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布依族黄氏狮子锣
(2017-04-05 08:42:40)分类: 煮茶论道 |
兴义布依族黄氏狮子锣
(黄氏小马锣图片)
兴义市木贾街道办干沟村尾岔一组是一个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的布依山寨。寨子里居住着40户,100余口布依族人,他们的祖先是明朝从江西湖广江下县搬迁来的,其中黄氏家族现有10户40余人,其字辈是:金、学、兴、元、成;正道、友、乾、坤;从、建、文、思、义;仁、勇、忠、华、强。平时以耕作为生,闲时以表演十字锣为乐。
一、黄氏狮子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据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1178年撰成)中《平南樂》载:“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郭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日聞鼓笛聲也。每歲秋成,衆招樂師敎習子弟,聽其音韻,鄙野無足聽。唯潯州平南縣,係古龔州,有舊敎坊樂甚整,異時有以敎坊得官,亂離至平南,敎土人合樂,至今能傳其聲。”说明当时各州郡村落民间礼俗用乐已经很普遍,而且其官属教坊乐人教习土人合乐具有普遍性存在。不言而喻,作为布依族聚居到兴义肯定也在其中。
布依族是稻耕作民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布依族“摩经”(多任篇)中记载(搞灵)“鲁龙又贵细。五龙丁吉进。五龙射桔砍。敌故墨腊汝。须盘腊敖。须盘碰腊敖,意译:“铜原于贵州,铜矿烧的红彤彤。铜已化成液化。欲铸冠型大铜锣。成功做成锣模型。铸成大擦钵。铸成凸铜鼓。”这就证实了,布依族狮子锣的主要乐器产生,是布依族先民们,用铜铸造而成。布依“摩经”产生那个年代,现无文字可考。但“摩教”是氏族社会产物。布依“摩教”有较系统的经典“摩经”,布依“摩经”眷帙浩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是布依族的“百科全书”。因此布依打击乐:狮子锣,其产生,延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随着布依族狮子锣的产生,布依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劳动之余,人们用打击乐器,敲击碰打、狂欢取乐,产生了不同的音响,形成简单的锣谱。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布依族先民们,对锣谱不断的深化,不断观察,不断总结,不断创造。看到老虎下山狂叫,产生“猛虎下山”调。看到猴子爬树跳跃,惊叫产生了“猴子翻天运”调。看到山羊竖耳尖叫,产生了“羊老娃”调。看到水牛擦背磨角声,产生了“老牛擦痒”调。总之布依族狮子锣曲调的产生与布依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黄氏家族随祖先明朝调北征南时搬迁来到兴义居住,并口传身教传承了具有鲜明特色到布依族狮子锣。
布依族狮子锣,布依语“诺钠”,是布依族狮子舞的伴奏音乐。黄氏狮子锣主要由小锣、堂锣、大钗三件乐器组成。道具有手工制作的脸谱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狮子、大脸、牛魔王、白骨精、大鬼、小鬼等十五种脸谱。演奏时,由每人各执一种乐器,以执勾锣的人为主,根据不同场合所需要击打的每一曲,狮子锣都要由勾锣人敲打先领头,然后执钵的人就根据曲调中的曲牌名与之配合,执堂锣的人也跟着击打,主要是节拍的轻重配音;勾锣的声音尖锐,钵的声音撩人,堂锣的声音雄浑,多种乐器同时敲打时,打击出来的声音并不同步,而是错落有次,音色各异,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黄氏布依族狮子锣十八合曲谱
黄氏布依族狮子锣在布依族的多种民俗活动中演奏,呈现不同的意义和状态。故在其曲谱上也有不同的变化。布依族狮子锣曲谱一般有十个固定的“合”,加八个散“合”,统称为十八合。
一合:当长次长长,当长长,朗当朗当长,长长朗长朗长朗长,长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当朗当长,朗当朗当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二合:长朗长朗长长,长朗长朗长长,朗当朗当长,长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
朗次长长次长。
三合:当长次长长,朗长长,当长朗长,当长长朗长,朗长朗长,长长朗长朗次长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四合:长朗朗,长朗朗,长朗长朗朗,朗当当长长,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五合:当,长次长长朗次长,朗朗长长,朗长朗长长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六合:朗朗长次长,朗朗长次长,朗朗长长朗,长长朗长,朗长朗长朗长朗长长,朗朗朗朗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七合:朗,长长朗长,朗长长朗长,朗长朗朗长长朗朗长,长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八合:朗,长次长长朗长长,朗朗长朗朗,朗朗长长朗,朗长长长长,朗朗朗朗长,长长朗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九合:朗,长次长朗长长朗朗长,长长朗长,朗长朗次长次长,长朗朗,长朗长朗朗,长长朗长朗,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十合:朗朗长朗长,长长朗长长朗长长,朗长朗朗长,朗朗长朗长,朗朗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说明:从一合十合的收尾一样,只是开头不一样)
八散合
1、鸡捡米
朗长次长朗长长 ,朗朗长次长,朗朗长次长,朗朗长长朗长,朗朗朗长,长长朗长朗长,朗次长次长。
2、慢山锤
朗长次长长朗次长,朗朗朗朗长,长长朗长次长次长,朗长长朗长,朗长朗长。
3、雄鹰展翅
朗长次长朗次长,丁当丁当长,丁当长长朗次长,长次朗朗长次长,朗朗长次次长。
4、蝴蝶飞
朗朗长次长,长次朗长朗朗长次长,次朗长当次朗长朗朗长长,长长朗长。
5、公鸡叫唤
朗长长朗长,次朗长,次朗长长长,朗朗长朗朗,长朗朗,长长朗长朗朗,长朗长长,朗次朗长长。
(另有母鸡下蛋、猛虎下山、三合一、三个散等。)
二、黄氏狮子锣传承的文化背景
狮子锣主要用于新年庆贺、闹元宵、祭祀、扫墓、红白喜事等活动。用狮子锣进行语言交流,颇具民族特色。曲牌有《 猛虎下山》、《犀牛吃水》、《翻山绕》、《五堵云》、《杨二娃》《凤凰展翅》、《雪花盖顶》、《阳雀闹山》、《群峰朝阳》、《老牛擦痒》等
在表演的行当中,分“好角色”与“坏角色”。好角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师徒四人及狮子、大脸等;坏角有:牛魔王、白骨精、大鬼、小鬼等。就是这些行当,都能表现布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都能展示民间浓郁的文化底蕴。狮子锣作为民间的一种器乐表演,基本特征是:浑厚、扣人心弦、感人。演奏时,配上武戏的表演和打击乐语言的相互沟通,能充分吸引和感动观众。
黄氏狮子锣是布依族民间打击乐器中唯一用来表达和交流语言情感的一种器乐,配上武戏的表演和打击乐语言的相互沟通,能充分吸引和感动观众。不同的节奏还能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
三、黄氏狮子锣的特征
兴义黄氏狮子锣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俗性和民族性:黄氏布依族狮子锣具有民俗性。它的演奏对民俗事项的依存度很高,民间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一应的民族民间民俗活动中,都会有布依族狮子锣的出现。并且布依族狮子锣的表演,实际上亦是民族民间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演奏时不管是喜庆,还是悲哀场合,狮舞表演到高潮时,狮子行头由沙头指挥暂时伏地等候。由狮子马锣领奏者马锣的乐师,口念四言八句吉利词,给主人家以祝福、封证,或者表示悲哀,祝亡灵升天,愿后人发财升官等。四言八句封证,一般四句,每句七字,念诵时停止舞狮、奏乐,念完乐师把马锣敲响抛上空中,舞狮、奏乐又继续进行。如此两次,是舞狮和狮子锣演出的固定程序。
布依族狮子锣多在布依族村寨中演奏,在很大程度上与布依族文化历史关联,亦呈现了浓郁的布依族文化色彩,包含了布依族人的精神观念和意识。
二是群众性和传承性:黄氏狮子锣是当地布依族村民在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三是民间器乐完整性:黄氏布依族狮子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器乐形式,其器乐形态是非常完整的,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具有自己独立的音乐文化地位。从布依族狮子锣的状态来看,布依族狮子锣与狮子舞既联合又独立,狮子锣在舞狮时全程伴奏,哄托气氛,狮子锣奏响,表示有舞狮的表演,吸引观众前来观赏。但伴奏曲目内容与舞狮内容无关联。狮子锣又可在舞狮前后、甚至在行进路上演奏。且演奏的乐曲严格按照演奏环境而定,乐曲反映表演者的喜怒哀乐。分为喜庆调,哀愁调,不可混用。加上其曲谱十八合,布依族狮子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是非常完整的。
四是独特性和影响性:黄氏狮子锣响器打法别致,节奏铿锵有力。在当地布依族村寨新年庆贺、闹元宵、祭祀、扫墓、红白喜事等活动时广泛活动于附近村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四、黄氏狮子锣具有较高价值
黄氏狮子锣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是音乐学价值:黄氏狮子锣现在于布依新年庆贺、闹元宵、祭祀、扫墓、红白喜事等礼俗中应用,从其历史上民族融合等方面辨析,其规整的礼俗用乐和音乐本体应是国家礼制嘉礼用乐接衍到民间礼俗用乐之样态。对于探寻我国礼制用乐全国一致性和流传到地方呈现丰富多样性的意义有着很高的音乐学活态史料价值。
二是民俗学价值:黄氏狮子锣依附于相关的民族礼俗而存在,每一个礼俗环节,都有相应的音乐与之对应,并且在情绪、速度等上会随之而变化,表现出布依族人独特的审美心里变化和民俗使用功能的意义。
三是文化人类学价值:布依族人本是南北盘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朝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统一,派军队屯兵驻守少数民族地区,让其融入汉化土人。这样,使布依狮子锣等布依族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性特点的同时,又保留着本民族文化个性特点的文化样态,具有重要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价值。
四是社会学价值:现在,布依狮子锣作为一种布依族文化符号之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传承保护好布依狮子锣礼俗音乐文化对于传承布依文化根脉,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构建和谐布依文化等都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五是旅游文化开发价值:布依族黄氏狮子锣作为一种具有原始文化形态的民间打击乐,可以在民族风情节庆和旅游民族村寨展示,让后人和游人了解布依族历史上生活的某些情景,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黄氏小马锣图片)
兴义市木贾街道办干沟村尾岔一组是一个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的布依山寨。寨子里居住着40户,100余口布依族人,他们的祖先是明朝从江西湖广江下县搬迁来的,其中黄氏家族现有10户40余人,其字辈是:金、学、兴、元、成;正道、友、乾、坤;从、建、文、思、义;仁、勇、忠、华、强。平时以耕作为生,闲时以表演十字锣为乐。
一、黄氏狮子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据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1178年撰成)中《平南樂》载:“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郭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日聞鼓笛聲也。每歲秋成,衆招樂師敎習子弟,聽其音韻,鄙野無足聽。唯潯州平南縣,係古龔州,有舊敎坊樂甚整,異時有以敎坊得官,亂離至平南,敎土人合樂,至今能傳其聲。”说明当时各州郡村落民间礼俗用乐已经很普遍,而且其官属教坊乐人教习土人合乐具有普遍性存在。不言而喻,作为布依族聚居到兴义肯定也在其中。
布依族是稻耕作民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布依族“摩经”(多任篇)中记载(搞灵)“鲁龙又贵细。五龙丁吉进。五龙射桔砍。敌故墨腊汝。须盘腊敖。须盘碰腊敖,意译:“铜原于贵州,铜矿烧的红彤彤。铜已化成液化。欲铸冠型大铜锣。成功做成锣模型。铸成大擦钵。铸成凸铜鼓。”这就证实了,布依族狮子锣的主要乐器产生,是布依族先民们,用铜铸造而成。布依“摩经”产生那个年代,现无文字可考。但“摩教”是氏族社会产物。布依“摩教”有较系统的经典“摩经”,布依“摩经”眷帙浩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是布依族的“百科全书”。因此布依打击乐:狮子锣,其产生,延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随着布依族狮子锣的产生,布依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劳动之余,人们用打击乐器,敲击碰打、狂欢取乐,产生了不同的音响,形成简单的锣谱。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布依族先民们,对锣谱不断的深化,不断观察,不断总结,不断创造。看到老虎下山狂叫,产生“猛虎下山”调。看到猴子爬树跳跃,惊叫产生了“猴子翻天运”调。看到山羊竖耳尖叫,产生了“羊老娃”调。看到水牛擦背磨角声,产生了“老牛擦痒”调。总之布依族狮子锣曲调的产生与布依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黄氏家族随祖先明朝调北征南时搬迁来到兴义居住,并口传身教传承了具有鲜明特色到布依族狮子锣。
布依族狮子锣,布依语“诺钠”,是布依族狮子舞的伴奏音乐。黄氏狮子锣主要由小锣、堂锣、大钗三件乐器组成。道具有手工制作的脸谱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狮子、大脸、牛魔王、白骨精、大鬼、小鬼等十五种脸谱。演奏时,由每人各执一种乐器,以执勾锣的人为主,根据不同场合所需要击打的每一曲,狮子锣都要由勾锣人敲打先领头,然后执钵的人就根据曲调中的曲牌名与之配合,执堂锣的人也跟着击打,主要是节拍的轻重配音;勾锣的声音尖锐,钵的声音撩人,堂锣的声音雄浑,多种乐器同时敲打时,打击出来的声音并不同步,而是错落有次,音色各异,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黄氏布依族狮子锣十八合曲谱
黄氏布依族狮子锣在布依族的多种民俗活动中演奏,呈现不同的意义和状态。故在其曲谱上也有不同的变化。布依族狮子锣曲谱一般有十个固定的“合”,加八个散“合”,统称为十八合。
一合:当长次长长,当长长,朗当朗当长,长长朗长朗长朗长,长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当朗当长,朗当朗当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二合:长朗长朗长长,长朗长朗长长,朗当朗当长,长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
朗次长长次长。
三合:当长次长长,朗长长,当长朗长,当长长朗长,朗长朗长,长长朗长朗次长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四合:长朗朗,长朗朗,长朗长朗朗,朗当当长长,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五合:当,长次长长朗次长,朗朗长长,朗长朗长长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六合:朗朗长次长,朗朗长次长,朗朗长长朗,长长朗长,朗长朗长朗长朗长长,朗朗朗朗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七合:朗,长长朗长,朗长长朗长,朗长朗朗长长朗朗长,长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八合:朗,长次长长朗长长,朗朗长朗朗,朗朗长长朗,朗长长长长,朗朗朗朗长,长长朗长朗长,朗次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九合:朗,长次长朗长长朗朗长,长长朗长,朗长朗次长次长,长朗朗,长朗长朗朗,长长朗长朗,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十合:朗朗长朗长,长长朗长长朗长长,朗长朗朗长,朗朗长朗长,朗朗长次长,当长次长长,朗长长长,长朗当朗当长,朗朗长次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朗次长长次长。
(说明:从一合十合的收尾一样,只是开头不一样)
八散合
1、鸡捡米
朗长次长朗长长 ,朗朗长次长,朗朗长次长,朗朗长长朗长,朗朗朗长,长长朗长朗长,朗次长次长。
2、慢山锤
朗长次长长朗次长,朗朗朗朗长,长长朗长次长次长,朗长长朗长,朗长朗长。
3、雄鹰展翅
朗长次长朗次长,丁当丁当长,丁当长长朗次长,长次朗朗长次长,朗朗长次次长。
4、蝴蝶飞
朗朗长次长,长次朗长朗朗长次长,次朗长当次朗长朗朗长长,长长朗长。
5、公鸡叫唤
朗长长朗长,次朗长,次朗长长长,朗朗长朗朗,长朗朗,长长朗长朗朗,长朗长长,朗次朗长长。
(另有母鸡下蛋、猛虎下山、三合一、三个散等。)
二、黄氏狮子锣传承的文化背景
狮子锣主要用于新年庆贺、闹元宵、祭祀、扫墓、红白喜事等活动。用狮子锣进行语言交流,颇具民族特色。曲牌有《 猛虎下山》、《犀牛吃水》、《翻山绕》、《五堵云》、《杨二娃》《凤凰展翅》、《雪花盖顶》、《阳雀闹山》、《群峰朝阳》、《老牛擦痒》等
在表演的行当中,分“好角色”与“坏角色”。好角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师徒四人及狮子、大脸等;坏角有:牛魔王、白骨精、大鬼、小鬼等。就是这些行当,都能表现布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都能展示民间浓郁的文化底蕴。狮子锣作为民间的一种器乐表演,基本特征是:浑厚、扣人心弦、感人。演奏时,配上武戏的表演和打击乐语言的相互沟通,能充分吸引和感动观众。
黄氏狮子锣是布依族民间打击乐器中唯一用来表达和交流语言情感的一种器乐,配上武戏的表演和打击乐语言的相互沟通,能充分吸引和感动观众。不同的节奏还能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
三、黄氏狮子锣的特征
兴义黄氏狮子锣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俗性和民族性:黄氏布依族狮子锣具有民俗性。它的演奏对民俗事项的依存度很高,民间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一应的民族民间民俗活动中,都会有布依族狮子锣的出现。并且布依族狮子锣的表演,实际上亦是民族民间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演奏时不管是喜庆,还是悲哀场合,狮舞表演到高潮时,狮子行头由沙头指挥暂时伏地等候。由狮子马锣领奏者马锣的乐师,口念四言八句吉利词,给主人家以祝福、封证,或者表示悲哀,祝亡灵升天,愿后人发财升官等。四言八句封证,一般四句,每句七字,念诵时停止舞狮、奏乐,念完乐师把马锣敲响抛上空中,舞狮、奏乐又继续进行。如此两次,是舞狮和狮子锣演出的固定程序。
布依族狮子锣多在布依族村寨中演奏,在很大程度上与布依族文化历史关联,亦呈现了浓郁的布依族文化色彩,包含了布依族人的精神观念和意识。
二是群众性和传承性:黄氏狮子锣是当地布依族村民在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历史环境中,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三是民间器乐完整性:黄氏布依族狮子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器乐形式,其器乐形态是非常完整的,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具有自己独立的音乐文化地位。从布依族狮子锣的状态来看,布依族狮子锣与狮子舞既联合又独立,狮子锣在舞狮时全程伴奏,哄托气氛,狮子锣奏响,表示有舞狮的表演,吸引观众前来观赏。但伴奏曲目内容与舞狮内容无关联。狮子锣又可在舞狮前后、甚至在行进路上演奏。且演奏的乐曲严格按照演奏环境而定,乐曲反映表演者的喜怒哀乐。分为喜庆调,哀愁调,不可混用。加上其曲谱十八合,布依族狮子锣作为一种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是非常完整的。
四是独特性和影响性:黄氏狮子锣响器打法别致,节奏铿锵有力。在当地布依族村寨新年庆贺、闹元宵、祭祀、扫墓、红白喜事等活动时广泛活动于附近村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四、黄氏狮子锣具有较高价值
黄氏狮子锣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是音乐学价值:黄氏狮子锣现在于布依新年庆贺、闹元宵、祭祀、扫墓、红白喜事等礼俗中应用,从其历史上民族融合等方面辨析,其规整的礼俗用乐和音乐本体应是国家礼制嘉礼用乐接衍到民间礼俗用乐之样态。对于探寻我国礼制用乐全国一致性和流传到地方呈现丰富多样性的意义有着很高的音乐学活态史料价值。
二是民俗学价值:黄氏狮子锣依附于相关的民族礼俗而存在,每一个礼俗环节,都有相应的音乐与之对应,并且在情绪、速度等上会随之而变化,表现出布依族人独特的审美心里变化和民俗使用功能的意义。
三是文化人类学价值:布依族人本是南北盘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历朝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统一,派军队屯兵驻守少数民族地区,让其融入汉化土人。这样,使布依狮子锣等布依族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性特点的同时,又保留着本民族文化个性特点的文化样态,具有重要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价值。
四是社会学价值:现在,布依狮子锣作为一种布依族文化符号之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传承保护好布依狮子锣礼俗音乐文化对于传承布依文化根脉,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构建和谐布依文化等都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五是旅游文化开发价值:布依族黄氏狮子锣作为一种具有原始文化形态的民间打击乐,可以在民族风情节庆和旅游民族村寨展示,让后人和游人了解布依族历史上生活的某些情景,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前一篇:2017年04月05日
后一篇: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