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套作·抄袭·仿写

(2020-07-13 10:49:43)
标签:

白金声

作文

高考

分类: 油墨清香

2020年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语文试卷共有五套。在这五套试卷中,作文要求都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字样。笔者为之点赞。

何谓套作?理论上70%以上雷同的就叫套作;何谓抄袭?事实上100%相同的就是抄袭。套作属于偷懒行为,抄袭属于剽窃行为,二者均为不良的文风,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在高考作文要求中,提出这八个字,无疑是对语文教学具有引领作用,它告诉我们,作文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人文合一是作文的基本规律,作文即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

由此,笔者想到了小学作文教学。在此饶舌几句。

说到套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屡见不鲜的。

一个学生写《美丽的松花江》,有一段他是这样写的: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见过松花江这样的水。松花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出它在流动;松花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松花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段话,生搬硬套,假话连篇。且不说小作者见过大海到过西湖与否,单就松花江而言,江水既不静,也不清,更谈不上绿。另外,全段除了“松花江”三个字之外,其余的都是《桂林山水》一文中现成的话,连一个标点也不差,这怎么叫作文呢?

说到抄袭,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现在的小学生作文抄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抄《作文选》,而是现代化的。移动鼠标,敲击键盘,网上的范文应有尽有,只要打开电脑便唾手可得。

一位四年级小学生写老师布置的周末作文,题目是《未来的能源》,他在小学生作文辅导网站上下载了一篇同题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

2030年的一天,我漫步在公路旁,只见,公路两旁栽满了挺拔的大树,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用混合燃料发动的……

批改时,老师不太相信这位学生会用“漫步”“挺拔”这些词,她起了疑心,将学生叫来,问道:“这真是你写的?”学生低下头承认:“是从网上抄的。”

毋庸讳言,当下,大多数小学生是不愿意上作文课的。“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我心烦”,这是学生作文时的心理;“无话可说怕作文,假话连篇编作文,东拼西凑抄作文”,这是学生作文时的表现。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缺少生活积累,提笔时,只好“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以“假、大、空”凑数,用网上的范文来冒充自己的作文。

文章贵真实,人格重诚实。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作文是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又是语文学习的“一座大山”,抵制套作与抄袭,体现了母语教育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为了避免套作与抄袭,可引导学生仿写。

天下文章一大仿,好文章都是从仿写开始的。仿写重在“仿”上,要选择与范文相近的事物,借鉴与范文相同的方法,采取与范文相仿的结构,运用与范文相似的句式,写“自己”的文章。

例如,有一位学生依照《火烧云》课文,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彩虹》,内容如下:

一场大雨过后,太阳露出了美丽的笑脸,放射着耀眼的光辉。“出彩虹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一听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跑出去看。啊!好一条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大拱桥,横跨了大半个天空。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真是色彩鲜艳,绚丽夺目。一会儿,太阳被一块白云遮住了半个脸,彩虹变成了飘飘悠悠的彩带,像似谁在那里舞动似的。再过了一会儿,就不知不觉地模糊起来。彩虹消失了,我多么想再看它一眼哪!

这段文字既有明显的模仿、借鉴,又有部分的创新、变通。小作者抓住彩虹的特点,按着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彩虹的出现、变化和消失,而且注意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把彩虹的颜色、形状写得栩栩如生,使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一样。

立诚,是作文目的达成的需要;立诚,是作文与生活关系的体现;立诚,是时代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如果学生都能自觉地摒弃套作与抄袭行为,则教育幸甚,国家幸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