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明(萬曆六年)(1578年)
名稱:觀音菩薩像(男相)
出處:山西曲沃縣
材質:設色絹本
尺寸:縱:177.0厘米 ×
橫:102.8厘米
赏析:
簡介:
這張水陸畫為典型明代風格,題材為男相觀音坐像。觀音菩薩以長眉深目,留有捲曲小胡之相偉丈夫貌坐於蓮台之上,身披天衣瓔珞,頭戴寶冠,為菩薩裝飾。
畫面正中的菩薩面容溫和,雙眉似弓,眼睛細長呈波浪狀,鼻準方直,口小唇豐;唇上有髭,頜下有須,為男子容貌,故稱男相觀音。
主尊身披天衣,外金內紅,胸部敞露,衣紋線條描繪極為流暢,有畫論中「銀勾鐵線」之感。袈裟內下著藍色襖裙,內襯寶相花紋錦衣,寶相花以紅綠藍白四色勾勒,明快沉穩,有著鮮明的明代宮廷審美意趣。裙上束白色絲帶,伸於前後飄動,展現出仙界之感。佛像身下蓮台寬大厚實,台面以竹節敷設,殊為罕見,當為表現觀音菩薩經典中紫竹林之意。
菩薩蓮台下方是六角形須彌座,是明代傳統式樣,須彌座各角垂出瓔珞,有童子攀附,活潑可愛;須彌座前方有二力士托舉,肌肉健碩表情乖張,極具藝術感染力。
畫面上方繪製珠花傘蓋,極盡奢華。傘蓋兩側各有一天女,身著白色寬袍漢式服裝,左側天女捧香爐,右側天女手持水瓶,身姿各不相同。
畫幅左下方粉色題記,為重裱時所加,部分遮蓋了原有題記。從少量露出的原題記可以隱約看到,原畫為明萬曆六年(1578年)所繪。新題記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所作,並有重裱者姓名——僧炫清、徒妙雲。此二人查典寂寂無名,應為當地寺院僧人。畫面右下角另有一塊題記,書寫有重修供養人名字,為周氏一族,其下亦有明代原題,僅能識別「曲沃縣富貴人…」等等字樣。特別重要的是,這塊題記標明了畫作所在地「曲沃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