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错了还是你错了?

(2008-12-19 17:01:17)
标签:

财经

证券

opec

商品价格

商品市场

美国

     欧佩克大举消减原油产量达每天220万桶,而原油市场以大幅下跌来回应,周四的跌幅更是达到了9%,国内又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因判断失误裁了跟头,一些媒体因此大呼看不懂,很多人感觉似乎又被愚弄了一把。

    实际上,市场从来不愚弄明白人。对于OPEC减产对油价影响的事情,相信看了笔夫头几次文章的人应该还记得,我说美国人此时此刻绝对不会允许OPEC靠消产来拉高油价,而且此时他们也没有能力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在OPEC宣布减产的同时,美国能源部再次大故伎重演,宣布明年美国原油进口量将大幅缩减40%,而且长期来看,美国将更多地依赖于生物能源。这一消息完全抵消了OPEC减产的冲击力,油价应声下跌。笔夫在上周的文章中说了,OPEC任何的企图拉抬油价的努力都会召来美国的报复。

    这周最有意思的变化出现在美元与商品的负相关性的变化上。笔夫上周说,美元站在了悬崖上,这周它果然就从悬崖上跃身而下,一举夺得本周的跳水冠军,但是美元指数跳水的后果并没有象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导致商品价格的反弹,美元与商品价格的这种持续了几年的负相关性首次被扭转,在一些投资人看来,市场再次没有按常理出牌。

    失败的投资人总是认为市场错了,实际上,市场从来就不会错,错的是我们僵化的思维逻辑。几年来商品市场的大幅上涨至底是不是因为美元贬值所引起的,这一点本身就值得考证,即使他们的这种负相关性是成立的,那么这中间到底是谁在影响着谁,本身也是值得思考的。我们知道,从2002年到2008年美元最低点的时候,美元指数最大跌幅只有40%左右,但是原油价格却在这一时期涨了7倍,看来,美元下跌并不是商品价格上涨的理由,至少,不是全部理由。商品价格的起落最终是取决于供需基本面,当前,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商品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需求的不断萎缩,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美元的波动似乎难以改变商品市场的熊市格局。

    利多的因素本来还是很多的,其中包括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降到最低点,已经相当于零利率,但是这样的猛药既没有让美国股市上扬,也没有让商品价格上涨,这种异乎寻常的动作除了增加一些恐慌气氛之外意义并不大,历史经验表明,在流动性紧缩的状态下,利率政策的实质影响非常有限。

    与周边市场比起来,上证指数这周的表现还算说得过去,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宣传机器的强大马力总还是会对一些投资人和少许投资机构产生一些影响,每天都会一些生怕失去机会的朋友给笔夫打来电话,问是否要杀进去,实际上在问我之前,他们很多人自己早已有答案了,就是想让我替他壮一下胆。笔夫是不会替他们壮这个胆的,我所能回答的就是几个月来在文章中不断重复的观点:2000点是价值中枢,低于1700就买点,高于2300就卖了。下周没准上证指数还能往上走一点,空仓的投资人也没必要眼热,小短线行情没必要参与,又看不准,何必受那个罪,赔了钱把火撒在老婆孩子身上,何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