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危机,我们要发多少特别国债?
(2020-05-19 20:48:45)
标签:
股市股指期货期货美股 |
大宗商品反复走强,股市勉强维持,尽管外围市场强势但提振不大。
市场在博什么?在博两会预期。是超预期还是预期差,这个问题决定未来。
投资者关心哪些问题?
1、会不会扩大财政赤字。扩大多少?2、会不会发行特别国债,发行多少。3、会不会实施财政货币化?
这个问题我们要等待两会,现在只能靠猜,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所以现在市场的关键是两会会产生超预期还是预期差。
要了解这些问题,先要了解下咱家今年的收支大概是个什么情况,然后看看中央银行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对于财政系统进行补水。
首先是今年为什么要发行特别国债。这个大家已经有充分认识了,一是疫情造成了全国财政收入锐减,1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133亿元,同比下降14.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22亿元,同比下降1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3611亿元,同比下降11.5%。另外一方面,推动复工复产、保就业、保基层运转都需要扩大财政支出,所以必须动用财政工具来度过难关。
那我们再来看看今年国债的发行情况。
据统计,今年国债常规发行大约会达到4.5万亿,地方债6万亿,政策性金融债约4万亿,利率债共15万亿左右,净融资7万亿,比2019年的净融资额的6万亿仅多出1万亿,而且已大大提前发行了,由于疫情导致的经济减速,今年的地方债在1月份就达到7800亿元,上半年是发行高峰,而往年要直到5月份才会迎来发行高峰。所以这样一来下半年的融资收入就会非常吃紧。
那增发国债多少才能满足市场的预期?这个数字是很难用一个绝对值来回答的,历史参考也没用,因为与2009年和2016年相比,经济体量和债务总量都已经不一样了,真正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净融资额与总债务的比值或者净融资额与GDP的比值,这两个数值或许能有一些参考作用的。
所以扩大财政赤字是非常可能的。今年财政减少的非常厉害,地方一季度普遍在15%左右。所以突破3%达到5%左右的赤字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六保里就有保基层运转,没钱怎么运转,怎么保就业?
但是财政货币化不太可能,也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央行最近不断地在强调建立现代中央银行,这个有点矛盾。由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国债,会导致严重的货币滥发,从而引致恶性通货膨胀,作为中国这样的大国根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后果。如果不是中央银行直接买,都要商业银行来消化,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就看央行补水规模多大。最近两个月虽然M2增速已经超过10%,但是M1增速仍然只有5%左右,这个剪刀差始终难以补上。说明基础货币对于财政扩张节奏是难以跟上的,而一季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竟然是萎缩的,这跟外汇占款持续减少有关系。如果基础货币跟不上,或者说强行推涨基础货币满足财政扩张,是存在风险的。
持续关注笔夫观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