPJl1zy6H1bpr2tH51&690
(图--- 7)
本文观点基于作者大量的沙盘培训实践。但经验与真理还是有距离的。真诚希望阅者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