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三、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四、收拾与整理
五、学生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收起来。
六、作业中段分析,作业统一管理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纪律要求
二、对上节课做回顾小结,针对大家出现的典型问题做分析并指导修改。
三、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欣赏并评议,教师引导讨论,做最后总结,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五、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六、板书设计
大人国与小人国
七、教后反思
从不同的两节课的对比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师生融洽的情感对课堂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孩子们都渴望在学习中拥有一份真情,一份感动,享受学习的快乐。当然,这种快乐不是指哗众取宠涂于表面的说笑,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孩子们一起探究、体验、创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天地,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错误时,老师一抹宽容的微笑;成功时,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困惑时,老师一次温柔的抚摸;犹豫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对孩子们来说,都是莫大的激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从容容的学习、讨论,踏踏实实地探究、交流,对学习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也就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快乐的源泉,这种无形的力量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教学参考资料
《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第一部是"厘丽浦之游",俗称"小人国",第二部是"勃罗廷奈之游",俗称"大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