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备课观(4)

(2022-10-13 06:50:43)
标签:

白金声

分类: 朋友茶座

4.20085月,我在《中国教育学刊》上发声——《我是怎样背课的》。

文章节选:

我所谈的“背课”,意思是在上课前要把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一系列材料装在脑子里,记在心上,做到呼之即出。比如背语言吧,对我来说,不管是导入语、讲授语,还是提问语、总结语,总是要背下来的。我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可以把握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教学语言运用虽无定法,但大体也有法。另外,教学虽然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为了生成的有效,我每逢课至精彩处都要说几句精彩的话。有人讲,白金声上课才思敏捷,能缘情造句,出口成章,并富有文采。其实,有些教学语言是我事先准备好的。比如我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令人陶醉。我们曾在鹳雀楼凭栏眺望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雄浑景象,也曾在天都峰下领略过它的险峻,还在庐山的瀑布前惊叹它‘飞流直下三千尺’,我们曾荡舟漓江,身在画中游。今天,我们要去东北的小兴安岭,看看那里的岭、林、花,感受黑土地的美丽与富饶。”这段导语,我串起学生过去学过的课文,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娓娓道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既有温故之意,又能激起学生进入课文一览小兴安岭的欲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备课观(3)
后一篇:我的备课观(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