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师园,美好生活的人间范本

(2017-11-12 14:59:51)
标签:

网师园

殿春簃

明轩

瑞云峰

苏州十中

网师园,美好生活的人间范本

                                                                        周武忠

记不清什么时间多少次去过网师园,但这次趁参加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的空隙,特地安排了半天时间考察这座留存的苏州古典名园中最小的园林。只是为了一个目的,作为我国园林出口第一例的蓝本为何来自这座小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DAFyY6aYAFFbVlbMKXciaOJSH3D0fHfhP6ktyCCIsHz6tRViaoxiaQtsg/0?wx_fmt=jpeg


网师园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地处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地方志记载为带城桥阔家头巷11号。现为市内友谊路南侧。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网师园现处闹市之中,停车十分困难。我只好把车停到南林饭店。对面是南苑宾馆,其实这已经是网师园旧时的空间范围了;据说当时网师园的主人并不住在园内,而是在园外即现在南苑宾馆的身底下购买了住宅。网师园目前正欲与周边的几家单位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确实是不错的想法。

在主人的引导下,得以从后门直接入园,径自来到了殿春簃。殿,排列在最后,如:殿后、殿军。“殿春”指春末,“簃”指阁楼旁的小屋。殿春簃小院位于网师园的西北角,庭院一侧叠石为台,台中种植芍药,称之为芍药园,因芍药花开在春末,苏东坡遂有“尚留芍药殿春风”之句。这座庭院现在的英文名依然称为“The Peony Study”。它是网师园的书斋,是很能激励人发奋攻读的处所。197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殿春簃为原形建造了中国式庭院“明轩”,次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从而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

殿春簃这座小小院落之所以能够在海内外遐尔闻名,还得归功于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因为他是“明轩”整个移筑过程的发起者和创造者。

1978年,美国博物馆代表团首次来访中国。期间,普林斯顿大学东方美术系主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远东部特别顾问、美籍华人方闻教授到上海参观访问时,在锦江饭店提出要会见对中国建筑有精深研究的人,于是就找到了陈从周教授。方闻对陈从周说:“我在纽约收集了许多中国明代家具,一直想把它们陈列出来,但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陈从周听罢不假思索地说:“明代家具当然要放在明代建筑里面呀。”方闻闻言如梦初醒,连忙对陈从周教授说:“先生所言极是,明代家具应该摆在明代建筑里,可是我在美国,上哪儿去找明代建筑呢?”陈从周哈哈大笑道:“这个容易,我给你找个现成的,苏州网师园里的殿春簃就很合适,你把它移筑到美国,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就这样,在陈从周教授的推荐下,苏州园林设计所提供的一座以殿春簃为蓝本的中国明式古典庭院“明轩”的设计方案浮出了水面。方案送到美国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阿斯特夫人、世界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先生和许多建筑专家一同审稿,大家一致叫好,方案顺利地通过了会审。

1979年,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承接了明轩的建筑工程。经国务院特批,工程所用楠木全部从四川采伐,并专为此工程恢复了苏州陆墓御窑烧制砖瓦。5个月后,整整193箱庭院构件飘洋过海。1980年3月,明轩终于成功地落户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明轩建造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楼的玻璃天棚内,里面阳光灿烂,四季如春,光亮、温度、湿度都被严格控制。庭院全长30米,宽13.5米,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四周是7米多高的风火山墙,建有楠木轩房、曲廓假山、碧泉半亭、花界小景等,俨然是殿春簃的孪生姐妹。明轩的建成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要员数度前往参观,美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民众更是络绎不绝。

明轩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先河,198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建造的逸园、1992年在新加坡建造的蕴秀园、1998年在美国纽约建造的寄兴园、世纪之交在美国波特兰建造的兰苏园等,可以说都是当年建造明轩的延续和发展。

当然,殿春簃的蜚声海内外自然与其本身有关。小院环境清幽,建筑、山石、花木布置得体,显得简洁利落、工整典雅、明快朴素和自然。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代庭院精品。

殿春簃小院中主要建筑物是殿春簃厅堂。殿春簃为一座三间厅带一夹屋,坐北朝南。正屋三间夹屋二间,平面参差,高低错落,外形多变化。正屋门前设有回廊回廊前置石砌平台,平台围以低矮的石雕栏杆,配以石凳,颇有层次。厅堂的旁侧另辟带斜栏的短廊与出口相通,短廊的一侧高墙上巧设花式各异的漏窗数橙,隐约透漏出网师园主景区的景色,使本感闭塞的庭院一隅显得隔而不断、闭而不塞。此间短短的十余米回廊上,采用木栏、石栏、斜栏划分空间,点缀花木,不仅使小院凭添生气,而且使局部立面变化多端,层次分明,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和朴素自然的意境。

石砌平台前匠心独运地设置了一块不规则的山石作踏步,恰到好处地与小院中沿墙兀立的山石峰峦相呼应,以示山峰奇石延伸的余脉,使建筑通向庭院空间的过渡显得平顺、自然,且融为一体。

在敞露的殿春簃庭院中沿墙设置着姿态各异的山石奇峰。山石奇峰以粉墙黛瓦助姿墙随峰高。在庭院中品评山石,犹如面对以墙为纸,山石峰峦为山水墨色的画幅,在疏密得体的绿树花丛映衬下,使园内景色陡增,驻足细玩令人联想翩翩,意境层出。

随着峰石琦列,造园者巧运匠心地在敞露的庭院中将洞藏匿于峰中将路隐没于山林之中一弯冷泉则深藏于冷泉半亭旁的洞壑之内,可谓在敞露的空间内,巧妙地将洞、路、泉隐藏于山石奇峰和林木之中,做到敞露中有隐藏,十分含蓄。

殿春簃建筑的北面,另辟有一个咫尺封闭的空间,小空间则透过建筑物的窗洞向游人展露出来。置身其内,游人可通过精雕细刻的窗权观赏到隐藏在建筑之后咫尺空间中的芭蕉、竹、梅和耸立的山石等框景画幅,皆成妙品,由此可领略变化的四时景色。这种处理手法不仅为建筑的后窗增添了窗景,又巧妙地将隐藏的咫尺小空间显露出来,自然且适度地运用了藏中有露,露中有藏的造园手法,恰到好处。

正因为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得体的造园手法,殿春簃庭院建筑年被整体仿建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楼玻璃大厅内,这枝民族文化之林宝库中的奇葩,向世界展示、弘扬了我国优秀的园林文化艺术的风貌,以它端庄秀丽、精而不俗、典雅风致,令人陶醉而博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网师园现面积约10亩(包括原住宅),其中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内花园占地5亩,其中水池447平方米。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全园清新有韵味,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陈从周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在全国园林中亦属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行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柳子厚所谓‘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

“巢安翡翠春云暖,窗护芭蕉夜雨凉”。翠竹、芭蕉、春云、夜雨、花窗、鸟巢,组合在同一画面里,绘尽了春天的烂漫风光。“镫火夜深书有味,墨华晨湛字生香”。雅淡不凡的书斋小屋极适合读书人诗意地栖居。难怪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要在此生活五六年之久,直至抗战后被迫离开。

离开网师园来到十全街,正欲去往南林饭店,隔河的“苏州市第十中学”门楼直入眼帘。猛然想起这里还有一件园林人不得不看的国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奇石的“瑞云峰”。进入校园,便是织造署遗址。但见祥云高梧,奇石嘉园,深秋丽日,美不胜收;何须举杯邀明月,阳光草地真园田——好想在暖洋洋的天地中弄上两杯啊!

祥云高梧引得凤凰来,奇石嘉园宜作南农居。

深秋丽日暂欠两杯酒,碧螺清茶射得水中鸭。

昨晚的“美丽乡村与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高峰论坛”上,我向与会嘉宾阐释了十多年前提出的新乡村主义规划设计理念,其核心是乡村性,要义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重游网师园时忽然觉得这儿就是一个“三生和谐”的小宇宙。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网师园的奇石佳构玉树,清茶美酒嘉实,琴棋书画天籁,尤其是深藏其中的自然而然的理想境界,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人间范本吗?

(有关网师园的资料多引自网络,若有谬误尽是本人所为。)

 

2017年11月11日于朴园小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chUMDibe4tK4Ya5siagrJVHP3icleddrib1C03cMwiajmex2aSd1vtvPXh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QczrNMMndPkTehf6bn2sss0CEQadPxXEz0caIrmTxkKpcTaDMdYKNQ/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soXbzOV5c9sUqVwan3QcWRfmE11QRQs5keGOr4MyjO35VolSzaD4Yg/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LODzAh5CPqwQvIKbOjhkCb27T5pzz9tNo001icMogmCIsyyLeIZUia3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IJCpL5HkQSrmyc5Rl1UzOwqFbQEln6S6qVc6C9PMHdib8iaEnP9fNHBQ/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aOfjr0Q1oaB6SzsicbWzEPPNPylcMZjs3NlI0UcEE31XAO6X174NfXA/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e4qiaLuJ869nxuLXLcKxQ96tSr42vWkdHCBZyrKvfUTlururfBKrvog/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diciaFaFJaKez8ejia7YeqHLXrwxic2JF480C1NcylpibmJpRjnIlZrDAU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2ZzRAcYdG8pW8Fw7kPprcoSaYp0dSWT9KhhYj4rTzMyytrib9E4hqZA/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6ciajB4OagOtvaiasWrhuiaoXezxmSPG7Q0OZMCeTg1nM4xUkOMTZJmCQ/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ia0flicuRXZPic8ibcvKLXlCxZ5XLGJqxfk6jrvEkXWeUnF20UtTGGeic2w/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OEaWSLjZkr1cw2gQn6bzq6eSC7vS1vQ19ibYSfSsRCVATIrMxkbHtYj27TCm4GnibzrDAoas4zsfJjH64eLsZQg/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