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配图)

(2008-09-17 17:26:13)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术教案集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配图) 
 

 

课题:主体与背景
课型:(表现·表现)(知识点:主体、背景)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美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总有主次之分。

    主体,是指美术作品中的主要部分;背景,是指美术作品中衬托主体的背后景物。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主体在不同背景的衬托下,整个作品的气氛与内容都会发生变化,反之,背景不变,而主体发生变化,作品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学习要求: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生用具:

    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中,教师应准备一些欣赏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可以启发学生先画主体中人或物,然后画上不同的背景,把主体剪下放在不同的背景中,体验不同的效果,如:教科书上的学生作品。也可以启发学生,画一背景,然后画上不同的主体,把不同的主体放在同一背景之上,体验不同的效果。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体验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在创作中,能否表现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2、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利用电脑来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七、教后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