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九月,序属初秋。
受景慧夫妇邀请,一行朋友再次相聚伊春,再步青山村。
汽车向青山村疾驶。一座靓丽的新大桥直通刚刚建成的伊春机场。去年此时来青山村,路边挖掘机、推土机轰鸣不已,前方工地一派热火朝天。不曾想仅仅一年的时间,新机场就已建成。据说8月27日,伊春机场正式通航。伊春—哈尔滨航线40分钟即可到达目的地。仰望天际,想象银色飞机掠过层层白云,俯瞰茫茫林海的壮观景象,深为小兴安岭建起“空中走廊”而欣喜和自豪!
驶过新大桥,绿色夺目,鸟语盈耳,翠山蜿蜒,溪水淙淙。路边扫帚梅,朵朵娇艳;前方庄稼,片片生机。白鹅水中游弋,黄牛绿地徜徉。青山村渐近,清新依旧,外面的喧闹,撼动不了它的安逸与宁静。
车停在老朋友王成喜家的大门口,农家小院的质朴与灵鲜扑面而来。大黑狗旺旺狂叫,老母鸡咕咕觅食。门前的冬瓜青绿如碧,院里的柴垛整齐若墙。王成喜古铜色的脸上泛着喜悦的光泽。憨厚的表情,真诚的笑意,极具魅力和感染力。成喜的妻子桂兰带我们看她饲养的肥猪和小猪。春天时抓的猪仔,早已膘肥体壮。看着欢蹦乱跳的鸡鸭,望着满屋子所谓城里的客人,桂兰的眼角笑成了月牙。
厨房里已忙得差不多,窝瓜满盆,玉米飘香;黄瓜鲜嫩,萝卜甜脆;鸡肉喷香,猪肉乱颤。一刀切开新摘下的大西瓜,清香四溢;一口咬下鲜红的瓜瓤,唇蜜齿香。主人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今年旱涝,香瓜不甜,庄稼歉收,蔬菜也不如去年。但是主人还是将最好的收成展示给我们,捧出最好的物产让我们品尝。
趁着未开饭,拉起朋友的女儿多多跑到屋后的菜园中。多多开心地大笑,摘下紫玉般的茄子,扬起翡翠样的辣椒。蓝天白云下,女孩身着红衣跳跃的身姿好似一团燃烧的火苗。没有刻意的勾画和堆砌,好一幅田园水粉画,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转载]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转载]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声“开饭喽!”大家团团围坐。围住一桌丰盛的农家饭,圈起一桌明丽的欢乐。红、黄、紫、绿,一片灿烂;青、白、橙、绛,一堆璀璨。家酿大酱,格外有味;油炸小鱼,格外新鲜;本家鸡蛋,格外醇香。成喜夫妇为了朋友的到来,一定起了个大早,一定又忙了几天。
趁着大家酒酣之际,信步走出小院,沿着栅栏前的山村小路蜿蜒儿去。青山村静静散发着一种淡定,一种静谧,一种迥远;王成喜家轻轻飘逸着一种温暖,一种亲切,一种祥和。心底不觉温柔地沉静和感动。
哗哗的流水声引我来到一条小河边。河水在灿烂的秋阳照射下,泛着层层波光。伫立水边,静听水的声音,静观花的摇曳。走进田园,立足田埂。望着大片的黄豆和玉米,感受土地的博大与厚重,感受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辛苦,感受农民纯朴、执著与坚忍的精神,感受以王成喜为首的青山村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和洒下的汗水。
一年四季,我们只在秋季时来青山村一天。为的是游乐,为的是吃乐。我们没有任何劳作,没有任何担忧,却尽情享用他们用辛苦劳作换来的收获。乡村经历着的不都是丰收,有希望也有失望与苦痛。阳光有时不是温暖而是毒辣,雨水有时不是及时而是泛滥。就像今年,雨水过剩,庄稼被淹;就像南方,雨水无滴,大旱无情。
走回农家院,桂兰像每次那样,忙着张罗给大家往背包里装吃的。萝卜、黄瓜、大葱、玉米、窝瓜,喜欢啥拿啥,谁都不空手,每个人都满载而归。
青山行是种希冀,一种象征。青山行已成为我和朋友年年秋天相聚的美好向往。秋天我们远离城市,远离灯红酒绿,享受自然的清新,田园的质朴。秋天,我们依旧还要回到城市,享受农民的收获,大地的奉献。
汽车又在奔驰,蓝天下的青山村,渐行渐远。一路青山,一程碧水,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希望来年再聚青山村,更希望这里年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希望能为王成喜家做些什么,能为农民兄弟帮助些什么。
2009年9月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